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處2023年9月4日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暫停執行原有計劃下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為期兩年至9月到期。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資料圖片
在立法會特別財會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勞工處現正檢討優化計劃。議員質疑難以監察和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倡收緊優化計劃。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選舉委員會)表示,現時業界存在濫用輸入勞工計劃的情況,例如僱主為符合本地全職僱員與輸入勞工的人手比例2:1的規定,將本地員工全職轉兼職,打擊本地就業市場。他提議,當局可考慮引入「煞停機制」,特別是針對失業率高企的行業。

陸頌雄。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吳秋北(香港島東)則指出,目前本地和輸入勞工人手2:1的規定,範圍是整個機構。當局應將比例規定為同一工種的崗位,或可減少本地僱員被辭退的風險。

吳秋北,資料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指,目前勞工處嚴格按機制辦事,始終以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為方向。當局會檢視計劃,並採用抽樣巡查等措施加以保障計劃的合理使用,對於投訴的案件也會主動跟進。他又表示,將本地和輸入勞工比例定為在機構內而在非工種上2:1,是為免中小企受打擊,他指小型機構的某些崗位可能只有1、2個人,不希望影響到這些崗位招不到人。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