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人二戰投身國軍精銳 口述抗戰點滴:「大家預咗有去冇回」

歷史長河

港人二戰投身國軍精銳 口述抗戰點滴:「大家預咗有去冇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港人二戰投身國軍精銳 口述抗戰點滴:「大家預咗有去冇回」

2019年03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01日 12:01

李善樂:「我想讓後生一輩了解,長埋黃土為家園犧牲的,他們才是英雄。」

本專欄早前寫了一篇故事,講述抗戰時期國軍首支傘兵部隊「鴻翔部隊」,如何在抗戰後期透過降傘深入敵後腹地,短時間取得不可磨滅的佳績。事後專欄收到一名網友Sam Lee的來信,表示內文其中一張相片,有著他伯父的身影。他是一名土生生長的香港人,叫李善樂。抗戰時期,這名「香港仔」成功投考國軍傘兵部隊,並且隨軍作戰。

更多相片
這張於抗戰勝利後在廣東羅定的合影,李善樂戰後一直放在案頭直至去世,紅圈者為李善樂 (網上圖片)

這張於抗戰勝利後在廣東羅定的合影,李善樂戰後一直放在案頭直至去世,紅圈者為李善樂 (網上圖片)

李善樂 (右) 在2015年,即抗戰勝利70周年時,在溫哥華接受侄女李婉華的訪問, 分享戰時點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李善樂 (右) 在2015年,即抗戰勝利70周年時,在溫哥華接受侄女李婉華的訪問, 分享戰時點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日佔時期香港邊境日軍哨站 (網上圖片)

日佔時期香港邊境日軍哨站 (網上圖片)

穿著傘兵裝備的李善樂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穿著傘兵裝備的李善樂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傘兵受訓過程 (網上圖片)

傘兵受訓過程 (網上圖片)

李善樂接受定點降落訓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李善樂接受定點降落訓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陸軍突擊總隊」第一隊全體官兵,在抗戰勝利後合影 (網上圖片)

「陸軍突擊總隊」第一隊全體官兵,在抗戰勝利後合影 (網上圖片)

這張於抗戰勝利後在廣東羅定的合影,李善樂戰後一直放在案頭直至去世,紅圈者為李善樂 (網上圖片)

這張於抗戰勝利後在廣東羅定的合影,李善樂戰後一直放在案頭直至去世,紅圈者為李善樂 (網上圖片)

網友Sam Lee告訴專欄:「這張八人合照,我伯父幾十年來一直放在案頭,直至去世。」可見李善樂如何重視這班戰時肝膽相照的兄弟。面對無數的生離死別,李善樂生前也許與不少老兵想法一樣,能夠在戰場倖存,回到家人身邊,為了去世兄弟好好活著,大概就是他的使命。每當後人聽聽他們當年辛酸苦淚,稱他們為英雄時,他們都不會自詡。因為他們認為,為家園壯烈犧牲,長埋著黃土的,才是英雄。

一班老兵掛念著的,必然是一班出生入死的兄弟。李善樂如何對待合照,所反映的心情必定是這樣。網友Sam Lee表示,李善樂三年前在溫哥華與世長辭,到天國與一班兄弟重聚了。幸好,他生前接受他的侄女、影星李婉華在加拿大中文電台的訪問,透過訪問內容,配合網友Sam Lee的憶述,了解更多李善樂在傘兵部隊訓練點滴以及與戰友感人至深的難忘回憶。專欄將會分開數篇,全面講述李善樂口述戰史。

李善樂 (右) 在2015年,即抗戰勝利70周年時,在溫哥華接受侄女李婉華的訪問, 分享戰時點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李善樂 (右) 在2015年,即抗戰勝利70周年時,在溫哥華接受侄女李婉華的訪問, 分享戰時點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需知道,國軍首支傘兵部隊,武器、裝備以及訓練,完全倚賴美軍。李善樂憑著甚麼擠身精英中的精英?為何會促成他投考傘兵部隊,完全與他的出生背景以及在香港淪陷時的街頭經歷有關:「當時我還小,與媽媽經過高陞戲院日軍站崗時,我沒有鞠躬,當時有一名日兵在沙包中跳出來,用有刺刀的步槍作衝刺狀恐嚇我,當時我媽媽嚇倒了,而我內心已經有套想法,就是這個仇恨一定要報。」

日佔時期香港邊境日軍哨站 (網上圖片)

日佔時期香港邊境日軍哨站 (網上圖片)

李善樂於1926年出生在香港一個頗顯赫的大家庭,父親是太平紳士,與港督關係甚好。他一輩包括他在內,共有22位兄弟姊妹,他是排行第九的兒子。據李善樂指,包括他在內,大多數哥哥都在皇仁書院讀書。接受英式教育的他,卻了解英國人當時對華人的歧視心理,更在他的姐姐的親人以及新聞紙,了解到中國自晚清以來所受的劫難。

及至日本於1930年代步步進逼中國東北,發動侵略,令李善樂成長期間有一套根深柢固的想法:「他朝有日學有所成,必然會報國,為祖國做一些事。」李善樂說,當時與他年紀相若的年輕一代,多數都有相似想法。李善樂亦憑著家庭背景及優秀教育,學懂操流利英語,配合較健康的體格,成功躋身國軍精銳傘兵行列。

穿著傘兵裝備的李善樂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穿著傘兵裝備的李善樂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香港淪陷了一段時間,全港停學,七家組就為了我們的學業及逃避『日本掌握』,帶我們到桂林繼續升學。我的七哥哥皇仁畢業,英文及體質都好,去投考空軍了。」李善樂在桂林中正中學畢業,便投考桂林軍校第六分校,成為第21期的學員。

「當時,美國已經向日本宣戰,在中國戰場上與中國同一戰線。」李善樂在軍校期間,遇上全國招募傘兵「鴻翔部隊」。當時普遍軍人多為農民,而招募條件甚高:不僅要懂英文,也要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可想,美國要招募訓練出來作戰的,一定是要高質:「當時,中國的裝備武器及訓練都很落後,他們美國想親自訓練一批傘兵,成為全國精銳中的精銳,在敵後作戰。」

傘兵受訓過程 (網上圖片)

傘兵受訓過程 (網上圖片)

根據美國計劃,訓練這批華人精銳,未來將會深入沿岸腹地作戰,為中美聯軍的地面部隊鋪路。李善樂軍校未畢業,便快快投考位於昆明西南聯大的傘兵訓練學校。憑著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及流利英語,他在全國4、5000人中脫穎而出,以第二名的成績畢業,成為第一批傘兵部隊,被編入「陸軍突擊總隊」第一隊。

李善樂接受定點降落訓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李善樂接受定點降落訓練 (加拿大中文電台圖片)

李善樂最終如願以償,以「中國首批傘兵精銳」的身份為祖國效力。據李善樂事後了解,投身傘兵隊的還有不少「香港仔」,都是名校出身:喇沙、皇仁、英皇,也有香港大學的學生。一班全國召集的精英,憑著學識,由美國富有戰場經驗的美國82空降師的軍官,短時間密集式學習使用降傘、軍備、炸藥,還有戰術運用、求生等技能,學有所成後,與82空降師組合小隊作戰,在抗戰後期發揮重要作用。

「陸軍突擊總隊」第一隊全體官兵,在抗戰勝利後合影 (網上圖片)

「陸軍突擊總隊」第一隊全體官兵,在抗戰勝利後合影 (網上圖片)

在李善樂的軍旅當中,最難忘的就是「空降機場突襲戰機」任務:「部分戰員都降在即將起飛的戰機上了,戰機急急起飛想擺脫。」「當時我們所有人,完全沒有想過『危險』,深入敵陣,我們都有『有去冇回』的準備。」李善樂作戰憶述驚險,下回再續

往下看更多文章

朱泙漫三年苦學 「屠龍之技」無實用

2024年11月11日 20:00

「屠龍之技」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莊子・列御寇》,典籍有言:「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古時候,有一個叫朱泙漫的人。因為他家中富有,且自小聰明伶俐,所以他學甚麼家裡都表示支持。他為了學成一身本領,便決定把家產賣光。等湊足千金後,就打算周遊列國,尋師學藝去。

他最先接觸的便是聖人之書,即學習治國安邦之道。只是他很快就了解到世上政治家多如繁星,善於治國的賢能者也不計其數,如商朝的傅說、周朝的太公望,以及春秋時期的管仲,所以他很快就放棄了這條習賢之路,畢竟他渴望的是一套獨一無二的本領。

稍後,朱泙漫對行兵布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老師家中學習《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在打開兵書之際,他突然抬頭問:「老師,除了您讀懂《孫子兵法》和《司馬兵法》外,還有別的人掌握它嗎?」聽過他的問題,老師也不禁笑着說:「我國軍事家這麼多,會兵法的又怎會只有我一人呢?」朱浮漫一聽,便覺得索然無味。把書合上後,他擺擺手道:「既然這樣,我再學也沒甚麼用了。」然後轉身離開了老師的家。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久,朱泙漫從眾人的口中得知一位名叫支離益的奇人。聽聞這個人居於深山之中,屠龍之技精湛無比,讓人見之不忘。只是此人居無定所,就算找到了,也不輕易收徒。朱泙漫一想到自己要是把屠龍之法給學會,肯定就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因此哪怕歷盡千辛萬苦,他也要找到這位屠龍大師。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翻山越嶺後,終於找到了支離益的住所。不巧的是,支離益出門遠遊,朱泙漫也只好暫住在附近一間草屋中。然而,支離益根本沒有出門,他只是想考驗一下朱泙漫的決心。現在見他誠意滿滿,便決定收他為徒。朱泙漫學習認真,不消三年就學會了屠龍之技。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朱泙漫學有所成,便起程回家。別人問他學了甚麼本領,他便滔滔不絕的向別人講解怎樣可以按住龍的頭,怎樣從龍頸上用刀……他講得眉飛色舞,卻沒想到聽的人都在笑他:「說了這麼久,你見過龍嗎?現在哪裡有龍給你動刀呢?」 朱泙漫一臉惘然,回答不上來。旁人都輕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學習需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朱泙漫這才恍然大悟,他驚覺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龍這種生物。那麼就算他之前花費巨資、煞費苦心,也沒有用大展拳腳的機會,所以他不禁失意難過起來。

龍是傳說中虛構的生物,在後來龍就變成了帝王的象徵,所以在皇帝的衣服上都可以找到龍的標記。(網上圖片)

龍是傳說中虛構的生物,在後來龍就變成了帝王的象徵,所以在皇帝的衣服上都可以找到龍的標記。(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屠龍之技」這個成語,原意是指宰殺蛟龍的技能,在指則用來比喻技術雖高,卻無實用,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