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習南巡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

博客文章

習南巡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習南巡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

2020年10月14日 19:34 最後更新:10月15日 15:54

深圳等經濟特區設立4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南下主持慶祝大會,其巡視軌跡,別具意義。

習近平早前現身潮州。網上圖片

習近平早前現身潮州。網上圖片

習主席本周一(10月12日)現身潮州牌坊街,在街頭和當地居民談話,並表示自己曾於1978年到過潮州,並且笑說「我(當年)來的時候,這裏有很多人可能都不在。」習主席在潮州街談話的影片,在互聯網上熱傳,過去沒有人知道,習主席這麼早就來過潮汕。

一幅照片惹起注意。

習近平(右1)當年陪同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父親習仲勳(左1),在汕頭蓮花峰視察。網上圖片

習近平(右1)當年陪同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父親習仲勳(左1),在汕頭蓮花峰視察。網上圖片

原來早在1978年,習主席還是25歲的青年,已陪同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父親習仲勳(左1),到汕頭蓮花峰視察。兩年後汕頭、廈門、珠海、深圳才開始建設經濟特區。習主席其實早已流著紅色改革家的血液,而他父親習仲勳更一手主導特區建設的前期工作。

1992年鄧小平南巡,當時中國在89年六四事件之後,對外被西方孤立,對內又有懷疑改革開放姓資還是姓的聲音。鄧小平當時南下,重新確立中國改革開放的路線。

28年後的今天,美國要孤立中國,國際環境嚴峻。習主席的新南巡,再次吹起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號角。

習主席此行在潮州考察電子元件百強企業三環集團時,說中國正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再次強調要走自主創新的自力更生之路。

到習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不但全面總結了深圳等特區的發展經驗,更宣示了中國要再走上改革開的道路。他講到深化改革,認為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於40年前,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去推進。

他也講到全面擴大開放,認為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而中國的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習主席劃出了大圖畫,但只在深圳作為先行示範區上譜上顏色,支持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一攬子推出27條改革舉措和40條首批授權事項。相信中央還有其他推動改革開放的舉措,目前尚未完全揭盅。故事剛剛開始,遠未完結。

國際大格局還在不斷變化,誰出任下屆美國總統仍未揭曉,特朗普抑或拜登入主白宮,國際形勢會很不一樣。中國會因應形勢調整具體政策,但相信大力深化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走自主創新的道路這些大方向,不會改變。

中國過去40年有巨大變化,未來30年的大發展還在後頭。

習主席話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

道路已經舖好,香港年青人若能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人生會較平順。若捨正路而弗由,恐怕人生會比較坎坷。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揭特朗普縮沙之謎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