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N95好過外科口罩?美國報告指無顯著差別

生活事

N95好過外科口罩?美國報告指無顯著差別
生活事

生活事

N95好過外科口罩?美國報告指無顯著差別

2020年01月09日 08:43

兩者都有防範作用~

武漢爆發不明病毒性肺炎,引起市民議論紛紛,不少人到藥房及五金店購買價格較高的N95口罩有備無患。不過到底N95口罩是否一定代表比一般外科口罩,更有效防範病毒感染呢?其實兩者未見到明顯差別,反而如果佩戴方式不正確,兩者都可能失去保護。

N95口罩更多是用來預防空氣污染。AP圖片

N95口罩更多是用來預防空氣污染。AP圖片

香港大學團隊2018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在雪貂實驗發現流感病毒可透過含有小於5微米的微細粒子在空氣中傳播,但一般外科口罩無法阻擋小於5微米的微細粒子。理論上,需用N95口罩才可阻隔。

不過,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去年9月3日刊登的論文,由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進行研究,收集了美國2,862名醫護人員樣本,在7間醫療中心的137個門診進行測試。研究人員隨機分配醫療人員使用N95防毒口罩和外科口罩,結果發現佩戴N95口罩的患流感機率是8.2%,而佩戴外科口罩則是7.2%。結果反映醫護人員的患流感或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機率沒有顯著差別(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兩款口罩同樣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研究指外科口罩與N95口罩在預防病毒方面無明顯差異。資料圖片

研究指外科口罩與N95口罩在預防病毒方面無明顯差異。資料圖片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外科口罩可以過濾空氣中較大的粒子,但研究顯示此類口罩並不能有效過濾10微米以下的懸浮粒子(PM10),更不能過濾2.5微米以下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在使用防護口罩(如N95防護口罩)時,其過濾功能將視乎口罩能否緊貼面部。此外,長時間佩戴防護口罩會令人感到不舒適,使用時亦須加倍用力呼吸。

除了在高傳染性病房醫護人員、化工或工程人員,在空氣污染較嚴重的地方,例如北京、首爾等大城市,或者發生大型山火的三藩市、雪梨,當地民眾佩戴N95口罩,更多是為了日常外出阻擋懸浮粒子。

N95口罩更多是用來預防空氣污染。AP圖片

N95口罩更多是用來預防空氣污染。AP圖片

N95口罩指的是通過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認證合格,9種防塵口罩中最基本的等級,N代表其材料僅適用於過濾非油性微顆粒,95代表其對0.1至0.3微米顆粒過濾效率達至少達到95%。

N95口罩。網上圖片

N95口罩。網上圖片

專家指出,水壺未徹底清洗乾淨恐成細菌溫床,建議咁清潔助保持衛生,1步驟是關鍵。

水壺未妥善清洗恐成細菌滋生的溫床

不少人有隨身攜帶水樽的習慣,認為既方便又環保。但研究指出,若水壺未經妥善清潔,恐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有專家對此分享了徹底清洗水壺的方法,幫助保持水壺衛生,避免健康風險。

示意圖

示意圖

水壺內滑溜感來自細菌積累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安全專家賓基(Carl Behnke)因好奇自己水壺的清潔程度而進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水壺內的滑溜感並非材質問題,而是因為細菌積累的結果。隨後,他在校園內展開研究,檢測路人的水壺,結果發現許多人水壺內部滋生了大量細菌。

示意圖

示意圖

飲用水長時間存放水壺內細菌繁殖迅速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臨床微生物學副教授弗里斯通(Primrose Freestone)指出,雖然飲用水看似安全,但並非沒有細菌。長時間存放在水壺中過久,會加速細菌繁殖。即便在室溫20度的環境下,細菌也能快速增長,尤其是存放含糖或蛋白質飲料,微生物滋生會更快。

煮沸的水放置水壺一天細菌數量激增

新加坡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煮沸的水,在水壺中放置24小時後,每毫升水的細菌數量仍可從7.5萬個暴增至100萬甚至200萬個。

示意圖

示意圖

水壺部分致病菌恐引起腹瀉或嘔吐

專家強調,水壺中的細菌主要來源於使用者的手部、口腔及外部環境。弗里斯通對此建議,避免在水壺中裝除水以外的其他飲品,以減少提供給細菌和黴菌的養分。儘管大部分細菌對人體無害,不過某些致病菌仍可能引起腹瀉或嘔吐等症狀。英國一項檢測顯示,水壺甚至可能成為抗生素耐藥性細菌的滋生地。

專家教清潔方法 「風乾」是關鍵

弗里斯通表示,要徹底清潔水壺,單用冷水沖洗遠遠不足,建議每次使用後用超過60度的熱水搭配洗潔精進行清洗,並讓水壺自然風乾。由於濕潤環境有利於細菌繁殖,因此風乾是關鍵。理想情況下,水壺應在每次使用後進行清洗,至少每週數次。若水壺開始散發異味則應立即丟棄,因為這意味著細菌已經嚴重超標。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