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建造業議會認為即日來回方式輸入大灣區外勞值得研究

HotTV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HotTV

      HotTV

      建造業議會認為即日來回方式輸入大灣區外勞值得研究

      2023年04月28日 08:33 最後更新:11:10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早前表明,最遲在年中發表研究建造業及運輸業人力需求的整體策略。建造業議會在今年2月發表人力報告,推測業界由今年欠缺1萬人,到2027年會欠缺4萬人,部分工種會出現25%或以上的人手短缺,達到嚴重程度,包括混凝土和灌漿工、棚架工等。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接受訪問時形容,不能迴避輸入勞工的議題,他們去年培訓的人手已倍增至1萬人,另一方面業界用上組裝合成法等建築方式都可以「慳」到人手,但仍然不足。他舉例指,未來10年的總房屋供應目標約46萬個單位,但要到10年建屋目標的後5年,才有較多單位是利用組裝合成法興建,現時業界仍欠缺大量工人。對於有立法會議員提出引用澳門做法,由大灣區輸入勞工,外勞可以即日來回香港,何安誠認為值得研究。

      早前有消息指,政府計劃准許建造業及運輸業,以類似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方式,毋須經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勞顧會僱員代表譚金蓮認為,現時的補充勞工計劃行之有效,若有行業有短期需要,可以加大限額、壓縮勞顧會審批過程,而不是「另起爐灶」。她表示,勞顧會最快在6月才再開會,政府亦未曾就建造業或運輸業輸入外勞問題接觸過僱員代表,批評是邊緣化、甚至是架空勞顧會。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說,勞顧會是「勞、資、官」三方的協商平台,現行補充勞工計劃須經過勞顧會的審批,避免政策傾斜於資方。但參考輸入護理員的特別計劃,他憂慮未來有企業會濫用輸入外勞機制,動輒就指不夠人手向政府施壓,要求增加輸入外勞名額,政府未來亦負擔更重要的角色,監察名額的審批。

      勞工處回應指,有關輸入勞工的具體安排及措施,政府會審慎考慮持份者的意見、評估有關建議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政府亦高度重視勞顧會作為勞工事務的三方協商平台,並會繼續就輸入勞工事宜與勞顧會保持溝通。

      央視新聞報道,香港特區政府派出的救援隊抵達緬甸首都內比都,在疾控中心短暫休整後,連夜趕往曼德勒進行搜救。

      特區救援隊共51人,還有兩隻消防搜救犬。報道引述一名隊員表示,救援隊準備了許多裝備,包括生命探測儀、無人機、全方位攝像鏡頭、爆破工具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