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歌--民族之魂

政事

國歌--民族之魂
政事

政事

國歌--民族之魂

2017年08月30日 20:33 最後更新:20:40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國歌法》草案,草案規定在公共場合惡意修改國歌歌詞,以歪曲、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或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預料人大常委會將國歌法列入香港及澳門《基本法》附件三的草案,由特區公布或立法實施。

1997回歸中國後,開始有不少場合會奏起國歌,我自己例必肅立,並跟著唱國家。我覺得對國旗、對國歌的尊敬,是對國家民族最基本的尊重,無關乎是否認同政府的政策。

在上世紀70年代,電視台深夜節目結束時,會播放英國的國歌《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那時年紀少少的我,心中已起疑問,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睇電視,睇完要播一個英國女王的畫面,當時年紀太小,還沒有香港是殖民地的概念。

到入中學讀了中國歷史,讀到清朝在1842年敗於鴉片戰爭,割讓了香港作殖民地, 才知道為什麼電視要播英國國歌。對滿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引以為恥。

到回歸之後,最近幾年,在運動比賽上看到很多噓國歌的場面,在互聯網上看到不少改寫國歌的歌曲,有些充滿粗口,不堪入目,自己很接受不了,認為對中央政府不滿,對特首有意見,儘管提出就好了。噓自己國家的國歌,燒自己國家的國旗,侮辱自己國家的象徵,太不像話。

對這些錯誤的行為,沒有太多人敢出來反對,怕這樣講會被批評為親中,保皇。錯誤沒有糾正,就會愈演愈烈,甚至以錯為對。久而久之,在年青人的世界,會變成你不夠膽惡搞國歌,你講少一點粗口,你就是不正常了。

不少人仰慕美國文化,可以看看美國是怎樣。美國《國旗法》(United States Flag Code)規定,公民必須在國歌演奏期間面向國旗或國歌方向,右手按在心臟位置,軍人穿著制服時則須行軍禮,相關法例並未訂明違法的罰則。2016年巴西奧運會,助美國隊奪得女子體操團體金牌的黑人選手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在頒獎儀式上,沒有按規定在奏國歌時以右手按左胸及面向國旗,結果被美國輿論大肆評擊,最後要向公眾道歉。美國社會就有自覺尊重國歌的精神。

國際體育世界,明顯否定噓國歌的行為。2015年6月香港對不丹以及香港對馬爾代夫的世界盃外圍賽期間,就發生本地球迷噓國歌事件,結果香港足總收到國際足協的警告信,表明按國際足協紀律章則,主場球會需為觀眾的不當行為負責。本地球迷,顯然未有足夠自律,也不太懂國際規則。

全國人大的《國歌法》草案規定「奏唱國歌時,在場人員應當肅立,舉止莊重,不得有不尊重國歌的行為」。有泛民議員就爭拗什麼叫肅立,如何叫莊重。

很可東西都可以爭拗,但更應該討論的是自由與自律的關係。我們重視自由,但行使自由權利時,若無適當自律,會侵犯到其他人自由的權利。那些把國歌改成粗口歌的人,有無想一想他們這些行為,對尊重國歌的人,是何等大的侮辱?當他們嬉笑怒罵之時,有無顧及其他人的感受?

每一國家,都有其民族精神,而國歌與國旗,往往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一個國家如其多數國民會隨意侮辱國旗國歌,離亡國亦不遠矣。反對政府,亦要合乎尺度,不可有失分寸。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貿易結束  戰爭開始  

 

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特朗普的瘋狂加關稅行動,終於來了。特朗普自稱這為「解放日」,恐怕這是美國「衰退日」之始。

特朗普大加關稅,比市場原先想像的更激進。美國宣布對歐盟成員國在內的180個國家和地區,全面徵收所謂「對等關稅」,特朗普是胡亂弄出一個其他國家向美國徵稅的「關稅+非關稅壁壘稅率」數字,然後所謂減半徵收,得出瘋狂的加稅數字:對中國再加稅34%(特朗普這一任內已對中國加徵20%關稅,新加稅是疊加徵稅),對歐盟加稅20%,對日本加稅24%不等。特朗普聲言,會全面設定至少加10%的加稅基準。

特朗普瘋狂加稅舉世嘩然,加關稅的直接效果是美國聯邦稅收的確會大幅增加。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4年美國商品入口總額3.3萬億美元,同年貿易赤字1.21萬億美元。假設加稅之後,美國消費者仍然消費入口貨,生產者仍然要入口零件去生產,美國進口並沒有巨額暴跌的話,以估計平均加稅率20%計,特朗普加稅會令聯邦稅收增加6600億美元。

特朗普曾經說過,加關稅會帶來上萬億美元的收入,用於減稅或者補貼兒童教育,重現19世紀關稅支撐國庫的模式。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就說,單是汽車加關稅,每年就可以為美國帶來1000億美元的收入,其餘商品再貢獻6000億美元,估計加關稅可以令聯邦收入每年增加7000億美元。這個數字和上述6600億美元的估計貼近。

問題是,加關稅會產生什麼效果,誰支付這些關稅呢?

要分析這個問題,就要從特朗普的思維入手。特朗普經常掛在口邊的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理想是恢復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經濟崛起的黃金時代。當時英國還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緊跟其後,正由一個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全面轉型階段。那個年代,美國增加關稅的確扮演了推動工業的角色。美國經歷一段高關稅的搖擺期後,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聯邦政府急需籌措戰時經費,國會不斷提高美國關稅,推出《莫里爾關稅法》,令關稅加到49%。到1890年推出《麥金萊關稅法》,該法案大幅提高了工業產品的關稅,尤其是羊毛、毛紡織品和棉紡織品,加大了對相應工業的保護力度。美國全面向工業化過渡,造就了經濟的黃金時代。1914年美國經濟總量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不過,到了1929年,美國故技重施,推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對2萬多種進口商品平均加徵40%關稅,試圖保護當時已經開始陷入大蕭條的美國國內經濟,結果觸發全球貿易戰,令經濟衰退加劇,最終導致全球貿易萎縮,到1933年,全球貿易減少66%。美國當年是成也關稅、敗也關稅。

從美國早年加關稅成功的經驗來看,主要因為美國當時是一個新興國家,有廣闊的廉價土地,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有大量新移民勞動力湧入,19世紀末接納了2500萬個新移民,還未計算之前一直輸入的大量廉價黑奴。在這些比歐洲優秀的生產條件之下,加關稅好像按下開關鍵,將歐洲的產業移植到美國,因為美國的生產條件其實比歐洲好。另外,當時全球化的程度很低,國際貿易只佔美國GDP的大約7%,加關稅對國內物價影響輕微。

不過,如今已今非昔比。全球高度融合,美國所有的生產成本都極其昂貴。根據美國勞工局的數字,2023年美國製造業平均工資含福利計是35美元,遠高於中國的每小時6美元工資,以及越南的2美元工資,再加上工會勢力盛行,令工資只升不跌。這種差距令到美國根本不可能做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如紡織業等。即使在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如汽車、機械等,由於美國已經廢棄這些產業多年,大量缺乏技術工人,而且美國的人口已相當老化,2023年美國製造業已經有50萬個崗位空缺,同時特朗普也反對輸入勞工,想趕走過百萬非法移民,即使製造業想在美國重啟,勞動力何來也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特朗普想像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打開了徵收關稅的按鍵,美國不能如100年前那樣重建製造業,但聯邦政府的確可能多收7000億美元的關稅,但由於美國對各國廣泛徵稅,即使對中國的徵稅率特高,對其他製造業密集國家的稅率也便宜不了多少,美國入口商面對1.無低稅進口替代途徑,2.本土製造業亦接不上來,所以最大的可能是美國的入口商和消費者要「硬食」這7000億加稅。據耶魯大學的預測,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實施之後,其他國家很大機會報復,美國個人消費的價格升幅將會擴大至2.1個百分點,實質GDP增長率會下降1個百分點。

特朗普這樣濫徵關稅,如果沒有阻止貿易的效果,美國人貴貨照買,只是美國自己捱通脹,這還好一點。如果真的有阻止貿易的後果,美國大幅減少和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貿易,脫鈎斷鏈,後果嚴重。

股神巴菲特早前接受CBS訪問時表示,懲罰性關稅可能會引發通脹,並損害消費者利益。他坦言自己對關稅有很多經驗,「某程度上,關稅是一種戰爭的行為」。

巴菲特說得對,貿易結束,就是戰爭開始,無論冷戰甚至熱戰,大家都可以放開手打,沒有顧忌了。不知天天大呼「美國贏了」的特朗普,有沒有想清楚後果呢?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