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務在中國,準備在內地和香港上市的螞蟻集團,看來與美國無大交集,但被指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將被列入貿易黑名單。這令人想起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

新華社圖片
《財富》早前一篇分析文章,翻開了中國顛覆貨幣的一頁歷史︰元世祖統一使用紙幣,禁用銅錢,明令Accept my money, or die. 高壓手段見效,但與很多帝國一樣,元朝濫發鈔票導致嚴重通貨膨脹,民不聊生觸發民變,結果亡國。說了成篇故事,原來作者不是比擬美國當前濫發債、濫印鈔的問題,而是引申到中國數字貨幣領先發展,觸發西方國家的危機感。簡言之,中國推行數字貨幣成功,他日取代美元地位,所有國家便會遇上「忽必烈難題」︰接受我的貨幣,或者死。
西方媒體近期緊盯中國的數字貨幣的進展情況,剛結束的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日,習近平見證深圳展開數字貨幣的試點測試,引起極大關注。BBC昨日報導形容「數字人民幣初露端倪」,並詳細解釋官方發行的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即數字人民幣,與微信支付、支付寶,甚至香港的八達通有何不同之處。
BBC引述中國人民銀行發言人稱,數字人民幣有如手上一疊疊的現鈔,不需要銀行賬戶,也不必綁銀行信用卡,就可以交易支付。「還有一個優勢,即『雙離線支付』——比如在訊號不好的偏遠地區,兩台手機都無法聯網,那麼微信和支付寶都無法使用,但DCEP依然可以交易,不需要上網,兩個手機一碰,數字錢包的錢,就能轉給另一個人。」
700年前元朝由銅錢改為紙幣的改變,也真的了不起,改用紙鈔之後,不用任何金屬,遑論真金白銀,只要剝開一棵桑樹的皮,便是價值連城的通貨。《財富》作者對忽必烈的英明操作,應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元朝那棵桑樹皮所做的紙幣其實等如今天美鈔。
有一個西點軍校故事,說明什麼是美元。軍校某天請來一位老將軍給學生上課,老將軍聲洪力足,不過廢話少說,即時掏出一張百元美鈔,問大家這是什麼?一時之間,無人敢答。「各位,這是一張成本6美分的紙張,不過,你可以拿著它到全球各地吃一頓豐富的晚餐,或者把車子入滿一缸汽油,去超級市場換一車食物和日用品。」為什麼6美分可以變得如此神奇?「就是因為我們有11支航母戰鬥群,以及你們這班英勇的精英!」

地緣政治的烏雲出現,泰國山雨欲來風滿樓。(AP圖片)
螞蟻集團也好,數字人民幣也好,對於美元是一項敏感的挑戰,美元地位不可能被超越、被取代。美國為維護美元主導優勢,過去幾十年出手絕不手軟,也是採取”Accept my money, or die.”的態度。今天雖然受困於國內疫情之下,美國11支航母戰爭群仍然活躍,其中只少有兩三支在中國周圍附近。
東南亞局勢近日一步步出現低氣壓,處處可見忽必烈的黑影,但不要搞錯,我們不是忽必烈,別被《財富》的文章忽悠。然而,2020年是一個高風險的關鍵年份,對中國對美國也如是。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