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開始香港和內地通關。正當中國對外撤限的時候,美西方卻開始對中國加限。
本來不想太政治化地看待外國對中國旅客的防疫管控措施。但當美西方陸陸續續公佈管制措施,步調如此一致,轉軚如此迅速時,又真是不能不看得比較政治化一些。
最新一章是歐盟「強烈鼓勵」成員國要求自中國入境旅客出發前出示陰性檢測證明。美西方對中國的步調趨向一致。
第一,四眼聯盟轉軚明顯。以美國為首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有一個五眼聯盟,這次對中國採取的控疫措施,英國、澳洲、加拿大緊跟美國,由1月5日開始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要有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證明,而新西蘭就一如既往,不肯加入五眼聯盟的反華行動,沒有對中國旅客設限。
第二,轉軚過程突兀。「四眼聯盟」採取一致行動的時候,英國和澳洲的轉睇過程十分突兀,而且在差不多時間---12月30日和31日轉軑。在此之前,英國和澳洲政府都曾表示,無需對來自中國的旅客採取特別的管制措施。英、澳兩國的衛生專家都覺得相關措施沒有作用,都不約而同地指出,如果措施是為了防止中國的變種病毒流入,美國現時流行的新冠變種毒株XBB.1.5佔了40%的病例,若要提防應該防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但一兩日後,英、澳政府紛紛轉軚設限,轉軚過程突兀。
第三,大阿哥的無形之手。「四眼聯盟」的行動,特別是由1月5日開始對來自中國的旅客要求核酸檢測的時間,和美國的行動完全一致,令人懷疑是美國導演的傑作。在「四眼聯盟」採取行動之後,歐盟亦跟進。
第四,本國抗疫無掩雞籠。美西方國家對中國旅客設限最不合理的地方,是這些國家在國內完全躺平,全無任何抗疫措施。她們如今聲稱限制中國旅客為防輸入變種病毒,其實完全無助控制當地疫情,因為她們根本沒打算要控制疫情。
有朋友剛從英國回來,她在香港沒有確診,一去英國就確診了。她說,在倫敦的劇院、體育館、火車、地鐵、餐廳、酒店、教堂,到處都見到有人在咳嗽,完全沒有人理會,也沒有人戴口罩。朋友批評英國「真是不知所謂,還說怕中國旅客會傳染他們。」
我認為這些針對中國旅客的行動,防疫是假,汚名化中國是真。
中國內地在新年期間,很多大城市已人頭湧湧,煙火氣重臨,疫後消費氣氛強烈。既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作政治性決策,為中國旅客添麻煩,中國可以發起一個「疫後國內消費運動」,建議國民如非必要,不要去那些對中國旅客設限的地區國家旅行,留在內地消費,刺激本地經濟。
疫後第一波的報復性消費,消費力最強,若國民主要留在國內,對國家疫後經濟復甦有很大裨益。
既然人家要針對我們,我們又為何要自討沒趣呢?
盧永雄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