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有求中國 王毅教訓之

博客文章

美有求中國 王毅教訓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有求中國 王毅教訓之

2021年08月17日 22:29 最後更新:22:59

美國在阿富汗慘敗,倉皇撤退,開始要求助於中國,希望中國幫忙穩定阿富汗局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主動邀約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通電話。

據中國官方公布,8月16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通電話,重點就阿富汗局勢及中美關係交換了意見。

布林肯感謝中方參與阿富汗問題多哈會晤,表示阿當前局勢正進入一個關鍵階段。塔利班應表明與極端主義一刀兩斷,選擇有序權力轉移和成立包容性政府,期待中方也能為此發揮重要作用。美認可阿富汗未來應由阿人民決定,呼籲塔利班當前應確保所有希離阿人員的安全。

王毅闡明了中方對阿富汗局勢的立場,表示事實再次證明,把外來模式生搬硬套到歷史文化及國情截然不同的國家水土不服,最終難以立足。一個政權沒有人民支持是立不住的,用強權及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這方面的教訓值得認真反思。

王毅表示,中方願同美方溝通對話,推動阿問題實現軟著陸,促使阿不再發生新的內戰或人道主義災難,不再成為恐怖主義滋生地和庇護所,鼓勵阿建立符合阿國情、開放包容的政治架構。

王毅說,美應在助阿富汗維穩防亂、和平重建上發揮建設性作用。美前一段倉促撤軍已對阿局勢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下步如再制造出新的問題,更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王毅強調,美上屆政府宣布撤銷「東伊運」的恐怖組織定性,在反恐問題上搞雙重標准,這是危險的,也是錯誤的。美方應改弦更張,為中美涉阿富汗合作以及國際反恐合作掃除障礙。

王毅進一步表示,中美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當代國際體系的重要參與者。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和亟待解決的地區熱點問題,中美理應開展協調合作,這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但美方不能一方面處心積慮遏制打壓中國,損害中方正當權益;另一方面又指望中方支持配合。國際交往中從來不存在這種邏輯。中美意識形態、社會制度、歷史文化不同,這是客觀事實,誰也不可能改變對方,正確的做法是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共同尋找兩個大國在這個星球上和平共處之道。歷史必將證明,無論美方意欲何為,中美關系最終應該只尋求這樣一種前途,也只有這樣一條路可走。美方應奉行理智務實的對華政策,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按照兩國元首通話精神,加強對話,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早日重返正軌。

布林肯說,美中對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保持溝通非常重要。美方同意美中實現和平共處是共同目標,希望雙方尋求和開展合作。當然美中也存在明顯分歧,今後可通過建設性方式逐步加以解決。美方重申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不尋求在中國西部邊界地區出現動蕩。阿富汗局勢演變再次表明,美中以建設性、務實方式就地區安全問題開展合作十分重要。

我就留意到同一天,王毅應約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電話。王毅說,近期,俄方先後參與聯署並單獨致函世界衛生組織,反對將新冠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質疑世衛組織秘書處提出的第二階段工作計劃草案,體現了中俄高水平戰略協作精神。

王毅表示,中俄是真正彼此信得過、靠得住、壓不垮的戰略合作伙伴。一些西方勢力試圖在中俄兩國間打「楔子」,這種做法絕不可能得逞。雙方要持續加強高層交往,深化政治互信,鞏固「背靠背」戰略協作。

拉夫羅夫表示,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雙方攜手抗疫,為維護兩國人民健康和國際抗疫合作作出了貢獻。當前俄中關係的高水平已超越冷戰時期的軍事政治同盟關係,俄方對此感到滿意。俄方願同中方合作,圍繞《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在兩國舉行一系列慶祝活動。

雙方還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協調了立場。雖然中俄雙方沒有披露,但兩國外長傾到的「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肯定離不開阿富汗問題。雙方「協調了立場」,即是中俄兩國對阿富汗有共同立場。

美國搞出阿富汗這種亂局,就令自己跌入外交上很被動的局面。

李彤

往下看更多文章

揭特朗普縮沙之謎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