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飲1至2杯豆漿營養價值高 4類人不宜飲用

生活事

日飲1至2杯豆漿營養價值高 4類人不宜飲用
生活事

生活事

日飲1至2杯豆漿營養價值高 4類人不宜飲用

2019年02月14日 08:00

豆漿含豐富蛋白質、卵磷脂

健康又有益的豆漿一直深受不少港人喜愛,但有專家提醒不宜空腹喝豆漿,而且腸胃虛寒、手術、產後或大病初癒的患者亦不適合飲用太多豆漿。

豆漿可搭配早餐飲用。資料圖片

豆漿可搭配早餐飲用。資料圖片

有營養師建議每日喝1至2杯。網上圖片

有營養師建議每日喝1至2杯。網上圖片

有營養師指,豆漿含豐富蛋白質、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等營養素,可幫助肌肉生長、提升記憶力、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以及協助體內抗氧化,建議每日喝1至2杯。

運動後飲豆漿,可補充高強度運動所帶來的蛋白質耗損。資料圖片

運動後飲豆漿,可補充高強度運動所帶來的蛋白質耗損。資料圖片

但營養師亦提醒市民,不宣空腹喝豆漿,因為豆漿若空腹下肚,會直接轉換成熱量,並減低健康效益,建議可搭配早餐,亦可在運動後,補充高強度運動所帶來的蛋白質耗損。另外,由於豆漿偏寒涼,因此腸胃虛寒、手術、產後或大病初癒的患者,可能因腸胃功能不佳而不太適合飲用。

運動後飲豆漿,可補充高強度運動所帶來的蛋白質耗損。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運動後飲豆漿,可補充高強度運動所帶來的蛋白質耗損。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專家指出,水壺未徹底清洗乾淨恐成細菌溫床,建議咁清潔助保持衛生,1步驟是關鍵。

水壺未妥善清洗恐成細菌滋生的溫床

不少人有隨身攜帶水樽的習慣,認為既方便又環保。但研究指出,若水壺未經妥善清潔,恐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有專家對此分享了徹底清洗水壺的方法,幫助保持水壺衛生,避免健康風險。

示意圖

示意圖

水壺內滑溜感來自細菌積累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安全專家賓基(Carl Behnke)因好奇自己水壺的清潔程度而進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水壺內的滑溜感並非材質問題,而是因為細菌積累的結果。隨後,他在校園內展開研究,檢測路人的水壺,結果發現許多人水壺內部滋生了大量細菌。

示意圖

示意圖

飲用水長時間存放水壺內細菌繁殖迅速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臨床微生物學副教授弗里斯通(Primrose Freestone)指出,雖然飲用水看似安全,但並非沒有細菌。長時間存放在水壺中過久,會加速細菌繁殖。即便在室溫20度的環境下,細菌也能快速增長,尤其是存放含糖或蛋白質飲料,微生物滋生會更快。

煮沸的水放置水壺一天細菌數量激增

新加坡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煮沸的水,在水壺中放置24小時後,每毫升水的細菌數量仍可從7.5萬個暴增至100萬甚至200萬個。

示意圖

示意圖

水壺部分致病菌恐引起腹瀉或嘔吐

專家強調,水壺中的細菌主要來源於使用者的手部、口腔及外部環境。弗里斯通對此建議,避免在水壺中裝除水以外的其他飲品,以減少提供給細菌和黴菌的養分。儘管大部分細菌對人體無害,不過某些致病菌仍可能引起腹瀉或嘔吐等症狀。英國一項檢測顯示,水壺甚至可能成為抗生素耐藥性細菌的滋生地。

專家教清潔方法 「風乾」是關鍵

弗里斯通表示,要徹底清潔水壺,單用冷水沖洗遠遠不足,建議每次使用後用超過60度的熱水搭配洗潔精進行清洗,並讓水壺自然風乾。由於濕潤環境有利於細菌繁殖,因此風乾是關鍵。理想情況下,水壺應在每次使用後進行清洗,至少每週數次。若水壺開始散發異味則應立即丟棄,因為這意味著細菌已經嚴重超標。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