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智能電子書庫周日推出 撳一粒掣即翻譯、生成有聲書 仲可成為作家「電子經理人」

博客文章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智能電子書庫周日推出 撳一粒掣即翻譯、生成有聲書 仲可成為作家「電子經理人」

      2023年04月19日 16:56 最後更新:18:19

      電子化與智能化已成為全球出版發展與轉型的方向,本港出版業亦不落人後,踏入出版3.0時代,即將推出「香港智能電子書庫」。香港出版總會同香港書刊版權授權協會星期三(4月19日)舉行傳媒午宴,介紹相關計劃進展。

      「出版3.0–香港智能電子書庫」將於今年世界閱讀日推出。

      「出版3.0–香港智能電子書庫」將於今年世界閱讀日推出。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兼「出版3.0」籌委會主席李家駒介紹,計劃去年7月宣佈推出,配合4月23日世界閱讀日,「出版3.0–香港智能電子書庫」招募及計劃網站即將正式啟動,屆時市民登記後,便可免費試讀試聽部份電子書。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兼「出版3.0」籌委會主席李家駒介紹計劃進展。

      香港出版總會會長兼「出版3.0」籌委會主席李家駒介紹計劃進展。

      書庫成立之後,預期今年可以參加7月的書展,透過舉行發布暨研討會、分享會及展覽,正式向業界及公眾推介「香港智能電子書庫」。今年亦希望將書庫帶去國際書展做宣傳,讓外國的讀者、出版社可以知道香港出版的情況。

      平台首階段主要提供給出版商及作家申請加入,他們可免費透過轉換平台,自行將其紙本出版物轉換為兩文三語電子書及有聲書。

      出版商及作家可免費使用轉換平台,過程都幾user friendly。

      出版商及作家可免費使用轉換平台,過程都幾user friendly。

      Sebastian現場看演示,發現成個轉換過程都幾user friendly。基本實現到「撳一粒掣」,就可以進行電子書排版、翻譯,或生成廣東話、普通話、英語等不同語言的「有聲書」。

      李家駒話,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個「咁神奇」的平台作為一個先導計劃,希望能夠實現跨越性發展,幫助到同業有更多出版的可能性,亦令到讀者有更多立體的閱讀體驗。

      科技改變閲讀習慣,近年來出版界面對好多挑戰,「電子書」、「有聲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同時亦能夠帶來商機,相信出版作品以不同形態展現並推展去到海外,能夠幫助中小型出版社轉型。

      據介紹,現在已經有四十幾個香港出版商加入這個平台,先做歷史傳記、商管財經、文學小說、醫療保健及心靈勵志5個類別,目標是去到7月的時候,有1000本書通過這個計劃變成電子書。

      香港書刊版權授權協會主席、「出版3.0」籌委會執行主席(常務)黃燕如表示,招募作品的的提名準則主要是具原創性、文化出版價值、創作理念,以及境外市場發展潛力。她又提及,若以中國或香港特色為主題,說好中國或香港故事就更加好。

      「出版3.0」平台有望成為作家的「電子經理人」。

      「出版3.0」平台有望成為作家的「電子經理人」。

      同場都有作家分享使用電子書轉換平台的「用後感」。作家金鈴表示,香港之前的出版比較傳統,例如小說就係小說,但其實無論是內地還是台灣,出版都已經係「一條龍」,小說的版權包括了電影、電視劇、手機遊戲等,而香港此前則沒有類似的平台或機構,去幫助作家做這樣的事情。

      她認為,「出版3.0」這個平台未來可以變成一個「電子經理人」,幫助作家將作品轉換成不同語言並進行推廣,一次過解決晒翻譯同宣傳兩大問題,吸引海內外出版商,或打造周邊產品,例如手機遊戲等等,相信作家和讀者都可以受惠於這個「電子經理人」。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服務警隊近37載的前「一哥」蕭澤頤,本月正式功成身退,告別他引以為傲的警務生涯。離別之時,蕭Sir接受《警聲》訪問時坦言,能有幸帶領全世界最卓越之一的執法隊伍,感無比自豪,更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默默耕耘,努力做好警察工作,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蕭Sir接受《警聲》訪問,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蕭Sir接受《警聲》訪問,勉勵同袍要永懷保護市民初心,一起守衛好香港這個家。

      自少鍾情警匪片的蕭Sir,深受同為警察的父親影響,立志長大後投身警隊,要儆惡懲奸、除暴安良,「爸爸以身教言傳的方式教會我很多事,令我終身受用。」在他心目中,父親工作勤奮、正直,是一位敬業樂業、充滿使命感的執法者。在耳濡目染下,蕭Sir大學畢業後就毅然投考警務督察。

      擔任警務處處長期間,蕭Sir經常走訪前線,與市民近距離溝通,「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對於我們推展警政工作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市民清楚知道香港警隊是一支怎樣的隊伍」。

      以人為本 重視前線聲音

      蕭Sir認為要成為一位好警察,必須要明白同理心的力量 ,故他經常與同袍分享「將心比心」的處事方式,「例如你希望自己的家人如何獲得警察保護,那麼當你穿上制服站進崗位時,就會知道應該如何保護市民」。

      蕭Sir又強調,自己不喜歡「一言堂」,故內部管理向來著重「以人為本」,尤其重視前線人員的想法和聲音,故他不時找機會與前線交流,讓大家感受到管理層重視他們的意見, 並從善如流,令他們對警隊的歸屬感自然增強。同時,他亦非常鼓勵不同階級的同袍勇於發表意見,「試想想,三萬個腦袋一齊出謀獻策,再難的事也能迎刃而解。而作為管理層,我們必須認真聆聽,要『貼地』並廣納意見,持續改進和優化,團隊才會不斷進步」。

      蕭Sir認為無論對內對外都「將心比心」,拉近警隊與市民尤其青少年的距離。

      蕭Sir認為無論對內對外都「將心比心」,拉近警隊與市民尤其青少年的距離。

      拉近與市民距離 青少年罪案顯著下跌  

      眾所周知,蕭Sir很關心年輕人,認為他們是「社會的未來」,常呼籲社會各界應集各家之所長,共同為年青一代謀發展、創機遇,充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2020年,蕭Sir更牽頭成立工作小組推動警家校合作,提升青少年守法意識,並積極籌辦各類活動拉近警隊與青少年的關係,冀為青少年建構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從數據可見,警隊在這方面的努力成果。去年各類青少年罪案均顯著減少,以嚴重毒品案為例,青少年被捕數字由2021年的430人,回落到去年的129人,累計跌幅近70%,當中被捕學生跌幅尤為顯著,累計達76.9%。

      警隊與市民和青少年的關係亦不斷拉近,2024年一項公眾意見調查顯示,年介乎18至29歲的青少年就警隊表現給予的分數,由2021年的38.91分,顯著上升至53.66分。

      勉勵青少年在事業上投放心機 人生更精采

      蕭Sir深信,只要用心去工作,市民包括年青一代是感受到,從而增強對警隊的信任;長久而言,整個社會都會得益。

      蕭Sir的做人格言是「天道酬勤」,除努力工作外,他寄語同袍要從中尋找滿足感 ,「維護國家安全和保護市民生命財產,是每一位香港警察的使命,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會更加起勁及做得更好。」

      最後,蕭Sir以16個字總結其警務生涯:「工作因拼搏而精采,人生因奮鬥而無憾。」更勉勵年青一代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要在事業上投放心機,才會令人生更加精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