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官民攜手 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博客文章

官民攜手   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官民攜手 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2022年07月02日 07:00

今天是7 月2 日,香港正式踏入回歸第26年,近日開始有人討論「一國兩制」是否已踏入倒數,走向「一國一制」,今天想談談這話題。

全國人大常委兼港區人大代表譚耀宗,接受訪問時被問及「一國兩制」50年不變,是否代表「一國兩制」有時限? 他說,如果「一國兩制」行之有效,對國家及對香港好,市民支持,便不需要改,關鍵是令「一國兩制」重回正軌,行穩至遠。

到底一國兩制是否只餘25年,還是可以繼續走下去,我覺得最重要是得到中央對香港的足夠信任,若要一國兩制持續下去,新一屆政府固然有大量工作要做,香港市民也要積極配合,走一條對香港長遠有利的路。

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近日都談及香港發展,梁愛詩回答有關重啟政改問題時,講及本港剛回復秩序,社會仍存在分裂,新一屆政府上場,最重要是團結各界,解決迫切民生問題,應先讓市民有幸福感。經過2019年反修例風波,國安法頒佈,局面平靜下來,但這星期的拆毁及塗污國旗區旗事件,反映內部撕裂仍然嚴重,如張炳良先生所講,「解結」並非一時三刻的事,人心回歸牽涉問題多。期望本屆政府,先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一步步重建市民對特區政府的信任。

談及民生問題,一般馬上想到房屋,我反而想講講有關經濟多元化,創造更多機會給年青人,因為這關乎往後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香港經濟在吃老本,轉型乏力,人心鬱悶,部份年青人持躺平心態,近年一直提及融入大灣區,不少人覺得,融入大灣區,就是人走到大灣區,然而,香港實際上就是大灣區內的一個城市,香港先要自己有能耐、有本事,才可以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商討配合發展,互惠互利。

以創新科技來說,一直以來的說法是深圳發展優於香港,這是事實的一部份,但並非全部,實際上香港大有發展創新科技的條件,香港的基礎研究水平並不低,例如醫療科技、金融科技,問題是停留在大學層次,科研成果無法落地形成產業鏈,無法製造高收入的就業機會,也就窒礙了創新 。

相反,深圳以實用為主,或是參照香港的基礎研究,或是不斷試驗,卻成功創造了創新科技產業鏈,以往十多年的想法,是香港專注基礎研究,製造和應用在深圳進行,結果深圳創科產業鏈發展蓬勃,香港卻愈來愈空洞化,只餘下尖端的科研職位,無法形成產業鏈,這對年青人的出路和就業並沒有幫助。而另一方面,深圳已開始計劃自行在大學進行基礎研究,可能不久將來便不再需要香港的基礎研究。

新一屆政府應努力,廣納賢能,致力推動創科產業鏈,令創科不再侷限在大學和園區。

除了創科,文化藝術也有發展空間,事實上,香港是全球重要藝術品市場,所以鞏固金融,創造新的經濟動力,政府責無旁貸,雖然任務十分艱巨。畢竟,留在香港就業的人,遠比上大灣區的多,也不是人人適合創業,提供較具質素的就業機會給留在港的人,對於重建年青人希望十分重要。

另外,房屋供應和樓價高企仍是頭等大事,房屋問題解決,消滅劏房,年青人容易置業,若能成功,肯定振奮人心,解決一半社會問題,我也相信本屆政府在這方面不會怠慢。

作為普通市民,特別是年青人,要考慮怎樣做,才是對自己最好,事實是「一國兩制」是香港唯一選項,既有「一國」之利,也有「兩制」之便,我們既在香港土生土長,就要盡力令這地方變好,「攬炒」,凡事對著幹,不會令生活變好。政策好,自己也要掌握和努力,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政治、「社會的錯」,於事無補。

盼望香港官民合作,攜手再上新征途

盼望香港官民合作,攜手再上新征途

期望未來香港官民合作,建立良好互動,也令中央放心,讓一國兩制真的「行穩致遠」。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劉興華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譚耀宗

美國總統特朗普揮動關稅大棒,美國時間周三晚公布對其他國家最高額對等關稅90日,期間只徵收10%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對等關稅高達145%,本港企業面臨重大挑戰,特首李家超周二行政會議前,宣布七招回應貿易戰,出口信用保險局周五宣布三項措施支援企業,本港正面對一場經貿硬仗,須各界齊心協力,渡過難關。

截稿前的最新消息,特首下周將出訪中東,加強對外聯繫,打開新市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也保持與業界聯繫,即時回應業界需要。

據我接觸到的廠家朋友,美國進口商想把關稅轉嫁到廠商身上,美國政府加關稅而進口商想轉嫁因而引致的成本,已是非常不合理,更甚者是貨到後遲遲不提貨,不找數,又不取消訂單,大量貨品積壓倉內,令廠商周轉面臨極大困難。

高關稅窒礙貿易,廠家面臨周轉困難

高關稅窒礙貿易,廠家面臨周轉困難

廠商接單後一般會買付貨前保險,若買家不合理地取消訂單,可獲賠償,然而美國進口商不提貨,又不取消訂單,廠商不能索償,資金不回籠,就沒有錢交租、出糧及買原材料。高關稅之下,美國物價飆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未來訂單數量也可能減少,物價飆升導至通脹大幅向上,美國聯儲局可能減慢減息甚至加息壓通脹,利率上升令企業借貸成本增加,經營更困難。

特首李家超在行政會議前,公布七招應對貿易戰,第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第二加強區內合作; 第三加快升級轉型,推展數字貿易及總部經濟 ; 第四加快創新科技 ; 第五推動國際金融合作; 第六把握多國分散投資 ; 及第七為業界提供支援,包括資金周轉及數碼轉型。

特首所講的七招,是應對貿易戰有效方法,香港一直以來太依賴美國市場,這在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的環境下,已變得愈來愈不可行,長遠而言,須拓展其他市場,分散風險。

針對廠商的付貨風險,出口信用保險局周四宣布推三項支援措施,包括「小營業額保單」免費付前風險保障延至明年6月底、非「小營業額保單」付貨前保險保費五折、及降低新興市場保費率至與傳統市場劃一。信保局的新措施,完全回應了業界周初提出的要求。

特首下周將聯同內地企業出訪中東,謀求加強發展中東市場,商經局本周多次與受影響業界代表會面,並透過各種計劃支援中小企,特區政府高層絲毫不怠慢,迅速回應業界訴求。

雖然此刻面臨嚴峻挑戰,但有危就有機,加強香港自身品牌,與內地聯合,積極招商引資,背靠內地加強對外聯繫,我相信最終將渡過危機,創出新局面。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