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新疆棉禁令」導致原料短缺 歐洲軍火商就嚟頂唔順 歐盟已無力援烏足夠炮彈

博客文章

「新疆棉禁令」導致原料短缺 歐洲軍火商就嚟頂唔順 歐盟已無力援烏足夠炮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新疆棉禁令」導致原料短缺 歐洲軍火商就嚟頂唔順 歐盟已無力援烏足夠炮彈

2024年04月14日 16:50 最後更新:17:00

歐盟早前無中生有地挑起「新疆棉禁令」,導致彈藥原料短缺情況惡化,現今已無力援助烏克蘭足夠的大口徑炮彈。

根據環球時報「樞密院十號」,越來越多的歐洲軍火商直言,歐洲彈藥產量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的「特種棉花」——其實主要就是新疆短絨棉,但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在3月就「全面禁止新疆棉」達成原則性決定。在這樣的背景下,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直言「今年3月前向烏克蘭提供100萬發大口徑炮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俄羅斯方面更是跟著放聲嘲諷,歐盟禁止進口新疆棉的政治決定實際上表明瞭歐洲官僚的短視。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截圖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截圖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12日報道,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明確表示,歐盟在援助烏克蘭炮彈時面臨的困境,根本就是自己造成的。他表示:「從2022年9月開始,歐盟委員會和歐盟其他機構一直在制定一項禁止進口所謂『強迫勞動產品』的法案,該法案幾乎就是完全針對中國。但在此期間,歐盟,包括歐洲軍火公司,繼續購買中國棉花以滿足自身需求。」

現代炮彈廣泛使用硝化棉作為發射藥,硝化棉的基本原材料就是棉短絨,而棉短絨則是棉花生產的重要副產品,更是一種戰略資源。長期以來,新疆是中國棉花的核心產地,因此歐洲想從中國引進棉短絨,根本就繞不過「新疆棉花」。

事實上,西方媒體也對此心知肚明,但因為所謂的「政治正確」,他們在報道歐洲軍火工業當前的困境時,故意用「中國特殊棉花」「中國棉短絨」取代「新疆棉」,生怕外界注意到這是被「西方制裁新疆棉」的回旋鏢砸到了。

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的棉短絨貿易量佔到了全球棉短絨貿易總量的一半。人民網資料圖片

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的棉短絨貿易量佔到了全球棉短絨貿易總量的一半。人民網資料圖片

例如最近英國《金融時報》就提到,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短絨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國的棉短絨貿易量佔到了全球棉短絨貿易總量的一半。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首席執行官阿明·帕佩格就承認,「歐洲起碼有七成的棉短絨要依賴中國,考慮到現在的國際形勢,中國可能出於地緣政治原因等扣留我們棉短絨,所以我們只能在平時盡可能多買貨囤貨,以備不時之需。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萊茵金屬已經囤積了至少可供使用3年的中國棉短絨。即便是到了現在,萊茵金屬仍然會每月按時從中國購入棉短絨。」

為了改變歐洲對「中國棉短絨」——準確的是「新疆棉短絨」的依賴,歐洲第二大軍火製造商瑞典薩博公司表示,從長遠來看,各公司必須尋找製造關鍵材料的替代方法,以確保歐洲彈藥生產生態系統的安全。目前,正在開展用木材生產硝化棉的準備工作,但大規模生產尚未開始。薩博公司承認,這項技術仍然處在實驗室階段,而且成本非常昂貴。

換句話說,歐洲軍火企業們目前根本就沒有能力擺脫對「新疆棉」的依賴。

俄羅斯衛星網稱,德國防長皮斯托里烏斯率先表示,不可能在3月前生產出100萬發炮彈以滿足烏克蘭的需求。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與他展開了辯論,要求歐盟各國的國防部長應該「做得更多、更快」,以實現增加彈藥生產的既定目標。但歐洲軍火製造商對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政客發出明確警告:如果棉短絨供應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僅不可能增加產量,甚至不可能生產出以前的炮彈數量。

相關統計顯示,歐盟在彈藥生產領域對其他國家的依賴程度大幅增加,自2021年以來,歐盟增加了硝化棉相關產品的進口量。如2021年歐盟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硝化棉產品總量為1.4萬噸,2022年為1.52萬噸,而2023年的總進口量達到1.76萬噸,為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卡申表示,按照歐盟的最新要求,如果放棄從中國引進短絨棉,也可以從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引進,但問題是每個國家的產量份額都非常小,因此供應將非常分散。他強調,這是一個明顯的規劃錯誤,歐洲人將為此付出時間和金錢的代價——未來兩年內,歐洲基本不用指望能建立取代「中國棉花」的供應鏈,更將付出天價費用。而烏克蘭能否等得起,恐怕就更不樂觀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多家媒體援引消息指,拜登政府最快下周宣布對華加徵關稅,或涉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等關鍵領域,其中被視為新興綠色產業的電動車,關稅或會被大幅調高4倍,由現時的25%增至100%。路透社隨後獨家爆料稱,加稅領域還包括醫療器械。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加稅針對關鍵戰略領域

據彭博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準備最早於下周公布一項針對中國關鍵戰略行業的關稅措施,將對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設備等行業徵收新的、有針對性的關稅。消息傳一份預計在下週二(15日)發佈的公告中,除對一些關鍵行業徵收新關稅外,也將在很大程度上維持現有對華關稅。但具體細節尚不清楚,白宮對此拒絕置評。

電動汽車關稅將增至100%

美國媒體援引消息稱拜登政府把加徵關稅的重點放在了「具有戰略競爭和國家安全領域」的行業上。據拜登的新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將增至目前關稅的四倍,即從25%升到100%。此前有多名兩黨國會議員施壓白宮直接禁止進口中國電動汽車。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傳美將對華加徵電動汽車關稅至100% (AP圖)

加稅包含醫療器械

另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報料,指拜登政府的新關稅政策,預計還將對注射器和個人防護裝備等中國製造的醫療器械徵收新關稅,但規模和範圍尚不清楚。這一舉措是拜登政府保護美國免受醫療器械供應短缺的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

加關稅亦包括醫療器械(Getty圖)

加關稅亦包括醫療器械(Getty圖)

路透社指,新冠疫情暴露出美國缺乏從防護服、口罩到呼吸機等關鍵醫療設備的生產,當時美國轉向中國尋求幫助,以填補這一空白。據美國官方數據,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注射器在2021年達到3.48億美元的峰值,2023年已下降到1.67億美元左右。

重新評估對華關稅的結果

知情人士也表示,以上加關稅系列舉措拜登政府是對特朗普執政期間對華關稅政策進行評估審查的結果。特朗普執政期間以「國家安全」之名,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之實,於2018年和2019年援引「301條款」(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的俗稱)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雖然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多次聲稱「考慮削減對華關稅」,但遲遲沒有采取實質行動,仍堅持特朗普時期的大部分關稅。彭博社此前在報道中提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022年開始評估對華關稅,但沒有提及結束評估的具體時間。

加徵對華關稅令業界不滿

然而美政府加徵對華關稅早令美國企業界心存不滿。去年3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也承認,經調查後發現,特朗普政府揚言要「讓中國付出代價」,但為此付出代價的其實是美國進口商以及消費者,美企進口價格和美國物價隨之上升。這意味著美企幾乎承擔了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全部成本。

大選臨近 拜登政府打起關稅牌

隨著11月美國大選臨近以及中國電動汽車、光伏等產品暢銷全球,為了攫取政治利益,拜登政府開始打起了上調關稅的主意,自去年年末起便動作頻頻。

大選前拜登政府打起關稅牌(AP圖)

大選前拜登政府打起關稅牌(AP圖)

今年2月,拜登發表聲明,宣布將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動」阻止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中國網聯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有汽車行業官員隨後透露,拜登政府正考慮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4月,拜登政府又宣布將對中國鋼鋁征收三倍關稅。同時,美國官員不斷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話題。

而美聯社和路透社分析指,拜登在大選前采取與其前任特朗普相同的對華加稅的做法,明顯違背了美國曾長期推行的自由貿易共識,是想告訴選民,「他們都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然而在世界兩大經濟體緊張局勢加劇之際,這些措施可能會引來中國的反擊,反引發更廣泛的貿易沖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