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務處第二屆「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成立,13名各界精英將聯手引入行業創新做法和提出前瞻改革觀點,協助警方應對當前新質生產的新挑戰。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於典禮上致辭,強調數碼警政的重要性,並感謝「顧問小組」對打擊科技罪案的貢獻。

蕭澤頤(右一)聯同「顧問小組」成員出席委任儀式,見證第二屆「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正式成立。
警務處於2022年12月成立「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顧問小組」),由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葉雲龍聯同來自科技界的專家及領袖,探討最新資訊科技的發展情況、及早洞悉數碼及資訊科技發展對社會及治安帶來的潛在威脅,以及對數碼警務藍圖提出建議。

「顧問小組」主席葉雲龍歡迎小組成員參與會議,就科技罪案趨勢及應對方案交換意見。

「顧問小組」成員對來屆工作表現充分信心與支持。
憑藉首屆「顧問小組」的成功經驗,警務處再次集結各界精英,於本月正式委任13名第二屆「顧問小組」成員,並舉行委任儀式。「顧問小組」於典禮後隨即召開首次會議,標誌著新一屆「顧問小組」的工作正式展開。

蕭澤頤(右一)與專家討論創新科技如何賦能智慧執法。
新世代科技的持續挑戰與機遇
在委任儀式上,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強調科技罪案形勢嚴峻,警務處必須運用創新技術應對挑戰。他感謝上一屆成員的貢獻,並歡迎新一屆成員。

葉雲龍在會議上強調科技罪案防控的重要性,並展望新一屆會議的策略。
處長指出,隨著科技進步,網絡詐騙、深度偽造、暗黑生成式人工智能,到虛擬資產犯罪與網絡攻擊及安全威脅等問題日益嚴重,而執法過程受限於地緣政治因素、法律框架及跨境司法管轄等挑戰,令調查更具複雜性。犯罪分子利用科技漏洞、加密技術及虛擬私有網絡,增加警方偵查難度。

「顧問小組」成員積極參與會議,討論科技罪案趨勢及未來應對策略。
蕭澤頤說,本屆「顧問小組」成員來自網絡安全、低空經濟、第三代互聯網技術、數字基建、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反深偽技術、法律合規、區塊鏈安全、前沿通訊技術及科技人材發展等領域,將為警務處提供前瞻性策略建議,以精準打擊新興科技罪案。處長期望透過本屆「顧問小組」的專業見解與策略建議,強化警務科技應用,共同打造更安全的社會。

警隊高層探討智能機械人技術發展,了解其在現代科技領域的最新應用與發展趨勢。
聚焦多元專業 築牢科技防線
第二屆「顧問小組」由刑事及保安處處長葉雲龍作為小組主席,帶領新一屆工作及會議進程。葉雲龍回顧第一屆「顧問小組」的貢獻,強調其建議有效遏制科技罪案增長,過去2023及2024年的科技罪案數字亦控制於大約34000宗之間。

委任儀式創新安排,由智能機械人主持開幕儀式,展現科技元素。
葉雲龍指出,「顧問小組」正是應對創新科技挑戰的重要橋樑,當中每位顧問都是業界翹楚及相關專業的領軍人物。他提及已落實或推動的措施,包括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運營商合作以加強通訊網絡安全,以及與金融管理局及銀行公會合作推動銀行數據共享,提升調查效率,打擊洗黑錢活動等。

蕭澤頤與「顧問小組」成員鄧淑明及來自深圳優必選科技的智能機械人合影,見證科技與警政合作的新里程。
他亦強調,這些成果證明「顧問小組」的關鍵作用,面對當前新質生產的新挑戰,期望新一屆成員繼續提供專業建議,引入行業創新做法和提出前瞻改革觀點,助警務處制訂更完善的執法策略。
剖析重點議題 共謀長遠策略
會議期間,「顧問小組」成員積極分享個別專業領域的重點議題,訂定未來討論的框架及策略方向,當中包括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及潛在的風險漏洞安全性;物聯網設備高階發展所衍生的數據及網絡安全重要性;第三代互聯網技術在金融科技中的創新應用與合規監管的兼容性;無人駕駛車輛及法律責任之間的複雜性;低空經濟領域的監察管理系統與自動駕駛飛行器的可靠性;以及人形機械人與人類生活互動的挑戰性等等。這些議題將作為本屆小組未來討論的核心方向,進一步探討未來創新科技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蕭澤頤與來自深圳市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機械人互動,了解創新技術如何協助執法工作。
第二屆科技罪案警政顧問小組成員名單
鄭松岩 (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凌浩 (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淑明 (Esri 中國(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及主席)
顏國定 (羅兵咸永道香港網絡安全及私隱服務合夥人)
陳穎 (香港華為國際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部首席技術官)
車品覺 (阿里雲智能(亞太北區)資深顧問)
馮愈 (商湯科技香港及澳門業務總經理)
區曉慧 (環球打擊金融罪行聯盟 (亞太區) 聯合主席)
譚嘉因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行政))
潘釋正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實務教授)
郭晁霖 (騰訊集團大灣區公共事務部總監)
何沛林 (康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學而人才庫共同創辦人)
蕭子豪 (瑞萊智慧聯合創辦人及香港瑞萊首席技術官)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帶領一眾領導層與新一屆「顧問小組」成員合照,共同推動數碼警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