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黎智英續作供。控方引述黎撰文指,若拜登能延續特朗普對華強硬政策,將名留青史;而控方又質疑黎在「Live Chat」節目倡美國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 黎否認,指是個人推測;黎亦否認2021年6月19日刊出、由顏純鈎撰寫的《蘋論》文章,提到在經濟和科技上圍堵中國,是煽動對港府及中央政府的仇恨,要求外國針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而黎亦否認控方的全部指控,反問「哪裡有協議」,遭法官提醒只需回答同意與否。控方已完成盤問。

囚車離開法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控方指黎想美國續取消香港特殊地位 黎指僅推測
控方引述黎於2020年7月17日在「Live Chat with Jimmy Lai」節目提到,「如果美國想與中國脫鉤,便關閉香港作為中國通往世界的窗口,即在金融、商業和科技方面。也許這是他們正在做的準備,讓中國意識到,如果出現脫鉤,也就關閉了香港作為通往世界的出口。他們可能會迫使中國逐漸屈服於要求…也許這就是美國的長遠計劃,否則現在《國安法》實施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就沒有意義了。」黎庭上指,他只是推測,因他用了「也許」。
控方指,黎想美國關閉香港作為中國對外的窗口,令中國屈服於美國?黎指,他只分析,推測美國為何會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控方再問黎是否想美國繼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指,他沒表示想繼續。控方再指,黎是否想美國當時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否認,指他沒這樣說。控方指出,黎倡續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黎否認,指他沒提倡,只是個人推測。

黎撰文指拜登繼續特朗普強硬對華政策。(AP圖片)
黎撰文指拜登繼續特朗普強硬對華政策 將名留青史
控方再引述2020年11月29日黎的專欄文章「天下圍中拜登騎虎難下」,提到「川普(特朗普)取消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取締中共萬一與美國爆發衝突的江湖救急通道,打擊中共在貿易、外交以至政治上的靈活性。此外又制裁某些協助中共鎮壓港人的官員,要他們承受個人損失,令其他有可能參與鎮壓的官員多一重顧慮,對中共肆意鎮壓港人或多或少有個牽制作用,令為國安法蹂躪喘不過氣來的港人感到有人為我們出氣而寄存希望」、「美國政府的交接期尚餘兩個多月。川普鍥而不捨,密鑼緊鼓提升美台關係,目的是為對台政策製造既成事實,讓拜登無從扭轉擢升了的美台關係」。
黎又提到「有人說拜登比川普更重視人權,會更關心香港人的抗爭運動。言辭上的內容或如此,但政客從來講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而行動方為最實際。與中共談判緩和貿易戰,拜登倘能以香港的法治、自由和新疆的人權狀況為談判的先決條件,那就功德無量了」、「中共是自由世界面對的最大威脅,這個史詩級的難題亟待解決。拜登若能秉承川普((特朗普))強硬對華政策,堅持徹底解除中共對世界的威脅,他將名留青史。78歲了,這是他的最後機會。他會幡然醒悟,以此豐功偉績為致力目標嗎?為了全人類的福祉,願上帝賜給拜登智慧和力量」。
黎確認英文版內容反映中文版意思
黎承認,《國安法》 後,若美國取消或繼續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會毫無用處。控方指黎提倡美國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黎否認,指他僅推測當時發生的事情。法官李運騰,文章的英文版提到拜登「進退兩難」,意指拜登別無選擇,需繼續特朗普的強硬對華政策,但黎稱他並非負責翻譯的人,故沒對比中英文版字眼是否一致;李官李問,黎認為英文版標題能否傳達黎的意思?黎認為「Biden attitude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較合適。李官指中文版的標題意思更強烈?黎指,英文版有提及「lead the free world’s 」,但中文版沒有,並確認中文版標題由他擬定。
李官關注,英文版並非由黎翻譯,除非控方能證明黎同意英文版內容。控方問及英文版內容,提到「有人說拜登比川普更重視人權,會更關心香港人的抗爭運動。言辭上的容(確)或如此,但政客從來講一套做又是另一套,而行動方為最實際。與中共談判緩和貿易戰,拜登倘能以香港的法治、自由和新疆的人權狀況為談判的先決條件,那就功德無量了。」
控方問,英文版可反映黎撰寫的中文版意思?黎確認。控方再問黎透過文章促拜登維持特朗普對華的強硬政策?黎指希望是。控方再指,黎在《國安法》後,仍要求外國針對中國及香港採取封鎖、敵對行為?黎不同意,指他沒提及制裁,只想外國把香港人權及自由議題,以及與中國達成的協議扣連。
控方指顏純鈎文章煽動對港府及中央政府的仇恨及敵對行動 黎不同意
控方展示2021年6月19日刊出、由顏純鈎(筆名方圓)撰寫的《蘋論》文章,題為「美國離間中俄 中共有苦自知」,提到「中共意識形態上是共產主義,體制上是專制獨裁,文化上有萬邦來朝的虛榮,更有主宰世界的野心,中共旨在以一黨專政的中國模式,蠶食和吞併西方民主陣營。中俄對西方民主國家都有威脅,但性質與程度完全不一樣,俄國的國力現在也不能與中共相提並論。對美國來說,把俄國『掛』起來,專心對付中共,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事。 ⋯⋯ 拜登爭取普京中立,已經贏了一大半,此後西方各強國齊心,脅迫中共遵守國際規則,又在經濟和科技上圍堵,中共遲早吃不消。到最後,除了低頭,也只有拚死一戰了。」
控方問「蘋論」文章代表《蘋果》立場?黎指不一定,而顏純鈎以自己筆名撰文,《蘋果》刊登其文章,認為《蘋果》認同其意思,但黎指他不涉編輯工作。控方再問文章反映《蘋果》立場?黎指他不負責編輯,不會這樣說。控方質疑黎作為集團主席,黎重申並非負責刊登文章。
控方問黎是否同意作者意思?黎否認。控方質疑黎於「Live Chat」中曾提及「科技禁運」,兩者意思相近?黎指,那僅是個人意見,與顏純鈎的說法不同。法官杜麗冰問黎的說法與顏純鈎有何不同?黎指,他沒提過「除了低頭,也只有拚死一戰了」。控方再問,黎在其專欄文章曾提及「我們已經淘汰奴隸制。為何不淘汰暴政!」黎指,其意思是中共的暴政,非指中共本身。
控方指,黎知道文章會引起針對港府及中央政府的仇恨、蔑視及不滿;激使香港居民企圖不循合法途徑促致改變其他在港依法制定事項;煽動不守法,要求外國針對中國採取敵對行動?黎全不同意,指文章並非由他撰寫,與他無關。

黎的妻女下午離開法院。(巴士的報記者攝)
黎否認控方全部指控 強調沒有協議 遭法官提醒只需答同意與否
控方向黎指出,指黎在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間,連同《蘋果》3 間相關公司(「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互聯網有限公司」)與《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蘋果》前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英文版」前執行總編輯馮偉光(筆名盧峯)及前社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李兆富、Mark Simon、時任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串謀刊印、發布、出售、要約出售、分發、展示或複製煽動刊物,包括涉案 161 篇文章,意圖引起對中央或香港政府的憎恨、藐視或不滿;意圖煽惑任何人企圖不循合法途徑改變在特區依法制定的事項;引起對香港司法、行政的不滿、憎恨及藐視;意圖煽惑他人不守法,黎指當然不同意,指「全是廢話(totally rubbish)」。
控方續指,黎於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24日期間,連同《蘋果 3 間相關公司與張劍虹、陳沛敏、羅偉光、林文宗、馮偉光、楊清奇等人串謀,請求外國機構、組織或人員,對香港特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黎全不同意。
控方指,黎與上述人士有協議,黎打斷反問「哪裡有協議?」,法官杜麗冰著黎聆聽問題。控方指,有關黎與《蘋果》高層請求外國實施制裁、敵對活動的協議,於2019年3月或4月形成,並持續至2021年6月24日,黎再反問「哪裡有協議的證據?你不能捏造」。杜官指,黎只需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否則「因為要在這裡待到下年」,黎稱不同意、沒有協議。
針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控方指黎於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15日,與陳梓華、Mark Simon、李宇軒、劉祖廸、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創辦人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日本眾議院時任議員菅野志櫻里、英國金融家布勞德(Bill Browder),串謀請求外國機構或人員,對香港特區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制裁、封鎖或其他敵對行動。
黎指「我不認識李宇軒」。控方指,黎只需回答同意與否?黎稱不同意,「你不能捏造事情」。法官李運騰指,黎的代表律師會在結案陳詞時為他抗辯。控方續指,黎與陳梓華等人的協議,於 2020年1月形成?黎稱不同意、沒有協議,指控方捏造。
法官李運騰關注,控方指「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牽涉李兆富,但李兆富沒撰寫文章?是否控方將Twitter帖文計入161篇文章中?控方指,Twitter帖文不是161篇文章內,是與黎心態有關。李官指,這是陳詞事項之一,即李兆富為何牽涉在「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控方指屆時會就此作出陳詞。控方完成盤問。

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巴士的報記者攝)
法官關注控辯雙方需時多久準備結案陳詞
辯方代表大律師關文渭申請將案押後至周三(5日)續審,料覆問需時一日。另辯方從公開渠道取得資料,指控方稱黎所撰寫的部分文章沒根據,辯方會展示相關根據,並希望在覆問前向控方披露,待控方明(4日)檢查。
關又指,另會呈上有關公眾集會和遊行的承認事實、專家證人講述WhatsApp功能的書面供詞、2019至2020年部分事件報道的書面供詞,應均不受爭議。而辯方沒有其他證人需要傳召。
另法官杜麗冰關注控辯雙方需時多久準備結案陳詞。辯方資深大律師彭耀鴻指,會盡量避免在7 月中旬結案陳詞,因本案的控辯雙方都牽涉另一宗案件。翻查資料,35+顛覆案的14 名被告提出上訴,及律政司就劉偉聰無罪裁決提上訴,排期於7月14日開始處理,料需時10天。控方則指暫不確定是否需要到7 月,若每方需時6星期準備,希望6月能夠結案陳詞。

被告黎智英。(圖片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