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回國,舉國歡騰,慶祝一場對美國的勝利。內地普遍的總結是:一場用鬥爭贏取的勝利!不敢鬥爭,就不會有勝利
3年前,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制裁華為,叫加拿大拘捕孟晚舟,脅逼中國就範。
3年後,孟晚舟不認罪不賠款,平安歸來。
不要以為這樣很容易,在美國的長臂之下,拘捕的人還能這樣全身而退,孟晚舟還是第一人。
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當年在美國被判刑並坐了5年監,阿爾斯通公司付出7.7億美元,最後阿爾斯通公司被逼將世界領先的鍋爐業務出售給美國通用公司。這就是美國用起訴的手段逼害競爭對手的慣用手法,阿爾斯通案就是最經典的案例了。
但中國不是法國,法國政府讓步了,就是這樣的下場。中國拒不讓步,最後取得勝利。當然中國有實力、有意志,才可以堅持下去。
去年12月已傳出孟晚舟律師和美國司法部談和解協議,當時傳聞美國要求孟晚舟認罪和賠償巨款,孟晚舟不接受而拉倒。
如今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差不多完全達到中國的要求:
1. 孟晚舟不認罪,自然也不用賠款,不用服刑,甚至保釋金也不用交了,只是個人擔保。
這幾日傳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時,就誤傳孟晚舟接受「認罪協議」,但事實上最後雙方只是簽了「暫緩起訴協定」。孟晚舟在紐約法庭上也清楚表示「不認罪」。
2. 孟晚舟的讓步是「對案件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相關事實陳述中,描述了孟晚舟在華為與伊朗的業務往來上誤導了國際金融機構。但大家記住,「對案件的事實陳述不提出異議」不等如認罪,打官司除了事實之外,還有很多角度去打,所以兩者並不相等。
這是一個各說各話的情境,美方話孟晚舟承認了欺詐的事實,中方可以說孟晩舟為不受無理的美國法庭起訴,就不去爭辯事實,只要不認罪便成了。
如果我是孟晚舟的律師,面對美國這種聲勢洶洶的對手,能爭取到這個種協議,95%達成孟晚舟的要求,已經是喜出望外了。
美國為什麼要接受這樣的協議,接近無條件放孟晚舟?
美國有求於中國。1. 美國想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協助控制局面,不要讓阿富汗成為反美恐怖份子的基地。2. 美國正面對滯脹的難局,因為疫情令供應鏈斷裂,肯德基因雞肉產品供應不足,出現「無雞可炸」,未來當然會出現經濟不前、物價飛升的難局。美國除了想中國保持貨品供應外,還想中國人民幣貶值,以減少美國的輸入性通脹。3. 想中國在氣候問題上俾面配合。
美國要求中國的事情多著呢,而且通脹問題開始緊逼。中方自然不會和你客氣,之前向美國提出兩條清單26件事,就要你一一找數,孟晚舟只是其中一件。
但美國作為超級強國,國力理應無遠弗屆,不抓捕你孟晚舟到美國下獄服刑,最後失敗收場,已經成為兩國國力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如果美國在阿富汗倉惶撤軍,為盟友帶來一個緊跟美國無好下場的教訓。孟晚舟事件就告訴世人,和美國對抗,狹路相逢勇者勝。
盧永雄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