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4人進食外送「金沙角」盆菜後疑食物中毒 4人求醫無需入院

政社事

24人進食外送「金沙角」盆菜後疑食物中毒 4人求醫無需入院
政社事

政社事

24人進食外送「金沙角」盆菜後疑食物中毒 4人求醫無需入院

2025年02月04日 19:18 最後更新:22:49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正調查一宗食物中毒個案,涉及24名人士,他們曾參與一個共約100人出席的新春家庭聚餐,並曾進食沙田沙角邨熟食檔金沙角小館提供及製作的外送盆菜。

金沙角小館FB

金沙角小館FB

個案包括13男11女,年齡介乎3歲至76歲,上周五、大年初三午膳約10至20小時後出現發燒、腹痛、腹瀉和嘔吐等病徵。其中4名受影響人士已求醫,全部無需入院。

金沙角小館FB

金沙角小館FB

衞生防護中心初步調查顯示,受影響人士曾進食由位於沙田沙角邨熟食檔金沙角小館提供及製作的外送盆菜。衞生防護中心和食安中心人員已到該餐廳進行調查,檢視食物烹調流程和衞生,並抽取食物及環境樣本作化驗。

沙角邨。沙角邨FB群組圖片

沙角邨。沙角邨FB群組圖片

食安中心初步調查顯示,有關食物過早預製及貯存在不適當溫度,食安中心已立即指示有關處所即時暫停供應涉事盆菜,並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食安中心亦已向負責人和員工提供加強食物安全和衞生教育,並要求該食肆改善食物烹調流程。

食物安全中心。資料圖片

食物安全中心。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提醒,經冷凍處理的盆菜應保持在攝氏四度或以下,提取和運送盆菜時,應確保盆菜保持在攝氏60度以上,在食用前須將食物徹底翻熱至中心溫度達攝氏75度或以上。

一名女子懷疑進食自行採摘野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目前情況穩定。

BP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BP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指這名60歲女子星期二(3月25日)進食自行採摘的野生菇類,約15分鐘後出現冒汗、唾液分泌增加、嘔吐和腹瀉徵狀,同日到北大嶼山醫院急症室求醫,需留院接受進一步觀察。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中心表示,由於難以辨別菇類是否適宜食用,提醒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的病徵通常包括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