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今日阿富汗 明日台灣

博客文章

今日阿富汗 明日台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今日阿富汗 明日台灣

2021年08月16日 19:36 最後更新:19:42

見到阿富汗如今的局勢,令我想起20年前在電視台新聞部工作,有同事第一時間進入了北方聯盟控制區,看到他傳回來的影片,見到漫山遍野都是美國支持的北方聯盟軍隊,他們穿着簇新綠色軍服,手上拿着自動武器,在當地不少人可用簡單英語溝通,令我赫然感到,這完全是一場美國支持的戰爭。

阿富汗的塔利班是一個原教旨主義政治軍事組織,名字的本意是「神學士」,他們主要由佔阿富汗40%人口的普什圖族組成。美國在911事件後認定拉登躲藏在阿富汗,向當時執政的塔利班政權索要拉登未果,就決定向阿富汗出兵。基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美國支持阿富汗北部的各種族組成北方聯盟,對抗塔利班政府。

美國的戰爭是這樣打的,派CIA人員跟隨北方聯盟的軍隊走在最前線,到接近塔利班政府軍的據點時,CIA人員以激光定位,鎖定塔利班政府軍的位置,美國的B52型轟炸機就從後方飛到,地氈式轟炸血洗塔利班的陣地。在軍事力量完全不對等的情況下,推翻了塔利班政府,展開了美國支持的傀儡政權20年的統治。

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覺得美國在阿富汗做的是賠款生意,開始決定撤軍。到拜登接任,新冠疫情令美國財政緊絀,只能維持撤軍的決定,就一手導演這場阿富汗政權崩潰的災難。

阿富汗翻盤的情況和越南一樣,美軍一走,傀儡政府倒台,有幾件事情值得一書。

1.為什麼阿富汗政府軍崩潰得這麼快?塔利班在阿富汗攻城掠地的速度,連新聞報道也追不上,不足一個月就將整個國家拿下,攻佔首都喀布爾也只是一兩天的時間。一個多月前,美國總統拜登還自信地向媒體承諾,「喀布爾可不是西貢」、「30萬阿富汗政府軍受過良好訓練,有能力阻止塔利班」。快速潰敗的答案只有一個,阿富汗政府軍根本沒有抵抗,沒有真正的戰鬥。政府軍只是收錢的僱傭兵,到真正要打仗時就跑光了。塔利班攻入喀布爾,和1949年中共軍隊入北平一樣,早已和駐守北平的傅作義講好數了。美國20年投資阿富汗,花了一萬億美元,養出如此一支廢軍,不會感到羞愧嗎?

2.為何美國過去60年,在全球不同地區都扶不起一個傀儡政權?從上世紀60年代美國參與越戰開始,到近年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美國在這些戰爭中有贏有輸,但即使成功推翻當地政權,長期扶植新政權,但都沒有一個成功。這些傀儡政權都是扶不起的阿斗,美國一走就不堪一擊。結論是美國入侵式的軍事行動,沒有一個能帶來持久的和平,沒有一個能培植出親美而穩定的政權。美國可以摧毁一個國家,美國不能建立一個國家。

3.為什麼阿富汗事件對美國造成的傷害,會比想像中大?當大家都注意到美國花了20年的時間,用了1萬億美元,死了2000多個美軍,認為美國賠光了血本的時候,這還未講到真正的傷害,最大的傷害是對「信任」的傷害。拜登上台後,重返部份國際協議,重新加入世衛等國際組織,又在歐洲、亞洲稱「我回來了」。不過美國不理盟友從阿富汗撤軍,當美國人及曾經支援美國的阿富汗人極其狼狽地搶上喀布爾的運輸機時,拜登卻仍然在大衛營渡假。美國行為令人寒心,從當年越南的阮文紹政權,到敘利亞的庫爾德族,再到阿富汗的總統加尼,美國為了本身利益要撤退時,這些人就會成為犧牲品,這就是美國盟友的下場。

阿富汗事件震動台灣,開始時當地還有一點事不關己的感覺,後來越來越多人講台灣很像阿富汗,總有一天被美國拋棄。

國民黨的趙少康直言,小心阿富汗是台灣的前車之鑑,民進黨灌輸台灣人「打了美國會來救」的一廂情願想法,台灣如果不想成為第二個阿富汗,就要在「和」「戰」之間想清楚。

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民進黨還在玩台獨,找美國做靠山,台北的「西貢時刻」,就會到來。

李彤

往下看更多文章

揭特朗普縮沙之謎

 

美國現政府決策之飄忽,令全世界無所適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周三突然宣布收窄關稅戰的範圍,除了中國之外,對其他所有國家暫停徵收所謂「對等關稅」90日。美國精英媒體說,特朗普一聲暫停,等於認了一半輸。問題是以特朗普如此好勝的性格,為什麼會認輸呢?

彭博社星期四發表一篇文章,揭開特朗普逆轉「對等關稅」決定背後的內幕,標題為《債市混亂、交易瘋狂、再加上戴蒙--特朗普關稅扭轉的內幕》。文章指,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於周三午夜剛生效,特朗普就關注金融市場的表現,當時美國的長債價格急速下跌,收益率飆升,10年期美國國債債息在短時間內急速爬升,升近4. 5厘的水平,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的3日之內漲幅,顯示債價正在崩盤。

彭博指,特朗普面臨最糟糕的局面,是那些因為選民對通脹不滿而將他送入白宮,如今那些選民卻面臨著物價和借貸成本皆升的雙重壓力。特朗普承認,「人們開始有點不安」。他在決定對大多數國家暫停90日大幅加稅之後,在白宮南草坪會見幾名賽車手時承認,「這決定很大程度上是由金融市場混亂所致,我覺得人們有點過火了,他們有點吵鬧,有點害怕」。

全球最大銀行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戴蒙的評論,也都引起特朗普的關注。戴蒙在電視機前發表評論,首先由讚賞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說特朗普得出全球貿易不公的結論完全合理,但戴蒙也同時鼓勵外交政策制定者「要保持冷靜,嘗試協商一些貿易協議。戴蒙警告說「市場不總是正確的,但有時是正確的」。

顯然戴蒙從恭維特朗普的貿易政策開始,然後提出警告,特朗普就找到一個接受意見的下台階,決定暫緩對絕大多數國家90日實施「對等關稅」,只是徵收10%的所謂「基準稅率」。

當香港的投資者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驚人加稅,會摧毀內地和香港股市的時候,其實真正的風險在於美國的金融市場。美國的股債雙殺,已經令到很多人極度恐慌,因為通常美股下跌的時候,美債作為避險資產就會上升,但這次是美股和美債同步下跌,證明市場開始對美國資產失去信任,拋售一切美國資產。

近日3年期的美國國債拍賣慘淡收場,當時財政部發售58億美元債券,認購的冷淡情況令人詫異,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地位正在崩潰。華爾街投資大佬Peter Schiff 在X平台發出警告,說債券市場正在崩盤,10年債息快速上升到超過4.5厘的水平,30年債息超過5厘,如果明天不緊急宣布減息和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就可能會出現1987年式的股市崩盤。雖然一日之後,聯儲局並沒有減息亦沒有量寬,股市並未崩盤,但在特朗普宣布暫停加稅,美股大幅反彈一日後,亦急速回落。

美債的危機是在於有大量的對沖基金,是用巨額的槓桿去做美國國債現貨和國債期貨之間的價差交易,由於價差往往很微小,對沖基金的槓桿率達到本金的50到100倍,而這種價差交易涉及一萬億美元的巨大持倉量。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急速波動,這些價差交易就可能因為追收按金而爆倉,這是一個潛在的大炸彈。

簡而言之,這場由特朗普觸發的金融危機,正在慢慢發酵當中,最危險的並不是中國金融市場,而是美國的債市和股市,大家都不知道全世界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會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美國崩盤會拖累全球市場。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