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通關,2023年開門第一大事

博客文章

通關,2023年開門第一大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通關,2023年開門第一大事

2023年01月03日 14:36 最後更新:14:4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2022年過得很艱難,但我們還是走過來了;再難的寒冬已經熬過,2023年的希望種子,即將破土而出。

大家在元旦互致問候,還是繞不開新冠疫情這個話題。

因為阻隔了三年的深港口岸,將於一月八日重新開放,不再採取強制性隔離。

這是全國性對外開放政策,而最受惠的首當粵港兩地居民。

國家衛健委發出公告當晚,幾乎刷屏了所有手機,大家喜出望外之情,大大沖淡了人們對當前各地大面積感染帶來的憂慮和不安。

除了中央政府迅速調整防疫政策,香港政府也於近日宣佈一系列放寬措施,包括取消疫苗通行證、限聚令,不再界定密切接觸者。

入境安排方面,內地、澳門、臺灣及國際訪港旅客,只須在登機前二十四小時進行快測,或是四十八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抵港後的強制核酸檢測安排,會改為自行快測,但非強制。

客觀而言,三年的“閉關”以及隔離政策,無論是市民的身心疲累,還是經濟的市場疲軟,代價已經很大。

對於兩地政府放寬防疫政策,市民當然是歡迎的。

若問大家,希望通關是半開門還是大開門?大家的回答肯定是必須開門,只有打開門,香港才能復活。

通關是香港新年開門第一件大事,好事要辦好,防止樂極生亂。

早在三個月前,行政長官宣佈調整入境香港的隔離政策,由“3+4”改為“0+3”;取消上機前必先取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取消未打針人登機限制等。

這一放寬政策走在全國之先,即時贏得掌聲四起,各界普遍歡迎。

但12月28日宣佈更加寬鬆的防疫政策,卻未能獲得更熱烈的掌聲,相反市民還有點忐忑不安。

深究原因,有幾方面需要準備預案。

第一,要把放寬檢疫政策的好處講清楚。

行政長官解釋,實行這些措施有多個考慮因素:
一是包括疫苗通行證自推出以來,第三針疫苗接種率已由二月底時的23%,增加至現時的83%,加上考慮到第五波疫情期間,有250萬人感染後康復,社會已建立廣泛及整體的防疫屏障。

二是香港有足夠及有效的抗疫藥物,包括資源運用、應對能力及負荷力,均較以往增強很多;

三是醫護人員在過去三年抗疫期間,已累積足夠應對疫情的豐富經驗,而醫管局已強化緊急應變系統及醫療系統;

四是市民應對新冠病情有更多認識,有更好的自我防禦能力,故未來防疫政府將聚焦於“防重症、防死亡”,以及保護高風險組別,包括“一老一幼”。

政府基於這些基本狀況作出決策,說明香港政府面對仍然高企的感染資料,並沒有“躺平”,相反抓重點而寬鬆其他,是現代化城市管理趨於成熟的表現。

第二,對通關要做到有序開放,以防不測。

市民苦候了近三年,終於在新春臨近前收到通關好消息,讓大家有望可以與分隔兩地親友團聚。

在正常年份,深港口岸每天都超過三十萬人次出入,封關三年預期回鄉人次數會爆發式增長。

即使各口岸全然打開,配套方面無論是人手、交通工具、指揮系統等,都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三年未動的旅遊巴士、輪船,能否安全行駛,也是一項重要考量。

若通關不設限額,隨時大量人流逼爆羅湖和落馬洲聯檢大樓,不但出現人潮,而等候時間過長,也招市民怨言,甚至增加疫情擴散的風險。

如何疏導人流,免生混亂是對政府管理的重大挑戰。

香港政府在過往管理回鄉高潮,都有一套成熟的經驗,但三年的變化可能出現許多難以預料的問題。

我認為,不必追求一下子全面恢復到疫前新春期間口岸人流,相反有必要與內地商討如何錯峰過關,把市民回鄉、企業回流等,按不同類型人士的緊急程度、優先次序作出安排,避免給海關和入境處帶來人流壓力。

第三,不排除出現大批人來港買藥、打針,要做好相關的分流工作。

內地當前疫情出現海嘯式爆發,已經有不少人準備利用假期來港避疫,順道接種在內地無法接種的mRNA疫苗,以及購買退燒感冒藥,可謂一石三鳥。

“復星健康”眼見商機,順勢宣佈將開通網上平臺,供內地人登記赴港接種複必泰二價疫苗,預約成功者可在兩地通關後來港自費打針。

與內地龐大的市場和人口相比,香港僅相當於內地的三線城市規模,經不起大流量的採購衝擊。

況且醫療資源並非是一盤生意,更多的是對本地居民的生活和生命保障。

政府要吸取前幾年“買奶粉”的教訓,儘早通過多管道講清楚,非香港居民如果在公立醫院就診,不能享受和本地人一樣的公費醫療,以免全面通關後,大量人士因不知情而湧入醫療機構,從而引起不必要的兩地居民磨擦。

第四,要與外國通關做好銜接安排。

外國也像香港般渴望能早日與內地恢復通關,但面對內地疫情海嘯般爆發,印度、義大利、日本等國要求中方包括香港旅客入境時做核酸檢測或隔離,已經造成不少旅客滯留在當地。

港府應針對國外政出多變的新形勢,制定相應的後援方案,以讓市民外出安全和安心。

習主席在元旦致詞中說,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每個人都不容易。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大家都在堅忍不拔努力,曙光就在前頭。

大家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為什麼要用10萬億為地方減負?

2024年11月11日 11:31 最後更新:11:45

作者:李達詩,資深政經評論人。

中國財長藍佛安部長稱,2023年末我國隱性債務規模為14.3萬億元,經過一次性增加債務限額6萬億、未來五年每年安排新增專項債8000億元合計10萬億,疊加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自然到期,不再在2028年前清零償還。

10萬億資金投入與2萬億債務自然到期,從而化解12萬億隱性債務。

今次安排顯著降低近年地方需要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但近年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推動經濟增長的能力大大削弱,也成為這幾年拖累提振經濟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少內外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對中國經濟較為悲觀,有人還借機大唱“崩潰論”。

到底地方債務是否無解?

最近見到一位高人,他很樂觀地表示,中央發中長期債,以“拖”字訣將完美解決地方債務。

債務置換的本質,就是以時間換空間,即由剩餘期限較短的高息債務,轉化為剩餘期限較長的低息債務。

他分析,在討論地方債務時,要先搞清楚,這些債務是因為敗家仔吃喝賭嫖、揮霍家產搞出的,還是勤力仔一心要改變家境,省吃儉用修路起樓,讓家人的日子過得更好?

如果是前者,當然無藥可救,搞得不好會把祖上的產業一鋪清;如果是後者,就要想辦法幫拉扶持,讓他們擺脫困境。

高人還說,地方政府過去做了很多事情,欠了很多債務,現在已經沒有能力去還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還有能力來搞新的建設?

國家出臺再多政策,地方政府也是無能為力。

因此,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壓力過重問題是當務之急。只有解決了債務問題,地方政府才有能力、信心和決心推動本地經濟發展。

地方債務有不同的情境,有個別地方官好大喜功,過度消費未來錢;有些官員更是為了追求個人政績,不斷搞脫離當地實際情況的高大上建設,以至無法還貸。

但冷靜分析,更多的債務是投資在基礎建設上,這些項目既有償還過去因貧困而欠下的公共建設,極大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活和發展。

現在每到長假期,許多城市人都湧向各地旅遊,看到的是路達鄉村、橋跨大海,高鐵遍佈,星辰大海,中國被稱為“基建狂魔”絕不是虛名。

這些基本建設是將過去欠的、現在用的、未來所需都完成了,只是過度借貸而形成了地方債務。

總體來看,大量這類資產是優良的、可持續的、為社會所需的,而不是低劣、要淘汰的資產。

因此,新一輪大規模債務置換,拉長地方債務週期、降低債務付息壓力,讓地方政府從化債化險,轉移到發展經濟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從應急狀態回歸常態謀發展。

當地方財政壓力減輕了,才能騰出更多資源,清理拖欠企業的帳款,以及推出更多惠民措施,從而間接帶動企業投資及居民消費。

中央這次出手放大招,是跳出了過去的化債思路,即,從“化債中發展”轉向“發展中化債”,也就是過去重點是強調防風險為主,現在面對現實轉而將穩增長與防風險作出平衡。

重大思路的調整意味著下階段將穩增長和發展置於更高的地位,財政政策支持高品質發展的力度,以及逆週期調節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目前各方已達成較大共識,就是經濟下行期財政政策可以發揮更大作用,貨幣政策主要起配合的作用。

當然,具體力度需要考慮到未來不確定性、外部衝擊(特朗普加征關稅、科技打壓及減稅政策對中國的影響)和財政可持續性等。

中央財經部門主責人多次強調,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將之視為“鐵的紀律”,突顯中央決心嚴控地方債務風險,不再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禍患。

事實上,人大今次決定,對於長遠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可說非常重要。

財長藍佛安便形容,這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

由此可見,中央處置經濟出現困境的辦法更趨靈活和主動性,特別是化債工作思路的根本轉變,由過去應急處置,轉為主動化解,財政措施謀定後動,這樣可更有餘地應對國際複雜多變的經濟大環境。

尤其是特朗普上臺,經濟變數多挑戰,美息走勢添變數,同時貿易戰風險也在增加,優先處理地方債務問題,確是一個上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