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27日在網誌撰文,指未來建造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及先進建造技術的發展,需要為行業培育更多新血。今年已向建造業議會提供10億元資助,資助議會未來6年提供2.7萬個技術工友培訓名額。
資料圖片
甯漢豪網誌表示,建造業議會在局方支持下,啟動一項大型香港建造業推廣計畫,該計劃以「看『建』未來 『築』及生活」。「看『建』未來」為主題,她認為前者指的不止是建造業建造香港的未來,也是指要讓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看見建造業的未來;而後者則代表要向公眾介紹,建造業不只為從業員提供工作機會,造地建屋及很多設施都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她又引述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的說法,指政府今年已向建造業議會提供10億元資助,資助議會未來6年提供2.7萬個技術工友培訓名額,也會聯合業界加強推廣,希望給予市民有「工地是很先進的」的新印象。
甯漢豪指發展局已資助建造業議會10億元,提供2.7萬個技術工友培訓名額。局長隨筆
發展局表示,將繼續與不同部門、持份者及專業團體協作,落實駁通多區的步行徑,以期在2031年底前大致完成環島長廊,餘下路段包括連接香港仔海濱至深灣碼頭徑、杏花邨至筲箕灣,南朗山至苗鍾徑;期待環島長廊既連接城市空間,更是社區與自然互動的重要紐帶。
甯漢豪網誌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最新網誌表示,為連接港島北岸海濱長廊及南區多條現有海濱及郊野步行徑,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在香港島建造全長約60公里的「活力環島長廊」,目標是在2027年底前駁通九成長廊,她說高興現在長廊已駁通八成。
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網誌圖片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23年5月就環島長廊的整體規劃、走線和不同路段的優化方案,展開可行性研究。躍動港島南辦事處高級工程師鄧禮賢透過局長網誌介紹,署方於2023年底分階段展開工程,例如在域多利道近摩星嶺一段行人路進行樹木美化工程,並駁通連接大潭篤水塘水壩底至港島徑第七段的行山徑等。而最近進一步駁通和開放的路段,包括北角東岸板道(西段)、沙灣步行徑和加多近街海濱長廊。今年起亦會陸續駁通東岸板道(東段)、南灣泳灘至舂磡角配水庫和鶴咀道至石澳泳灘的行山徑等,以及優化現有海濱長廊和步行徑。
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網誌圖片
甯漢豪網誌圖片
署方說,五大主題路徑各有特色,可觀看日落、認識漁民生活、享受海風以及穿越郊野。設計概念亦會連繫歷史文化及香港特色,以及發展與保育,讓不同年齡或興趣人士從中找到各自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