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颱風季來臨注意!打風就頭暈或是患上「氣象病」 專家咁解釋

大視野

颱風季來臨注意!打風就頭暈或是患上「氣象病」  專家咁解釋
大視野

大視野

颱風季來臨注意!打風就頭暈或是患上「氣象病」 專家咁解釋

2024年09月04日 10:20 最後更新:11:14

夏天颱風來襲,除了帶來風雨,也可能因為颱風移近導致大氣狀況不穩定,進而引起民眾身體不適,出現頭暈、耳鳴、肩膀僵硬等症狀,稱為「氣象病」。

今夏東京氣象病患者增多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今夏因颱風接近等原因,導致大氣狀況不穩定,東京的「氣象病」專科門診出現不少患者。其中,東京練馬區一間耳鼻咽喉科兩年前開設「氣象病」門診,為患者提供治療。

氣象病是耳朵深處的「內耳」受到氣壓的變化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院長飯塚崇解釋,氣象病是因為耳朵深處的「內耳」受到氣壓的變化,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引發頭暈、耳鳴、頭痛、疲倦、肩膀僵硬等症狀。每當雨季氣壓下降或颱風來襲時,「氣象病」患者就會增加。由於今夏颱風很多,每天都會有數人就診。醫生建議他們記錄天氣、氣壓,以及不適的症狀,以此來判斷身體不適是否與氣象變化有關。

保持健康生活習慣

此外,醫生會開藥給患者來改善內耳的血液循環,並建議他們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以調節自律神經,包括按時吃三餐、保持充足睡眠、做適量運動等。

謹記要吃早餐

飯塚崇提醒,如果在颱風接近時身體不適,可能要懷疑是氣象病。首先記錄天氣和症狀,如果看來有關連,便建議去專科就診。雖然無法改變氣壓變化,但如果內耳有反應,自律神經卻沒有失調,就不會出現相關症狀。因此,如果比平時更注意睡眠,且按時吃三餐、不要不吃早餐,相信可以預防氣象病。

颱風安比逼近日本關東地區。AP圖片

颱風安比逼近日本關東地區。AP圖片

天文台預測,本港今年有機會在6月或之前踏入風季,10月或之後風季結束;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數目屬「正常至偏多」,約5至8個。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天文台表示,隨着氣候持續暖化,預計本港今年全年平均氣溫會較正常高;全年雨量接近正常,介乎2100至2700毫米,但仍可能受暴雨和局部地區大雨影響。

打風期間民安隊在杏花邨戒備。 FB圖片

打風期間民安隊在杏花邨戒備。 FB圖片

天文台指出,去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全年平均氣溫達 24.8度,較1991至2020年正常值高1.3度,全年平均最低氣溫 22.8度及平均最高氣溫27.3度,分別為有記錄以來最高及第二高。天文台亦指,去年全年共11個月較正常溫暖,當中4月及10月出現破紀錄的月平均氣溫。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另外,天文台今年將加強天文台網頁及App的雷達及衛星圖像服務,其中128及256公里範圍的雷達圖像更新頻率,會由現時12分鐘加密至6分鐘一次;64公里範圍除現時離海平面3公里高的降雨率圖像外,再增設2公里高圖像,讓市民更好掌握大氣低層的降雨情況。

天文台(天文台網頁圖片)

天文台(天文台網頁圖片)

此外,覆蓋亞洲西部的風雲-4B衛星圖像更新頻率,由現時每小時加密至每15分鐘一次,同時會增設「全日可見光」衛星圖像及韓國GK-2B衛星氣溶膠光學厚度圖像,以加強監測華及南海北部的天氣和能見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