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TSA是否換湯不換藥?

博客文章

TSA是否換湯不換藥?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TSA是否換湯不換藥?

2018年03月20日 06:15

政府宣布今年復考小三TSA,但改以抽樣、不記名、不記校方式進行,所有公營和直資學校,每所都要抽取約10%小三學生參與,學校不會收到有關評估報告。改變形式的TSA,能否杜絕為人詬病的操練文化?各界反應似乎不太樂觀。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其中一點是自願全級參與評估的學校,將能獲發個別評估報告,教協擔心個別辦學團體、校方會因此向學生施壓,可能再出現操練誘因。有家長組織認為,學校選擇全級參加TSA前,應該先得到校董會同意,並容許家長選擇是否容讓子女參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我認為他們的法不無道理,在事事追求包裝、宣傳的年代,如果能夠得到一份「夠靚」的個別評估報告,學校便可大鑼大鼓宣傳,以「官方確認的優質學校」自居,因此要催谷學生考好TSA並非無可能。同一道理,家長面對群眾壓力,在「人考我考」的心理下,一旦學校選擇參與TSA,未必位位家長能堅持不考。

我認為政府既然同意「不記名、不記校」,同時間就不應讓學校自願參與全級評估,才能完全杜絕操練文化死灰復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有學者建議政府公開TSA試題,讓學校利用題目在校內評估學生表演,我並不贊同這個做法,既然TSA的最大缺點就是鼓勵操練,那麼如果政府悉數公開試題,不就等於提供官方操練課本嗎?我認為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以最少識別、最少介入的方式,讓學生、家長和老師平平靜靜地面對這場挑戰。




Jack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芬蘭被視為「教育先進國」,曾積極推動數碼化學習,甚至在中學普及電子教材。然而據外媒報導指芬蘭近年來出現學生成績下滑及注意力下降等問題,當地政府與學校開始重拾紙本教科書。

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碼化

據日媒「讀賣新聞」報導,芬蘭自1990年代起推行教育數碼化,並在2000年開始的國際學習成就評估(PISA)中表現優異,在全球閱讀、數學及科學多領域曾名列前茅。然而,從2022年開始,芬蘭學生的PISA成績表現明顯下滑,排名跌至閱讀第14、數學第20、科學第9。教育部長坦言,教育體系無法完全適應快速數碼化,必須重新檢視方向。

里希馬基2月下旬起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

芬蘭小城里希馬基(Riihimäki)曾是教育數碼化的先驅,當地中學約十年前開始推行「一人一台筆記本電腦」政策。然而,2月下旬時,英語和數學等科目已重新採用傳統教科書與筆記方式授課。一位14歲的學生表示,紙本比電子書更容易理解,學習效果較佳。

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該市教育長則指出,過去每週超過20小時的電腦學習,使學生專注力下降,情緒變得急躁,引發全國擔憂。在2023年底,該市也針對中學生、家長及教職員約2000人進行問卷調查,有七成家長和八成老師希望恢復紙本授課。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新加坡2023年亦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

在2022年的PISA中取得三項第一的新加坡,也在2023年時決定不讓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因擔心電子設備會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

芬蘭和新加坡的經驗顯示,教育數碼化並非萬靈丹,過度依賴科技可能適得其反。隨著這些學校逐步恢復紙本教材,或許在數碼與傳統學習方式間取得平衡,才能確保學生能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