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仍然生效。渠務署表示,截至晚上10時,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出超過60隊緊急應變隊伍,駐守和巡查容易瘀塞地點,目前未有任何確認水浸報告。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在颱風來襲前視察渠務情況。渠務署FB圖片
渠務署呼籲市民,如果發現街道水浸,可以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2300 1110報告情況。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在颱風來襲前視察渠務情況。渠務署FB圖片
社會事
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仍然生效。渠務署表示,截至晚上10時,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出超過60隊緊急應變隊伍,駐守和巡查容易瘀塞地點,目前未有任何確認水浸報告。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在颱風來襲前視察渠務情況。渠務署FB圖片
渠務署呼籲市民,如果發現街道水浸,可以致電24小時渠務熱線2300 1110報告情況。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在颱風來襲前視察渠務情況。渠務署FB圖片
《BP大平台》的博客文章指出,渠務署用機械人清理雨水箱型暗渠,助力解決荃灣海傍臭味。
近日荃灣海傍臭味再度困擾該區居民,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積極跟進此事。去年,荃灣海傍臭味已改善八成,但近期居民反映臭味再次出現。陳恒鑌議員致電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得知臭味重返的原因是政府清理箱型暗渠淤泥的工程。
陳恒鑌議員視察荃灣海傍。《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在3月6日與荃灣海傍的居民實地視察周邊情況,居民表示「做到嘢」。
渠務署代表向陳恒鑌及地區人士講解,政府目前正使用高壓水槍和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包括大河道、大涌道及馬頭壩道的近排水口段。這項工程自今年1月開始,預計將於3月底分階段完成。大涌道雨水箱型暗渠近排水口段的清理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清理馬頭壩道雨水箱型暗渠近排水口段和大河道箱型暗渠近大河道北段。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渠務署用遙控清淤機械人清理主要雨水箱型暗渠。《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為了緩解雨水渠出水口隔泥幕內的氣味問題,渠務署表示會適時安排吸缸車來吸取隔泥幕內的水體作為臨時措施,隔泥幕會在完成各箱型暗渠清理工作後逐一移除。渠務署代表亦指出,傳統清淤方法涉及高風險密閉空間工作,並且清淤前或需完成臨時排水改道,工作僅限在旱季進行。利用遙控清淤機械人能打破過往傳統清淤工作面對的限制,增加清淤工作的彈性及效能,亦讓工作人員更安全地工作。
環保署則表示,荃灣海濱氣味已減少超過90%,硫化氫的平均濃度從2022年4月的36ppb下降至2025年1月的2.5ppb。自從渠務署在2024年第4季進行清淤工程以來,2024年第4季的硫化氫平均濃度為3.4ppb,比第3季減少了近一半。環保署將繼續收集監測數據以監察氣味的改善情況。
《BP大平台》圖片
《BP大平台》圖片
陳恒鑌高度關注清淤工程的路段位置,並期望政府能對淤泥進行恆常性的清理。他表示,雖然在清理過程中可能會有臭味釋放,但工程完成後,相信將徹底解決海傍臭味的問題,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質素。渠務署會繼續使用無人機和新型的閉路電視密切監視暗渠內的積淤情況。
想知更多社區資訊,請瀏覽《BP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