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簡慧敏提出,原有的復康巴士營運商服務了40多年,為何只與當局簽署諒解備忘錄,而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如何去監督這間營運商。
立法會帳委會討論審計報告有關提供和監察復康巴士服務的內容。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持續增撥資源予復康巴士服務,以滿足殘疾人士的交通需求。政府由1980年起,透過資助形式委託一間營運商提供復康巴士服務,到2019年再引入另一間營運商負責穿梭巴士服務,原有的營運商則專注固定路線及電話預約服務。
他說,政府在2024/25年度投放1.8億元預算開支在復康巴士,較10年前的7400萬元、增加約1.4倍。而復康巴士數目則由10年前的147輛,增加至目前的226輛、增幅約54%。目前兩間營運商提供126條固定路線、13條穿梭巴士路線,及電話預約服務。
議員簡慧敏 (資料圖片)
議員簡慧敏提出,原有的營運商服務了40多年,為何只與當局簽署諒解備忘錄,而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如何去監督這間營運商。勞工及福利局康復專員王秀慧回應,復康巴士服務較特殊,市場上不是太多營運商可以做到,加上運輸署每季都與營運商開會,營運商亦要提交報告。她說,當局與這間營運商合作多年,都是以此形式,服務大致可以接受,認為未必一定要有法律形式或約束力文件。
孫玉菡說,如此大規模的復康車隊,暫時本港未有其他公司提供得到,現時大部分服務都由這間原有營運商提供,暫時看不到市場上有其他公司可以提供。
議員龍漢標提出,為何不把原有營運商的服務再分拆,引入多一間營運商。王秀慧說,現時復康巴士服務有3類,當局已經把當中的穿梭巴士服務,抽出來給予另一間營運商經營,暫時看不到有需要再引進及分拆多一個服務單位,否則可能減少營運商車輛調配的靈活性。
2月5日,立法會G19議員於政府總部會晤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表達意見。議員簡慧敏向陳茂波提交的建議書共有53個主項及183個細項建議,簡慧敏在會上主要提及重節流、謀發展及促改革幾點思考。
簡慧敏fb圖片
在重節流方面,簡慧敏建議加強「項目策略及管控處」的職能,要求部門優化對工務工程顧問及承辦商的監察及管理,財庫局把好關,確保司局長的撥款申請審慎克制;同時從嚴審視延長有時限編外職位/增設常額職位的需要,盡量用現有資源,善用科技精簡程序;除了研究基金及公營機構回撥儲備,應善用8所資助大學過千億的財政儲備,調整未來三年的撥款;考慮取消2025/26年度首季的住宅物業差餉寬免,料可增加26億元收入。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在謀發展方面,簡慧敏強調加強「三個中心」相扣牽引 的作用,加快「總部經濟」、遷冊立法、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財資中心、風險管理中心的建設,遊說中央設置「綠色通道」簡化內地部委的審批,並提供一段時期的稅務優惠,讓内地企業落戶香港之後再「走出去」;建議與多間大企簽署「意向書」後,配合增至5000億元的政府債務上限,盡快公佈發債及發展規劃及多解說中、長債的正面積極意義,讓工商界有信心對接,共同推進「北都」發展;以及積極落實各項中央惠港政策,包括:「三聯通、三便利」、去年4月中國證監會5項措施、9.24金融政策、人民銀行1.13與金管局6項措施;就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及人民幣國際化而言,從股市、債市流動性、各類「產品通」、金融基建能力提升到五篇大文章(包括以閉環管理外來人才的跨境資金),把中央惠港措施,化作香港的獨特優勢,提振信心。
簡慧敏fb圖片
簡慧敏fb圖片
在促改革方面,簡慧敏認為,在《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草案》通過後,應給予「專員」和「指定當局」足夠資源行使法定職能;提議檢視金發局、貿發局 和即將成立的海運港口發展局 定位,使「三個中心」更協同發展;同時建議成立高層領導架構,統籌發展與安全,賦能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委員會,制訂《人工智能和數字資產發展藍圖》,從人才、數據、算力、算法、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把創新化作實際的經濟效益;以及研究稅制改革方案。
簡慧敏表示,2025年香港經濟面臨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挑戰,期望新一份預算案可以做到「開源節流、穩定信心、改革求變、提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