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賦X培養X幸運 霍去病成年輕「戰神」

歷史長河

天賦X培養X幸運 霍去病成年輕「戰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天賦X培養X幸運 霍去病成年輕「戰神」

2019年11月22日 10:00

世界上沒有完美,他卻早死。

霍去病,後世冠以「戰神」稱之,回顧他一生,經歷大大小小戰役,雷厲風行,有勇有謀,他也總能在戰場上給自己以及團隊滿意的戰果。相比不少久經沙場的老將,霍去病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年紀輕輕便一戰成名。不禁引發思考,就是霍去病打出自己一片天的原因是甚麼,是他天賦異禀,還是有高人指點?

影視中的匈奴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匈奴 (網上圖片)

先天異稟,但要成功必先要有指導,否則多數天才都將泯然眾人。霍去病當年年輕卻天資聰穎,富有才能,作戰擁有自己獨特優勢。況且,在他的身邊還有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衛青,一個是漢武帝。

衛青本就是一個軍事才華極高的將領,霍去病從小在衛青身邊長大,衛青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及教學,對霍去病軍事才能的增長提供極大幫助。而漢武帝也有才有幹,加上他很早就發現霍去病身上的優點,出於利益與賞識,他對霍去病也關愛有加,並給予指點。有了這兩人的幫助,霍去病如有神助,成長速度迅速自然。

影視中的霍去病與漢武帝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霍去病與漢武帝 (網上圖片)

畢竟世界上有才能的人很多,但是有更多是懷才不遇或自稱懷才不遇,真正能成名的也就那麼幾個。所以,單有才華不夠,還有一點比成功更重要的就是運氣。霍去病身處之時恰逢匈奴作亂。而匈奴也讓許多將領頭疼。因為匈奴熟悉草原,他們也更懂得隱藏自己,很多時候,將領帶兵打仗,收集到的關於匈奴的情報都是假,令他們作出錯誤指揮判斷。

霍去病的運氣卻很好,每次到手的情報真實性都非常高,幾次戰役,他都能將匈奴殺過片甲不留。手握真實情報加上自身軍事才能,讓霍去病屢戰屢勝,這一次次勝績又讓他的呼聲更,聲名遠播。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霍去病一生是傳奇,因為他一直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大環境,同時又年少有為,譜寫了一個個神話。但是他一生也有遺憾之處,大概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在取得成就的幾年後便英年早逝。《史記》只用寥寥數字交代:「(霍去病)元狩六年而卒。」即使西漢褚少孫為《史記》作補記加以詳述,但也並不詳細:「(霍光)臣兄驃騎將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諡景桓侯,絕無後」。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霍去病 (網上圖片)

後世有分析過霍去病的死,可能是因為征西域時,染了傳染病回國後病故。有說法指,因為他曾經為更好得擊敗匈奴,了解匈奴生活習性,更為士兵能更快獲得補給,所以經常在戰場上直接掠奪匈奴食物,於是讓匈奴有了可乘之機,在食物裡做手腳,害死了霍去病。也有指,霍去病之死,當中另有真相:霍去病戰功顯赫,結果墮入政治漩渦,成為「政敵」的頭號敵人,最終有人假傳聖旨,將霍去病賜死。說法也遭受質疑。

無論孰是孰非,霍去病的具體死因,仍會是個千古之謎,但他早死確是事實。霍去病作為一個年輕的「戰神」,他的離開令人感到遺憾,歷史沒有如果,若他生命能夠再長一點,或許他能創造出更多奇蹟。

「風花雪月」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宋朝邵雍所寫的《伊川擊壤集序》因,當中有提及:「雖死生榮辱,轉戰於前,曾未入於胸中,則何異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也。」

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少有好學之名,為了求取功名他徹夜苦讀。他冬天不生爐取暖,夏天不納涼避暑,就是為了磨煉堅強的意志。由於邵雍的祖父邵德新和父親邵古都堅持隱德不仕,所以世人都感嘆他的選擇和毅力。

邵雍像。(網上圖片) 

邵雍像。(網上圖片) 

邵雍幼時隨父遷至共城百源,所以當邵雍長大後大家都稱他為「百源先生」。為了增長見聞,他離開了百源,到處遊歷四方。後來他拜北宋官員李之才為師,專心研究伏羲八卦,學易悟道。邵雍在洛陽居住的時候,生活雖艱苦,不但要砍柴耕作,還要照顧父母,但他卻是樂在其中。他認為在這破舊草屋生活可以讓他心胸變得更為廣博。

宰相司馬光十分讚賞邵雍,在他不再執政後,他便連日造訪邵雍的宅子。有時兩人焚香而坐,小酌幾杯;有時則一周出遊,泛舟品茗。兩人感情甚篤,司馬光不僅出資替邵雍置辦宅院,還為其宅邸命名為「安樂窩」。當然,不只司馬光對邵雍展現出欣賞的態度。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常百姓,都被邵雍待人真誠,一視同仁的態度所吸引。因此,邵雍的「安樂窩」總是訪客不斷。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當宋仁宗下詔求賢時,有人就推薦了在民間享有盛名的邵雍。可是邵雍卻多番推辭,甚至稱病不赴任。有人疑惑,問他以前這麼勤學不就是為了求得一官半職嗎?邵雍聽後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解釋道:「功名利祿自然重要,可我更關心這天下民生。現在躊躇不前,是我怕我難以勝任如此重任啊!」

邵雍病危期間,司馬光、程顥、程頤等人都輪番照顧著他。眼見眾人神情憂鬱,邵雍反而釋然地笑著說:「人總有一死,有甚麼可怕呢?我死後就不用哪些繁文縟節了,一切從簡就好⋯⋯」邵雍的一生起起伏伏,從年少抱負滿胸到年老看淡人世都是有跡可尋的,而他死前寫下一句「四時風花雪月一過乎眼」,更是讓人生如四時之景一樣轉眼即逝的感嘆盡顯無遺。

邵雍師從李之才學習《河圖》《洛書》後,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等著作。(網上圖片) 

邵雍師從李之才學習《河圖》《洛書》後,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等著作。(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風花雪月」這個成語,原指舊時詩文裡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但後來多用於比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故今多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