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1歲幾BB「兩度」送爸爸抗疫 穿越時空的擁抱睇到眼濕濕

博客文章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1歲幾BB「兩度」送爸爸抗疫 穿越時空的擁抱睇到眼濕濕

      2022年02月20日 12:57 最後更新:15:26

      昨日(19日)下午,第二批內地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共114人啟程赴港,為了提升香港核酸檢測能力,工作隊中,有106名由各家醫院派出的核酸採樣隊員,不少人曾經支援湖北,一線抗疫經驗豐富。看到他們有統一的服飾、差不多款式的行字箱,可見在過去的兩年中,他們隨時候命,經常到外地援助抗疫。

      醫療隊員謝國波和家人告別。

      醫療隊員謝國波和家人告別。

      廣東省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護士謝國波就是其中一員曾經去到武漢抗疫一線的幹將,再度出征香港,離別現場,謝國波妻子賴雅芳抱著1歲多的女兒為他送行,小朋友緊緊地將頭貼著爸爸的頭,依依不捨。

      同樣三人,同個情景,同款相擁。只不過寶寶上次在媽媽肚中,這次在爸媽懷中。

      同樣三人,同個情景,同款相擁。只不過寶寶上次在媽媽肚中,這次在爸媽懷中。

      其實這已經不是小朋友第一次送爸爸出征了。兩年前BB還在媽媽肚中,今次就已經在爸爸媽媽懷抱裡。

      2年前的農曆大除夕當天,謝國波告別懷孕4個月的妻子,和廣東省支援湖北醫療隊的首批128名隊員緊急出發,乘坐政府包機支援武漢,記者拍下了他和妻子緊緊相擁的一幕。當時妻子還寫了一封長長的情書,為身在漢口醫院奮戰的老公加油鼓勁。

      如今,他們的女兒已經一歲多了,謝國波再次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第一時間報名到香港支援,他表示,相信武漢戰疫經驗與平時在NICU的工作經驗,「一定能為香港的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時隔兩年,同樣三人,同個情景,同款相擁,讓大批網民動容,紛紛為醫療隊、為香港加油,「等你們平安歸來!」

      疫情爆發以來,內地有無數像謝國波這樣的醫護人員,經常臨危受命到外地援助抗疫,從一開始的武漢,再到後來各地零星發現疫情,都是憑藉全民動員、舉國之力,集中力量辦大事,快速遏制疫情,讓老百姓的生活重回正軌。如今「國家隊」來到香港,相信這場艱難的「疫戰」,在國家的支持下,各方同心抗疫,一定會打贏。

      附:謝國波和妻子的武漢戰疫情書

      與夫書:

      親愛的老公,我想你了!

      這是我們談戀愛到結婚到現在第一次分開這麼久的時間。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沒有那麼那麼的依賴你。可是在我要什麼事情都自己去打理的時候,在我拿著產檢預約單到處跑,拿著一疊資料去辦理生育保險,建檔的時候,我真的很好奇你以前是怎麼幫我跑前跑後的。可能是因為第一次去辦理這些業務真的很不熟悉流程。

      在你去武漢漢口醫院支援的這段時間里,我每天都在關注有關漢口醫院的相關新聞,從前的我很少在網絡平台上發表評論,現在只要捕捉到跟你相關性的新聞,哪怕你沒有出現在屏幕前,我還是會在下面評論區評論:加油,我在等你回家!

      我在廣州一切安好,昨天做B超,寶寶的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可能是因為下午我習慣午睡,寶寶昨天B超一直不配合,我進進出出B超室3次才做成功,為了能讓寶寶換個體位,我爬了幾十層樓梯。真心想說懷孕真的是不容易啊!希望下一次檢查的時候寶寶可以配合一點。

      剛剛看了一個視頻,講的是一對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情節很是平淡卻打動了我的心,想想我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的生活可能是平淡無奇的,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之間的感情是深厚的。我們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對方,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不想讓你擔心逞強表現出來的獨立,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無話不說的相處模式,畢竟我們是隨時可以把背後交給對方的人。

      你過去武漢已經整整8天了。我很想你!我很擔心你!儘管你為了讓遠在1000公里外的我放心,每天空閒時間都有跟我發微信聊天,但是我知道你們的處境真的很難很難。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等各種資源都很緊缺的情況下,你們依舊在一線抗疫,你們都是最優秀的人!因為你在,我感到驕傲。

      希望笑起來像個太陽的你可以感染身邊更多的同事,給他們加油打氣,你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是你一個很大的優點,重要時刻綻放你的光芒。

      這個時間段你還在病房裡忙碌地工作著吧!加油!老公!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春暖大地,這場戰役也會因你而不同!

      我在家裡等你回來。


      致妻書:

      時間流逝得很快,想緊緊握住,卻在指縫間溜走。

      剛跨過的零點,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出病房,天空飄來點點雨滴,雖然不大,卻一點一滴地洗滌著武漢,那冷冷的雨水拍打著臉上,它似乎告訴我們:別怕,有我在,把這臟東西衝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們要加油啊!

      濕漉漉的路上,沒有行人,沒有車輛,武漢人民都沉睡在夢中,路上是那麼的安靜,安靜的讓我覺得這座城市就剩下我們這些逆行者們了,一直在前線戰鬥。我們的小分隊,有省醫和省二的結合體,大家彼此不認識,因為武漢相聚一起,一起工作,是那麼的合拍,每天一起上班,互相檢查防護措施是否做好了,護理工作難點一起討論尋求解決辦法,下班後一同結伴回酒店,路上有說有笑,相處的很融洽,這已經也是我們放鬆心情的方式之一了。

      這晚,回到酒店,洗漱完,都已經凌晨兩點了,打開手機,看著一條條的信息,心情也是沉重的。當我看著老婆給我發的信息時,眼淚不由自主地湧出來了,熱的淚水在臉上划出一道軌跡,慢慢地抬高頭,把淚水,咽了下去,告訴自己現在還不能流淚,要哭也要等到疫情真正結束的時候哭,到那時候,是勝利的淚水,開心的淚水。靜坐幾分鐘,平復著心情,帶著老婆的想念,慢慢地睡去。

      我相信明天,明天會更好的。 我們能夠齊心協力,團結一心,可以早日戰勝病魔,凱旋而歸。

      武漢,加油!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報章專訪,指本港仍然面對外部勢力抹黑和制裁、潛逃者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本土恐怖主義及軟對抗四大威脅。在談及「軟對抗」時,鄧炳強點名指考評局前歷史科科目經理、《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及被國安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作出挑撥和分化。

      鄧炳強指,軟對抗者利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企圖令市民憎恨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例如近期某中學學生在內地參加交流活動期間輕生後,楊穎宇就作出挑撥,誣蔑事件是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而導致。

      鄧並指出,楊於2020年在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擬定了一條涉及日本侵華的題目,明顯是反中、辱華、媚日,本質是企圖危害國家安全,「他已經『走佬』去了英國,利用不同機會進行煽動。」

      翻查資料,有關試題為「『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當時教育局曾批評試題「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考評局其後決定取消有關試題。

      楊穎宇2021年1月聲稱「受巨大政治壓力辭職」,質疑有人因政治需要曲解題目。考評局其後發聲明反駁,強調從沒施壓或指示楊請辭。

      楊辭職後,轉去《蘋果日報》開頻道介紹香港史,《蘋果》執笠後舉家離港前往英國,當時佢接受《立場新聞》採訪,形容「走得很急」、「好似著草咁」,抵埗後才通知母親。

      被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和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同樣被鄧炳強點名。鄧指出,兩人均以同樣方式進行分化。

      高人話,「軟對抗」每日都在發生,尤其係一眾走佬外國的KOL,自恃身處海外,就成為搞「軟對抗」、煽動分化的主攻手。正如鄧局長提醒,市民要慎思明辨甚麼是真實情況,甚麼是別人煽動。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