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記協特首參選人論壇的意外

政事

記協特首參選人論壇的意外
政事

政事

記協特首參選人論壇的意外

2017年03月10日 14:38 最後更新:14:50

自從3月1日特首選舉截止報名後,雖然民主思路及資訊秓技界選委已舉辦兩場特首候選人辯論會,但因鬍鬚曾及林鄭各自缺席一場,未有三人同時出席同一辯論會的情況,記協今早舉辦的論壇算是首個同時邀得三人出席的答問大會。

可惜外界期待的三人正面交鋒卻沒有出現,因大會只安排三人分開接受傳媒工作者提問,不可以互相開火。

按外界事前估計,在這個論壇上,林鄭會受最多質疑、鬍鬚曾則最受歡迎、胡官會作最多承諾,但事實卻非如此。

胡官確如預期甚麼都應承,因要埋單的可能極微,鬍鬚曾的表現卻叫不少與會者搖頭。鬍鬚做財政司長時愛寫blog,但論壇一開始與會者問他點解有些重要政策如結構性赤字、政治不穩可能導致經濟不穩等訊息,他在寫blog時透露,卻不願直接對記者說? 鬍鬚曾回答時則只在遊花園,沒給予解釋。

當再被追問為何如此少接受記者專訪時,他只說自己有見記者,但實情是他在財政司長任內十年,有接受國際傳媒專問,但幾乎沒有接受過很多本地中文傳媒專訪,專訪過他的媒體一隻手已經可以數晒,甚中一次更只是談看書。

至於傳媒工作者十分關心的檔案法、資訊自由法,鬍鬚曾初時回答說政網已講,再被問及他的政綱根本沒提及時,他則回答政綱原來有200多頁,最終刪至只有70多頁,言下之意有很多想做的未有放在內,但亦反映鬍鬚曾對自己的政綱可能還未夠熟書。至於被多次追問會否立這些法律時,他又只是不斷重覆要等政府的研究結果。

鬍鬚明顯低估記者問題的尖銳性,加上對政策認識有限,以至答得甚為「論盡」。

至於林鄭或許知道去記協論壇如向虎山行,因此一上場就用了解年輕記者有理想而試圖拉近距離,暢談自己大學生時都是有理想、跟葉鍚恩參加社運;她答問題時亦經常親暱地叫出發問記者的名字;甚至到最後她提出記協可安排讓她與年輕記者見面交流,人情牌打得十足。

答港台問題時,最能顯示她熟悉政策這強項,雖然她說港台不是她當政府司長時負責的範圍,但她亦一口氣數出港台幾個頻道可作改善之處,並承諾會跟港台高層了解,這是因資源不足還是政策不足造成問題,亦願給港台支持,希望港台如港鐵可以走出去,成為香港一個品牌。

至於最尖銳的問題應是她有否私下開吹風會,林鄭答自己不會搞吹風會。至於有閉門會議不作引述,則是應有關與會者的要求,讓她可以更放地個人看法,這非政策吹風會。至於有發問者提及記協報告曾指她開過一次吹風會,但因雙方對事實未能釐清而各說各話。

總的感覺是不見得鬍鬚曾的辯論表現好過林鄭。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黎智英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提及黎智英「外部聯繫」關係圖中,涉及人物最多、層次最高的,即是「美國線」,當中包括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時任副總統彭斯、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前陸軍副參謀長基恩 及前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等。而與黎智英關係密切的助手Mark Simon則在「關係圖」中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而黎究竟如何認識Mark Simon,也在這個「關係圖」中一目了然。

黎智英自辯指,他未曾與特朗普見面或以任何形式溝通,但就承認與彭斯及蓬佩奧於2019年7月分曾於華盛頓見面。黎智英指,該次訪美之行目的,是與美國參議員會面,是由Mark Simon聘請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作協調。

惟黎辯稱其後「不知道誰安排」下,獲告知彭斯有意跟他見面,白宮職員聯絡Mark Simon。而黎智英及彭斯見面的照片,當時傳媒亦廣泛報道。惟黎智英說「不敢亦不可能要求美國副總統做事」,只請求對方為港發聲,但承認跟蓬佩奧見面時提及當時香港的反修件事件。

黎智英與蓬佩奧的助手Mary Kissel亦關係密切,黎承認與Kissel認識超過10年,稱得上是其朋友,她曾在港居住,後離港赴美任職《華爾街日報》社論作家,後成為蓬佩奧的顧問兼助手。

 至於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黎智英稱是由其好友馬丁,即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於2019年10月介紹認識,原來李柱銘與佩洛西份屬好友,但黎不記得跟佩洛西的交談內容,只說對方顧着跟馬丁聊天。

還有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黎稱,博爾頓代表美國智庫訪台時,二人曾會面。

被控方形容為「反華宣傳者」的《華爾街日報》編輯Bill McGurn和美國前駐港總領事郭明瀚(James Cunningham),跟黎亦有聯繫。Bill McGurn關係更密切,McGurn是天主教徒,也是黎的「教父」(Godfather )。黎更經Bill McGurn介紹認識Mark Simon,之後成為黎的助手。至於郭明瀚,對方在港時,兩人經常見面。

上述提及Mark Simon聘請惠頓協助接觸美國會議員,而黎智英確曾在華盛頓會見過美參眾議員Rick Scott、Ted Cruz等;而美陸軍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正是透過這些聚會經人介紹認識的。

黎智英亦承認與美國前副國防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有聯繫。黎供稱,曾聘用伍夫維茲擔任顧問,協助他在緬甸投資,尋找營商機會。據庭上展示的入帳紀錄,黎曾先後多次付款給伍夫維茲,由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共存入約22.5萬美元(約港幣176萬元),黎強調顧問薪金,又指自己從未曾捐款支持美國政治人物,只捐款予美國智庫和宗教組織。但黎又曾介紹伍夫維茲和基恩予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亦是《台蘋》專欄作家江春男認識,江是台灣前領導人蔡英文的「左右手」,蔡英文欲藉此了解美國對台灣態度。

此外,黎智英在Twitter的直播訪談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據控方案情,先後邀請過《壹傳媒》時任非執行董事Mark Clifford、普林斯頓大學退休教授、著名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亞洲研究項目主任卜大年(Dan Blumenthal)、以色列前副總理Natan Sharansky、「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等作嘉賓,這班政客、學者和作家等,與黎智英又有何關係?

黎智英供稱,Mark Clifford曾在《南華早報》任職總編輯,與他認識20至30年,而Mark Clifford 又是Perry Link兩名兒子的契父親,故與他關係友好。

至於以色列前副總理Natan Sharansky,黎指多年前在耶路撒冷認識,對方來酒店接他,兩人聊得開心,後對方稱想參與其直播節目。

「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則是黎智英在台灣拓展壹傳媒業務時認識,黎指兩人相識已久。至於卜大年和紀思道,黎指他們並非朋友,兩人只是受Mark Simon邀請參與節目。

按紀錄顯示,黎智英曾於2013年至2020年期間,向Mark Simon存入共1.18 億港元。黎庭上解釋Mark Simon 為他處理個人業務和買賣事宜,但亦確認曾透過 Mark Simon 捐款予香港的政黨,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及「長毛梁國雄」,亦承認有捐款予美國智庫。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