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產機器狗」亮相中柬軍演 配4D廣角感知系統具高機動性成巷戰利器

兩岸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兩岸

      兩岸

      「國產機器狗」亮相中柬軍演 配4D廣角感知系統具高機動性成巷戰利器

      2024年05月28日 13:20 最後更新:14:56

      「國產機器狗」近日亮相中柬「金龍2024」聯合軍演,扛槍上場成為焦點。

      兩款「國產機器狗」亮相中柬軍演  首次對外公開展示

      更多相片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楊勝智(CCTV圖片)

      楊勝智(CCTV圖片)

      戰鬥機器狗(CCTV圖片)

      戰鬥機器狗(CCTV圖片)

      陳威(CCTV圖片)

      陳威(CCTV圖片)

      無人機(CCTV圖片)

      無人機(CCTV圖片)

      CCTV圖片

      CCTV圖片

      中柬「金龍2024」聯合軍演中,機器狗、無人機等智能裝備成為焦點。據內媒報導,是次軍演中,两款機器狗首次對外公開展示,具高機動性、自主行動能力和綜合戰鬥效能。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偵察機器狗配備4D廣角感知系統  可將偵察畫面實時回傳指揮部

      一款是偵察機器狗,能夠在眾多參演官兵面前做出橫臥、跳躍和倒退等動作,甚至與士兵握手互動。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偵查機器狗(CCTV圖片)

      中方參演隊員楊勝智介紹,「這隻偵查機器狗重15公斤,配備4D廣角感知系統。在偵察任務過程中,這隻機器狗可將偵察畫面實時回傳指揮部。其腹部裝載電池和動力系統,不僅能完成前進、橫臥、跳躍、後退等動作,還能自主規劃路線,避開障礙物,可在偵察環節中迅速抵近目標。」由於其卓越表現,大家給它起了「天選打工狗」的外號。

      楊勝智(CCTV圖片)

      楊勝智(CCTV圖片)

      在最近一次演習中,偵查機器狗被用來調查模擬戰場。它可以傳輸有關現場障礙物的信息,例如鐵絲網、廢棄輪胎、輪胎釘等。

      戰鬥機器狗隨身攜帶步槍 可代替士兵偵查及識別敵人

      另一款是戰鬥機器狗重約50公斤,主要用於搜索和打擊房屋內的目標,能夠承重80公斤,身上攜帶一把步槍,並能在士兵的控製下快速前進,靈活調整槍口的方向,展示出色的巷戰能力。

      戰鬥機器狗(CCTV圖片)

      戰鬥機器狗(CCTV圖片)

      中方參演隊員陳威表示,「這隻戰鬥機器狗在訓練中可以代替我們的成員進行偵察、識別敵人和打擊目標。」

      陳威(CCTV圖片)

      陳威(CCTV圖片)

      演習使用多種智慧無人裝備 增強作戰能力

      除了機器狗外,演習中還使用貨運無人機、偵察無人機等多種智慧無人裝備,極大程度增強了士兵的整體作戰能力。

      無人機(CCTV圖片)

      無人機(CCTV圖片)

      據悉,「金龍」系列聯合演習是中柬兩國每年一度的例行軍事合作活動,旨在鞏固及發展中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增進政治互信,擴大軍事交流。中柬「金龍2024」聯合軍演於5月16日至30日在柬埔寨舉行,這是「金龍」系列演習的第六次,兩國超2000士兵參加。

      CCTV圖片

      CCTV圖片

      入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治沙,利用先進科技手段探索生態治理新路子。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作為中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禦沙塵暴的主防線,內蒙古擔負著國家「三北」工程六期沙化土地治理60%的任務量。連日來,內蒙古各地開展植樹造林,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工作。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啟用空中運輸設備 提高運輸效率

      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5萬畝烏大沙蒙寧聯防聯治專案治沙現場,操作人員操控2台無人機吊運著沙柳枝條,沿著預設路線飛行。抵達指定區域後,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迅速投放沙柳枝條。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這架大型燃油無人機懸吊著稻草,飛至10公里外的治沙目標區域後,精准投放草料。這些空中運輸設備的使用,不僅有效解決了治沙現場的運輸難題,還提高了運輸效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一位無人機操作員表示,「無人機10分鐘就能飛10公里,1個小時就能往返3個地方,而人在沙漠中行走10公里需要5個多小時。」

      機器人+種植車 精准種植高效完成

      在治沙現場,無人植樹機器人和半自動種植車,成為“治沙利器”。無人植樹機器人在沙地穩健前行,精准扡插著1米長的沙柳枝條。開溝、植苗、覆土一氣呵成,僅僅19分鐘,一畝地的沙柳種植任務就順利完成。這與手工種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手工種植大約需要八個小時才能覆蓋相同的面積。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巧用可降解容器 提高幼苗成活率

      沙柳和檸條具有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耐旱等多種特點。為了進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當地巧妙運用了可降解容器種植技術,配合機械化植苗,即便三個月不下雨,幼苗也能在沙地中茁壯成長,提高了成活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在種植現場,工作人員將沙柳和檸條的幼苗植入可降解的無紡布育苗袋中,再以科學比例調配保水劑與生根粉混入土壤中。保水劑雨天吸水膨脹,旱時則緩慢釋放水分,為幼苗提供源源不斷的水分供應;生根粉則刺激幼苗快速生根,讓其能更牢固地紮根於沙土之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天空地一體化監測 治理到每一寸土地

      為了更精准地評估治理效果,鄂爾多斯市林草部門採用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在工作人員的手持電腦上,衛星圖像、無人機監測數據和地面即時位置一目了然。通過這些數據,工作人員能夠精准調整治沙策略,優化種植佈局,確保每一寸沙地都能得到最有效的治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以科技賦能生態治理效果顯著

      近年來,內蒙古各地在防沙治沙專案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政策,吸納帶動低收入群眾就地就近就業,促進當地農牧民就業增收。目前,內蒙古育苗總面積達到39萬畝,能用於「三北」工程所需苗木總量達21億株,各類苗木數量供應充足。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2024年,內蒙古以科技賦能生態治理,完成防沙治沙1954萬畝,累計完成義務植樹4300餘萬株。今年,預計完成防沙治沙2000萬畝以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