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反彈,確診個案急升。今日錄得新增26宗確診個案,其中21宗屬本地確診個案,另有30宗初步確診個案,預料明天隨時有大量確診。政府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小一至小三的初小學生將於下星期一(11月23日)開始停課。
原定於今年7月舉辦的香港書展,本來延至下月16日至22日舉行,目前已有八成、超過600個商戶報名參展。貿發局前幾日與香港書展協辦機構的代表會面,同意繼續進行12月書展的籌備工作,同時會在開幕前一周作最後風險評估。但如今疫情出現明顯反覆,書展能否如期舉行,可能都要考慮到疫情變化等各方面因素,重新商討決定。
疫情反彈的情況下,書展再押後機會好大。
高人話,今日有26宗個案,書展都好高危,估計開唔成的機會好大。因為在疫情有爆發危機的時候,還搞這麼大型群眾聚集活動,風險相當高。
由於參展商要做好多準備工作,書展是否繼續舉辦應盡早決定。
雖然現在還沒確定第四波疫情,是不是一定會大爆發,但是書展是否再延期,亦都不能押後到12月初臨近舉辦時再決定。因為參展商有好多準備工作,如果太後才決定取消,已經做好裝飾展覽攤位等等的工作就會浪費,會增加大量成本。所以主辦單位可能都要在較早的時候就決定要不要繼續舉辦,而以目前的走勢來看,開不成的機會頗大。
高人話,搞不搞書展,每週都會檢討,下周才知最後決定,估計如這幾天數字不回落,應該要取消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回顧過去一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下稱《條例》)於去年3月23日起刊憲生效,為維護國安踏出重要一步,也標誌香港特區完成《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當晚發表聲明,指《條例》是香港等待了26年8個月19日的歷史時刻,代表香港鞏固了由亂到治的護土牆、建好安全「屏障」,可以開始全速前進、全力拚經濟了。
打了一場漂亮的立法仗
條例至今實施一年。回顧立法過程,從2024年1月特區政府宣布啟動立法公眾諮詢,發出80多頁的立法諮詢文件,舉行近30場詳盡的諮詢會,與各個界別的代表會面,諮詢會多達約 3,000 人次,共收到逾13,000 份意見,當中 98.6%表示支持和提出正面意見,立法會法案委員會連同內務委員會共舉行了 25 次會議,用了近50小時詳細審議每一條文,提出近千條問題和意見、91項修正案,最終於去年3月19日獲立法會全票通過,並刊憲落地。
《條例》生效之後,讓香港特區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包括間諜活動、外國情報單位的陰謀陷阱和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有效防範「黑暴」、「顏色革命」,亦有效防範「港獨」和暴力破壞。
去年6月,由律政司、保安局及警務處組成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專責小組」獲選為新一輪「行政長官表揚榜」獎勵計劃的得獎隊伍,鼓勵公務員團隊關鍵時刻團結一致打勝仗。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專責小組由公眾諮詢、擬定草案,到解說、協助立法會審議法例,以至反駁顛倒抹黑的歪曲言論、清晰說明政府立場,都堅持不懈、盡心竭力地完成這項香港的光榮歷史任務。「這支跨部門專責小組高效專業、決心堅定,為譜寫香港歷史光榮篇章作出重要貢獻。他們樹立了公務員優秀的榜樣,獲頒『行政長官表揚榜』是實至名歸。」
《條例》涵蓋5類罪行
而《條例》與《香港國安法》以及香港其他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律互相銜接、兼容和互補;借鑑了其他普通法地區的經驗,但按香港實際情況予以落實;條文按現行普通法慣常用語編寫,並完善了過時及不足的法律。
《條例》涵蓋5類罪行,包括禁止「叛國」及 相關罪行;禁止叛亂、煽惑叛變及離叛,以及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禁止竊取國家秘密及間諜活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等活動;禁止境外干預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組織。
過去一年中,累計有 5宗檢控個案涉及《條例》,其中4宗已審結,被告均認罪,判囚10至14個月,分別涉及在社交平台發布,或於巴士椅背、身穿衣物展示煽動字句及訊息。
首宗涉無業男穿煽動衣物遊蕩 認罪判囚14個月
其中,首宗定罪的案件涉及27歲報稱無業男子,被指穿著印有「光時」衣物、戴有標語黃色口罩,去年6月12日在石門港鐵站遊蕩及拒絕出示身份證,被控煽動等罪。被告承認控罪,最終判囚14個月。
另2宗於去年6月審結,涉及一名29歲報稱文員男子,多次在巴士椅背寫上「港獨」、「光時」等字句,被控3項煽動罪,認罪後判囚 10 個月;另一宗為58 歲報稱無業男子被指在社交平台發布合共 239 則煽動陳述、照片、圖片、影片等,被告認罪判囚14 個月。
另一宗社民連前成員周劍豪被指在 2024年3至11月期間在社交平台發布「仇恨中共」、「台獨」等145則涉煽動訊息,認罪於4月初被判囚1年;餘下1宗涉36 歲巴士電器技工被指於Facebook 發布煽動帖文案,押後至5月8日答辯,被告還柙候訊。
鄒幸彤等6人因發布煽動意圖帖文被捕
至於拘捕個案,去年5月28 日當局發稿指拘捕了5女1男,指他們在社交平台專頁「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持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帖文」,違煽動罪,是自《條例》實施後,首次公開的拘捕行動。其後保安局長鄧炳強指,被捕人包括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
此外,去年8月底,當局發稿指國安處拘捕了1男1女,指他們涉就一宗自殺事件發布虛假的「死者遺言」及放置「悼念燈箱」,涉違《條例》下的煽動罪。當時有報道指一名城大教授於九龍塘站墮軌身亡。
動用《條例》賦予權力 19名違國安潛逃海外者被通緝
另去年國安處亦動用《條例》賦予權力,於去年6月及12月懸紅通緝共19名涉違《香港國安法》下分裂國家、勾結外國勢力、顛覆國家政權等罪而潛逃到海外的港人,包括羅冠聰、蒙兆達、劉祖廸、鄭文傑、霍嘉誌、蔡明達、許智峯、郭鳳儀、袁弓夷、郭榮鏗、任建峰、許穎婷、邵嵐、鍾劍華、劉珈汶、鍾翰林、何良懋、鄭敬基及張晞晴;而他們分別被撤銷特區護照、禁止向他們提供或處理其資金、禁止與物業相關活動、禁止與其合資企業或合夥、暫時罷免董事職位、及暫時吊銷執業資格等。
國安處並持續採取一系列打擊措施,包括對相關的重點聯繫人作出調查、截斷逃犯的聯繫網絡及資金鏈,以打擊與逃犯勾結人士,嚴查其本地聯繫網絡。可以話,任何試圖規避法律制裁的潛逃行為以及協助潛逃的行徑也將遭到法律嚴懲,無論是逃犯或其協助者亦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