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大是屬於香港人的

博客文章

港大是屬於香港人的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港大是屬於香港人的

2024年06月11日 18:44 最後更新:06月12日 00:12

香港大學校長與校委會爭議越演越烈,雙方各執一詞,爭拗不休。

整件事的緣起是去年有疑似港大校內「吹哨人」,發出多封電郵投訴校長行為不當,包括違反程序購買貴價寶馬車等等。後來校委會委任調查小組研究事件,到今年4月12日港大校委會公開發布決議,除了指出調查小組可掌握的證據,不足以確立吹哨者電郵中對校長行為不當的指控,還指出了學校管治存在問題,明確要「交由轄下的人力資源政策委員會、財務委員會及其他委員會檢視報告的調查結果,就已採取和/或將採取的措施向校委會報告」。

由於校長張翔在整個事件中反應強烈,和校委會主席王沛詩發生齟齬,令外界有一個印象,覺得這是張翔和王沛詩的糾紛。及後港大校委會在5月28日暫委5名副校長,又再觸發和張翔的爭議。張翔聲稱對委任副校長事件毫不知情。校委會就表示早在4月22號一個本應由張翔出席、其後他委派了代表出席的人力資源政策委員會會議上,已經討論過臨時委任副校長事宜。雙方各執一詞,事件變成了羅生門。

或許不少人抱著剝花生的心態,認為這是港大校長和校委會主席的宮鬥。但是想深一層,香港大學使用大量公帑,港大2022至2023財政年度總開支達到122億,在爭議聲中暴露出來的港大管治問題,的確惹人關注,令人懷疑港大現任管理層,是否可以有效地管理好巨額公帑的運用。

現在暴露出來的管理問題,除過去電郵指控的事件,還包括多個事項。第一,多個副校長職位懸空多年,沒有完整的管理團隊,令管理問題頻出,都很難想像在最近這次委任之前,港大7個副校長有三個懸空,有一個職位「副校長(環球事務)」 更懸空了5.5年。副校長職位懸空,令決策權進一步聚焦在校長身上。

第二,校長長期缺席會議。校長顯然忙不過來,本應一年要主持3至4次的學術委員會會議,但校長多年以來只開過一次, 即是等於長期缺席會議。即使財務委會會議亦只是開了三分之一,令人很懷疑校長究竟有多少精力去處理大學的管理。大學不單是一個學術機構,還是一個龐大的組織,需要強健的管理,才能避免資源濫用,以及規劃出良好的發展方向,否則即使短期排名上升,但結構上的問題叢生,在5年10年之後,這些病情爆發出來,下一手校長就只能接一個爛攤子了。

特首是大學的監督,絕對有權直接參與大學的管治。在一般情況之下,政府會放手給大學的最高機構校委會,以及負責日常行政的校長來處理。在過去一年多在港大的風波當中,政府頂多只是擔任一個和事老的角色,搞搞勸和促談的工作,特首李家超亦曾經約見過校委會主席王沛詩和校長張翔,希望他們可以化解分歧。

特首周二評論港大事件時說,「港大是屬於香港的,不是屬於任何一個個人,不是屬於校長個人,亦不屬於校委會,香港人愛惜它…任何事情,必須以大學的利益為首位。」特首提到大學要不斷自我完善,如果港大行政有不當的就要改善,重要崗位長期懸空要填補,程序上不清楚的要寫清楚,大學的財務要清晰問責。政府對大學撥款每年以百億元計,公帑必須用得其所,大學的行政和管治必須符合撥款要求,大學必須遵守。大學亦簽署了有關資助的問責協議,內容對管治和發展是有要求的。他曾經會見校委會主席和校長,協調溝通,提醒良好溝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性,提醒政府的資助是有要求的,必須以大學的利益為首要考慮。

特首講得對,「港大是屬於香港的」。港大事件表面看來是個人意氣之爭,但背後潛藏了大學管治問題。估計政府由做一個和事老,變成落場的球證,促進港大,重新走上一條健康的治理軌道。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中學生笑香港這個大學生

2024年10月17日 20:16 最後更新:20:32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10 月16日發表2024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去年失落榜首的香港,重回世界第一,在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兩方面都位列榜首。

特區政府回應指,排名反映香港巿場自由優勢獲得國際認同,但報告對於香港經濟和其他方面自由的論述,希望日後報告可以充分反映事實。有批評者就指,香港整體分數急劇下降。

但問題是為何香港分數下降,但仍然能夠重奪世一呢?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這個《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固然是從西方角度評價不同經濟體的自由度,報告涵蓋165個經濟體,按2022年各地的狀況,分出5個方面的評估,包括一、國際貿易自由;二、監管;三、穩健貨幣;四、政府規模;五、法律制度與產權。香港在5個方面整體取得8.58分,以0.03分之差超越新加坡,重返榜首。第3名是瑞士,第4名是新西蘭,第5名是美國。

我詳閱了菲沙研究所的報告,發覺這份以西方角度撰寫的報告,的確是揭露了一些問題,其中有一點最為重要,顯示全球經濟自由的總分,從2000年得分6.19起,世界經濟自由評分一直上升,到2019年達到6.8的高峰,但是其後連續3年急速滑落,如今回落到6.56, 可以說是自2012年起整個10年環球經濟的自由發展,被3年的逆流一筆抹去。

全球經濟自由的總分在2019年達到6.8的高峰,後開始下滑

全球經濟自由的總分在2019年達到6.8的高峰,後開始下滑

菲沙研究所這份環球經濟研究報告,緣起於上世紀80年代由芝加哥自由經濟學派大師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等發起的6個國際會議,結果就出版了3本有關經濟自由的書籍,由此開始搞這個世界經濟自由報告,藉此量度不同經濟體的經濟自由發展。回看過去20多年的發展,中國在2001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那個時代開始全球化步入高峰,環球貿易壁壘減少,全球進入一個大分工的年代。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環球的經濟自由不斷增長,到2019年達到高峰。

不過環球經濟自由的逆流由美國推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開始,要和中國開打貿易戰,單方面大幅增加中國產品的關稅。到2021年總統拜登上台,一直延續特朗普的保護性關稅政策,更進一步限制對中國先進芯片的銷售,同時亦都以高關稅限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及太陽能產品入口。美國大搞貿易壁壘,並且發動加拿大和歐洲等國追隨,特別針對中國的電動汽車。

另一條平衡的主軸是美國針對中國的科技企業華為,發動盟友以國家安全為由,不要採購華為的5G產品,亦都限制向華為出售高端的手機芯片。

過去美國是自由貿易的鼓吹者,因為他在遊戲中獲得最大的利益。但自特朗普開始,就認為這場全球化遊戲不好玩了,因為美國不是最大得益者,結果就大力推動全球性的保護主義,令全球化名存實亡。菲莎研究所公布全球經濟自由指數,美國的官媒《自由亞洲電台》還對香港重奪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冷嘲熱諷,指香港的經濟自由持續下降,要保持警醒。

其實美國是破壞全球經濟自由的始作俑者,為何以西方的標準,香港的經濟自由度下降,還可以重奪世界第一?這是因為以美國為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自由度跌得更厲害,以一句俗話形容,美國真是「有口話人、無口話自己」了。美國一個自由經濟的中學生,還好意思笑香港這個大學生?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