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加強內外聯繫 推行有利政策 港金融市場2025冀穩中向前

博客文章

加強內外聯繫  推行有利政策 港金融市場2025冀穩中向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加強內外聯繫 推行有利政策 港金融市場2025冀穩中向前

2025年01月04日 07:00

2024年已過,回顧去年金融市場風高浪急,展望今年,雖然市況料持續波動,但期望香港金融市場繼續鞏固和發展,有更多公司來港上市,及更多有利政策推出,讓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更穩固。此外,女性在各行各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期望今年見到更多女性在上市公司和金融業擔任要職。

期望2025港金融中心地位更鞏固

期望2025港金融中心地位更鞏固

今年不明朗因素仍多,不過本港金融市場基建和法規完善,上市公司多元化,包括不少內地優質龍頭企業,及適合科創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公司,在港交所掛牌的投資產品類別也愈來愈多,如債券及各類型ETF,投資產品增加,新股集資額去年顯著回升,相信有力面對各種挑戰。

內地當局去年多次提及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去年下半年多家龍頭企業來港上市,包括美的集團、華潤飲料、順豐速遞等,令香港的全球新股(IPO)集資額排名由年初的第十名,躍升至第四名,上市集資額按年增加93%,業界預期這趨勢將延續至2025年 ; 另一方面,港府財金官員馬不停蹄外訪,特別是加強與中東地區的聯繫,將促進中東企業來港第二上市 ; 港交所也推出措施,以刺激港股交投,如早前公布的縮窄買賣差價,及進一步推行無紙化等。

港股需要更多外來資金參與,才可令市場活躍,期望港府今年推出更多對市場友善的措施,業界曾提出減少股票印花稅的徵收,包括由現時港股買賣雙邊各收0.1%,改為降至0.05%,及只收單邊,與A股市場看齊,事實上,現在同一隻股份,在中、港、美市場買賣,香港的交易成本最高,希望港府在財政狀況許可的情況下,考慮降低印花稅的徵收。

2024年是互聯互通十周年,根據港交所的資料,2024年首11個月南向通日均成交465.15億元,較10年前開通首月的9.2億元,增加49.56倍,北向通日均成交1462.81億元人民幣,也較2014年首日均成交55.8億元人民幣增加25.22倍,互聯互通已成為內地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

除了股票交易的滬深港通,2017年推出債券通,2023年推出互換通,相信日後互聯互通產品愈來愈多,包括曾經提及過的新股通。當然除了內地,也期望更多中東和東盟的公司和投資產品在港上市。政府繼續做好對外關係的同時,期望可推行有利本地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的政策。

今年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證監會及港交所行政總裁,都是女士,本港銀行行政總裁女性佔近四分之一,主要銀行女高管比例持續上升,女士在商界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女性管理人員有她們獨特的長處,包括做事較細心,也願意聆聽,包容和擅長收集不同意見,展示了巾幗風采,期望未來見到更多女性擔任要職。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太平人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特朗普揮動關稅大棒,美國時間周三晚公布對其他國家最高額對等關稅90日,期間只徵收10%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對等關稅高達145%,本港企業面臨重大挑戰,特首李家超周二行政會議前,宣布七招回應貿易戰,出口信用保險局周五宣布三項措施支援企業,本港正面對一場經貿硬仗,須各界齊心協力,渡過難關。

截稿前的最新消息,特首下周將出訪中東,加強對外聯繫,打開新市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也保持與業界聯繫,即時回應業界需要。

據我接觸到的廠家朋友,美國進口商想把關稅轉嫁到廠商身上,美國政府加關稅而進口商想轉嫁因而引致的成本,已是非常不合理,更甚者是貨到後遲遲不提貨,不找數,又不取消訂單,大量貨品積壓倉內,令廠商周轉面臨極大困難。

高關稅窒礙貿易,廠家面臨周轉困難

高關稅窒礙貿易,廠家面臨周轉困難

廠商接單後一般會買付貨前保險,若買家不合理地取消訂單,可獲賠償,然而美國進口商不提貨,又不取消訂單,廠商不能索償,資金不回籠,就沒有錢交租、出糧及買原材料。高關稅之下,美國物價飆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未來訂單數量也可能減少,物價飆升導至通脹大幅向上,美國聯儲局可能減慢減息甚至加息壓通脹,利率上升令企業借貸成本增加,經營更困難。

特首李家超在行政會議前,公布七招應對貿易戰,第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第二加強區內合作; 第三加快升級轉型,推展數字貿易及總部經濟 ; 第四加快創新科技 ; 第五推動國際金融合作; 第六把握多國分散投資 ; 及第七為業界提供支援,包括資金周轉及數碼轉型。

特首所講的七招,是應對貿易戰有效方法,香港一直以來太依賴美國市場,這在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的環境下,已變得愈來愈不可行,長遠而言,須拓展其他市場,分散風險。

針對廠商的付貨風險,出口信用保險局周四宣布推三項支援措施,包括「小營業額保單」免費付前風險保障延至明年6月底、非「小營業額保單」付貨前保險保費五折、及降低新興市場保費率至與傳統市場劃一。信保局的新措施,完全回應了業界周初提出的要求。

特首下周將聯同內地企業出訪中東,謀求加強發展中東市場,商經局本周多次與受影響業界代表會面,並透過各種計劃支援中小企,特區政府高層絲毫不怠慢,迅速回應業界訴求。

雖然此刻面臨嚴峻挑戰,但有危就有機,加強香港自身品牌,與內地聯合,積極招商引資,背靠內地加強對外聯繫,我相信最終將渡過危機,創出新局面。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李細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