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躺著就能瘦! 研究揭:每天瞓多1小時可減少270大卡 3年可減12KG

生活事

躺著就能瘦! 研究揭:每天瞓多1小時可減少270大卡 3年可減12KG
生活事

生活事

躺著就能瘦! 研究揭:每天瞓多1小時可減少270大卡 3年可減12KG

2025年04月03日 07:00

研究指出,每天瞓多1小時,3年就能成功減重12KG,輕鬆實現「躺著就能瘦」的願望。

減肥效果不佳恐與「睡眠不足」有關

隨著夏季臨近,不少人會開始勤加鍛鍊減肥以此展示好身材,但常常發現減肥效果不如預期。研究揭示,這可能與「睡眠不足」有關。足夠的睡眠實際上對減肥非常有幫助,因此改善睡眠質量可能是提高減肥效果的關鍵。

示意圖

示意圖

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對能量攝取與消耗有關

一項於2022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發現,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對於能量攝取、能量消耗與體重有重要影響。研究招募了80名日常睡眠少於6.5小時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年齡介於21至40歲,身體質量指數(BMI)介於25.0至29.9之間,並隨機分成2組。第1組「延長睡眠組」睡覺時間被延長至8.5小時,而第2組「對照組」則維持原有的睡眠習慣。

示意圖

示意圖

每天睡多1小時可減少約270大卡

實驗結果顯示,「延長睡眠組」的成員平均每晚增加約1.2小時的睡眠時間,每日能量攝取量減少了約270大卡,最終導致體重下降。因此,研究證實每天增加1小時睡眠,能量攝取減少約270大卡,3年體重就可以減輕約12KG,實現「躺著就能瘦」的願望。

示意圖

示意圖

睡眠激素Raptin有助抑制食慾控制體重

有觀點認為睡多可能會發胖,不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研究人員於2025年1月在《細胞研究》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名為「Raptin」的新型睡眠激素能在睡眠過程中抑制食慾,但睡眠不足會抑制此激素的釋放,進而影響體重控制。

示意圖

示意圖

Raptin激素不足導致食慾高且代謝紊亂

研究人員透過實驗鼠注射Raptin激素後發現,這種激素可以明顯抑制進食行為並降低體重。反之,缺乏Raptin激素會讓實驗鼠表現出較高的食慾、更快遞增加體重以及導致代謝紊亂。

「倒春寒」點著衫?專家指出,「倒春寒」來襲最易從身體4個部位入侵,建議採用「洋蔥式穿衣」應對晝夜溫差。

「倒春寒」來襲晝夜溫差大

初春到來,人們才感受到一絲春天的溫暖,又遇冷空氣來襲。據氣象預測,3月25日至28日寒潮將橫掃全國多地,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降幅可達攝氏20度,冷暖變化極為明顯。面對「倒春寒」來襲,專家建議採取「洋蔥式穿衣」方法,以應對晝夜溫差加劇,減少著涼及其他健康風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倒春寒來襲 身體出現5大變化

1. 呼吸道受刺激

早春時節,忽冷忽熱的氣溫往往容易刺激呼吸道,尤其是長者及幼童等抵抗力較弱人士極易感冒。氣道受冷空氣刺激後,可能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另外,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覆或加重;若有家族史或敏感體質,更易出現嚴重症狀。

專家對此建議,體質較弱者在「倒春寒」期間應減少外出,出門時應戴好口罩並注重保暖,避免著涼。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2. 手腳冰冷

外界溫度過低,血液會流向身體核心部位供氧,導致手指、腳趾、耳朵等末梢血液減少,進而感覺寒冷。因此,建議穿著保暖襪或保暖鞋、胸背部貼身衣物要穿暖些,以助血液在全身均衡分配,保障身體末梢供血。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3. 胃部痙攣、胃腸道易受寒

天氣轉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及胃部血液循環,易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及胃腸炎等。若本身有胃病,務必注意腰腹部保暖,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同時應多喝熱水、少吃生冷食物並定時用餐。

4. 心臟負荷加劇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的敏感性很高,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氣溫驟降亦會令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容易出現心肌缺血,若再伴隨呼吸道感染或肺炎,更可能加重心臟負荷。因此,長者尤其要做好保暖,並在醫生指示下合理用藥控制血壓。若出現胸悶、隱痛或心慌等症狀,即使發作時間很短,也應提高警覺並及時就醫。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5. 血管阻塞、腦梗高發

春季是腦梗高發季節,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低氣壓和高濕度會刺激血管神經,使小動脈血管持續痙攣,血壓驟然上升,增加中風風險。另外,夜間入睡後血液黏稠度上升,這也是中風高發於這個時段的重要原因。因此,若民眾發現一側肢體麻木無力、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或伴隨眩暈嘔吐等症狀,應高度警惕並立即就醫檢查治療。中風急救分秒必爭做到三早:早識別、早求救、早溶栓。

4大「重點保暖對象」

冷空氣傷人由外而入,最易從以下4個部位「偷襲身體」:

1. 頭部

若未戴帽子,冷空氣會從頭部入侵,可能導致頭痛、頭暈等不適。

2. 肩頸背部

當晚間氣溫驟降時,肩頸部位若未妥善保暖,頸部受寒過久容易引起頸椎病、肩周炎以及背痛等問題。

3. 腿腳

四肢血液循環較末端,著涼後易致關節炎或「老寒腿」,部分人春天仍穿短裙或短褲,恐加劇受寒程度。

4. 腰腹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肚臍受涼後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痛以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洋蔥式穿衣法」抵禦寒潮

所謂「洋蔥式穿衣」就是像洋蔥一樣層層穿搭和疊加。這種穿衣方法在保證溫暖的同時,還方便在日間溫度回升時視情況脫下,不至於著涼或出汗,等到夜間氣溫驟降時再穿回,靈活調整舒適度,減少著涼風險。

內層:可選擇排汗功能良好的貼身衣物,保持體表乾爽。

中層:穿著毛衣、線衫或抓絨衣,確保身體有足夠的保暖度。

外層:建議採用防水、防風材質的外套,既能抵禦風寒,又方便隨時穿脫。

養生建議:注意作息 保持運動

醫生提醒,除了穿著保暖外,民眾也應多補充溫熱食物及充足水分,以維持體內良好代謝。此外,春季天氣多變,應有足夠休息及適度運動,特別是長者、幼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定時檢查血壓、血糖等指標,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宜盡快求醫。

「倒春寒」期間,氣溫極易波動,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感冒或其他健康問題。專家呼籲大眾務必做好禦寒措施,若有出行計劃,宜留意當地氣象變化,並謹記「洋蔥式穿衣」法,盡量降低天氣驟變帶來的風險。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