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我愛閱讀】罷工?孩子明白嗎?

博客文章

【我愛閱讀】罷工?孩子明白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我愛閱讀】罷工?孩子明白嗎?

2018年01月16日 06:25

單看《蠟筆大罷工》這個書名,你或許會問,孩子知道甚麼是「罷工」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當然,孩子未必知道那是甚麼概念,但我認為這並不妨礙孩子閱讀這本書。有些家長認為,要向孩子解釋抽象概念是苦差,索性不讓孩子接觸這些書目,我想這只是「斬腳趾避沙蟲」,無助孩子認知發展之餘,亦同時局限他們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

我只是簡單地跟孩子說「罷工」就是蠟筆不肯工作,隨着孩子讀下去,他們讀到不同顏色蠟筆的種種不滿,因此不肯替主人小肯畫圖畫,就會明白甚麼是「罷工」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書中的情景亦非常生活化,例如紫色不滿經常被「畫出界」,那麼我就請孩子找出插圖中哪些部分「出界」了,孩子對於這些「小錯處」很有興趣,閱讀的興趣亦會因而增加。

又例如黃色和橙色爭拗,誰才是太陽的顏色,我就請孩子想想平時用甚麼顏色畫太陽?孩子大多說紅色,那麼黃色和橙色,又為甚麼要吵起來呢?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吵架亦是孩子常遇到的經歷,試問誰沒有吵過架?吵架會令人開心嗎?會有甚麼感受?為了甚麼原因吵架?最後如何解決?這些都是鼓勵孩子思考和說話的好問題。

孩子容易理解這些情節,甚至有親身經歷過,要建立孩子的同理心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Jack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芬蘭被視為「教育先進國」,曾積極推動數碼化學習,甚至在中學普及電子教材。然而據外媒報導指芬蘭近年來出現學生成績下滑及注意力下降等問題,當地政府與學校開始重拾紙本教科書。

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碼化

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碼化,並在2000年開始的國際學習成就評估(PISA)中表現優異,在全球閱讀、數學及科學多領域曾名列前茅。然而,從2022年開始,芬蘭學生的PISA成績表現明顯下滑,排名跌至閱讀第14、數學第20、科學第9。教育部長坦言,教育體系無法完全適應快速數碼化,必須重新檢視方向。

里希馬基2月下旬起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

芬蘭小城里希馬基(Riihimäki)曾是教育數碼化的先驅,當地中學約十年前開始推行「一人一台筆記本電腦」政策。然而,2月下旬時,英語和數學等科目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一位14歲的學生表示,紙本比電子書更容易理解,學習效果較佳。

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該市教育長則指出,過去每週超過20小時的電腦學習,使學生專注力下降,情緒變得急躁,引發全國擔憂。在2023年底,該市也針對中學生、家長及教職員約2000人進行問卷調查,有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新加坡2023年亦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

在2022年的PISA中取得三項第一的新加坡,也在2023年時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因擔心電子設備會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

芬蘭和新加坡的經驗顯示,教育數碼化並非萬靈丹,過度依賴科技可能適得其反。隨著這些學校逐步恢復紙本教材,或許在數碼與傳統學習方式間取得平衡,才能確保學生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