矽谷出現中年危機,活力大不如前,美國龍頭科企自年初不斷傳出裁員決定,象徵美國繁榮的明珠黯淡下來,值得我們關注。
新冠大流行結束復常,原本以為經濟會出現「報復式增長」,期望矽谷擴大招聘,不過,Meta的CEO扎克伯格去年底已經警告,切莫對前景過度樂觀,現階段不配合預期想像。語音剛落,今年首季便出現一波波裁員潮,Meta、亞馬遜和Google等出手裁減超過1萬名員工,趨勢不減,過了第三季依然未見矽谷人才需求止跌回升。
美國就業信息網站Layoffs.fyi顯示,2022年美國科企國裁員同比大增13倍,達到11萬,相對於全球總體裁員的16萬,是為重災區。踏入2023年,美國科企繼續超過5萬人「下崗」。當然,「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回顧2000年美國資訊科技泡沫爆破,大批科技人才從大公司流出,結果造就了美國的一次「初創」熱潮。論者認為,泡沫爆破是矽谷的新陳代謝,打工IT人轉為初創話事人,是為「人才循環」,有利推動新一波的創新。值得注意,那些年的美國還屬年輕,免疫力強,生機也蓬勃,今天可能是另一個故事了。
《日經新聞》報導,隨著美國科企裁員潮不斷擴大,midlife crisis(中年危機)成為美國行內的關鍵詞是——中年危機指的是自己意識到衰老、喪失精力的精神狀態。因為已走過人生道路的折返點,對生活方式感到動搖。——日本在這方面可說是經驗豐富,有資格當美國的教師爺,不是嗎?日本科技神話便是從90年代盛極而衰,30年還未翻身。
美國的科企中年危機是基於「地殼三大變動」︰一是市場太成熟卻未找到新方向︰Google壟斷全球搜索的90%,蘋果終端機全球銷售逾20億。Facebook每月有30億人使用,亞馬遜佔美國電商市場40%。「各企業都已經變得過於巨大,彼此蠶食對方業務領域的「同類相食」(cannibalism)也日趨嚴重。無法再像能瞄準藍海市場(未開拓市場)的過去那樣行動。」
二是科技企業失去人和︰矽谷過去為員工打造豪華化的辦公環境,可是一切都是幻覺而已,除非一直可以賺盡天下的利潤;今天的公司飯堂免費自助餐,連牛肉都少見,更遑論優厚的醫療福利保險。勞資關係矛盾如是,科企也因日新月異的新技術,例如AI、自動化生產的問題,與政府愈見疏遠和隔膜。
三是美國以外國家再不視矽谷企業為上賓,尤其是歐洲,為了彰顯本身的治理,近年不斷針對壟斷行為,對矽谷龍頭公司提出訴訟,勝訴與否不是關鍵,而是昂貴的司成成本以及企業形象受挫。
其實《日經新聞》還沒有列出第四個「地殼變動」,這就是與中國「去風險」,芯片一役令美國連同日韓歐業者蒙受無可補救的損失,這何止是中年危機,簡直是隱形殺手疾病,可惜美國政客隱瞞病危,還要繼續搞亂中國市場,你說怎麼辦?習主席已動動身前來三藩市,矽谷精英有無想過向中方陳情求助?世界很艱難,中美合作可能是最好的解決良方。
後語,美國唔好搞到「人吃人」,「中風倒地」先至求醫,我們未曾想過你會病。習拜會前夕,送贈一句︰「上醫治未病」,拜登你聽過未,識解唔識解?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