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一年才半個多月,有很多地產業界人士、風水師、財經專家,以至網紅等,仍在分析及預測今年樓樓市走向。當然,大部分發展商及地產代理,都應該會唱好樓市,原因既可能是眼前的客觀現實,也可能是主觀期望,或是工作所需,幫助推動交投,而有一些專家,就算是唱淡,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所在,例如希望言論可以較為吸睛,或者能幫助增加流量等。

筆者從事地產行業達38年,自問在這行業的經驗是無可置疑的。有些人會認同筆者的分析,自然就會視筆者為專家;有些不認同的人,則可能會認為筆者是業界人士,分析都是以公司或自身的利益為依歸。筆者從來都不會介意外間任何人士的批評或不同意見,始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不可能有每一個人都信服的言論。

對於目前樓市的發展,筆者認為主要仍是受着四項因素左右:息口、經濟,政策,以及供應。息口方面,筆者認為目前已經進入了減息周期,雖然有預測會認為今年美國減息的幅度相對克制,全年可能只減息兩次;但其實幅度是多是少,也表明了息口並不是趨向上走,這對於負擔高息的置業者或投資者,確實是少了一定的壓力;而準買家作入市決定時,也不用擔心高息帶來的壓力。

經濟方面,經過這幾年各行各業大洗牌,很多營商者已經重新進入市場,而且大部分都用輕資產的營運模式。至於來港遊客,數量亦已經接近回復從前。種種跡象顯示,香港經濟正在步入漸進式復甦期。政策方面,政府已經明確用行動表態不再干預樓市,而且正積極輸入人才,提升香港人口的動力及消費。

至於最影響樓市發展的,仍是供應的問題,這也是目前樓市所承受最大的壓力。發展商的庫存數量仍然高企,發展商要加快賣樓來減少債務及利息支出。不過有很多人都會有錯誤的想法,以為發展商必須清空手上的存貨,樓市才可以恢復活力。其實,當發展商手上存貨已沽出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息口壓力及財政壓力也逐漸消失,發展商亦不再迫切要減價賣樓,樓市壓力自然減低,並且開始回復動力。另一方面,當發展商手上庫存量下降後,亦會重新開始吸納土地儲備,屆時樓市就會再度活躍,樓價上升也不困難。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




廖偉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