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失控,隔離設施嚴重不足,所幸中央援港,安排中國建築國際集團協助港府在8個地點興建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其中位於青衣的方艙醫院經過7日7夜趕工率先完工,提供超過3,900張床位。
央視的航拍加縮時影片,見證2000名中建工友不分晝夜,24小時興建,並於7日內完成交付的畫面,展示中國速度。

央視的航拍加縮時影片,見證青衣方艙醫院7日內完工的高速度。

央視的航拍加縮時影片,見證青衣方艙醫院7日內完工的高速度。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表示,港府已開始營運設施,並陸續接收隔離人士。他形容,青衣方艙醫院作為首個新建落成的社區隔離設施,能在7日內落成和投入運作,是標誌性項目和奇跡,代表各界上下一心,共同抗疫。
從現場相片可見,方艙醫院環境整潔寬敞,每間房間內擺放3張床,床上有被子、被套、床單、床墊,床頭櫃有3瓶水、排插、3張凳子,每個房間都配備空調和遮光窗簾。每8個房間共用洗手間和淋浴間,各有5個廁所和淋浴設施。
隨着醫院配置曝光,大批網民相繼討論其實用性和舒適度,當然亦有好事之徒的批評意見。有網友認為,方艙醫院設備簡陋,外型如同監倉,「到時夏天可能熱到焗到」,「不如改名做監倉醫院」。亦有網民反問,「唔要貨櫃,咁去美國住難民帳篷囉」,「緊急情況要將就下,又唔係渡假」,「下星期夏天?而家抗疫唔係staycation呀」。

紐約中央公園草坪上的的緊急醫院。

紐約中央公園草坪上的的緊急醫院。
而事實上,在危急關頭,有貨櫃屋作充當社區隔離及治療設施,已經來之不易。相比之下,美國曾經搭建帳篷,收治新冠患者,例如,2020年,撒馬利亞救援會在紐約中央公園草坪搭建佔地約4600平方米,共14頂帳篷的緊急醫院,提供68個床位,配備10台呼吸機,可以想像在北美州寒冬住帳篷相當難受。因此,中建2000名工友不分晝夜,24小時興建,並於7日內交付,已經創下壯舉,香港市民要珍惜中央拖援。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