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人權法碩士生楊政賢,日前在自己的Facebook上發 表了一篇題為《昨晚,我在港大介入了一場種族仇恨》的文章。 文章主要講述他在香港大學的小食店, 見到一名香港學生狂罵兩名內地生的故事。
他稱這名香港學生為胖同學,當時,胖同學罵身旁的兩名內地學生: 「你仲夠膽黎呀?X街!」,「講緊你啊,大陸人!」,「X你老母 !」。楊政賢說那兩名內地同學沒有出聲回應,胖同學再罵:「 你做乜X野係度呀?呢度唔係你既地方呀!返大陸啦!」 他形容胖同學額現青筋地不斷向兩名內地同學咆哮:「X你老母! 侵略者!」。
楊政賢本身是泛民中人,曾在民陣工作,入港大讀人權法, 可以想像到他的政治立場相當泛民, 但當他見胖同學這樣辱罵內地同學,也忍不住要出來干涉, 與胖同學理論。其中一名內地同學用手機拍攝當時的情況, 胖同學臨走前衝向那名內地同學,一手打在他的身上, 令他的電話飛彈至兩米以外的地上,然後揚長而去。 楊政賢雖然幫助了兩名內地同學, 但事後亦請求那位同學不要將該片段放上互聯網, 因為他害怕會遭人罵為「左膠」,出賣香港。
其後楊政賢覺得自己太懦弱而哭了,左思右想之下,最後還是在Fa cebook用一篇3000字的文章,把事件經過講出來。( 文章原文可看:http://goo.gl/ZRMZvN)
我很支持楊政賢的行為,無論是建制或者泛民,即使不同政見, 都應該阻止仇恨的散播。我覺得香港愈來愈有激進化的傾向, 香港人開口閉口都是罵人的粗口,動手動腳也覺得很正常, 基本上不講道理,只是辱罵,逐漸變成香港政治常態。
觀乎事件本身,香港人及內地人的矛盾, 源於很複雜的政治體制背景,內地的「一制」與香港的「一制」, 本身就存在矛盾,再給反對力量放大,就演化成衝突。 微觀一點看事件有關的學位問題,胖同學說內地人「係侵略者, 搶哂香港人啲學位!」可以看看相關的政策。 香港在上一任特首的年代,有意將專上教育一定程度產業化, 定出大學有20%學額可以招收外來生,當中包括最多4%的教資會 資助學額和最多16%的自費學額, 就讀自費學額的外地生的收費亦比本地生高很多。 這個政策本來有經濟及社會效益。
從經濟上來說,政府將專上教育發展成本地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事實上,這政策是抄自美國、英國以及澳洲。 很多香港人把子女送到外國留學,其實是在光顧當地的教育產業。 從社會上來說, 政府另一個考量是希望透過吸納外地比較優異的學生來港讀書, 補充香港年青高質的勞動力。香港人口逐漸老化, 要求港人多生子女,不切實際,而透過開放部份大學學位予外來生, 他們畢業後一年內找到工作,可以留在香港就業, 是長線吸納優質移民、補充年青勞動力的方法。
不過,這個政策正如自由行政策一樣,亦有副作用。 自由行來港高峰期令購物旺區非常擠迫,觸發了排外情緒, 這種情緒被政客的刻意鼓動,慢慢在年青人心中產生了仇恨思想, 也在大學中爆發出來,變成排斥外來生。不要小看這種思想的萌發, 它最終會演化成「種族仇恨」的流血衡突。
猴年將至,講講新年願望,我希望社會少些仇恨,多些和諧, 雖然我明知這個願望會有些遙遠。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