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門三相 軍國陰魂

博客文章

一門三相 軍國陰魂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門三相 軍國陰魂

2022年07月11日 18:45 最後更新:18:49

2014年7月19日,安倍晉三上任日本首相一年多後,到山口縣下關市東行庵,到德川幕府末期「尊王攘夷志士」高杉晉作的墓前獻花。安倍在參拜完高杉晉作墓後稱,他的確有立志之感,以表達對政權運營的決心。

安倍晉三名字中的「晉」,就是為了紀念高杉晉作而來。

安倍晉三出身於日本著名的政治世家。1954年9月21日,安倍晉三在東京呱呱落地。雖然他排第二,但卻起名「晉三」,其實是再三傳承之意。「晉」字源於高杉晉作。安倍晉三小時候,當時已貴為日本首相的外公岸信介,就經常和他講高杉晉作的故事。安倍的外叔公佐藤榮作(岸信介的弟弟),後來也繼任為首相。安倍晉三出身日本政治黃金家族,享盡一門三相的尊榮。

日本的近現代史,是一部由富國強兵,走向軍國主義的歷史。安倍晉三一家,也是這部歷史的一個縮影。

1. 高杉晉作。高杉晉作是日本幕末維新時期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19世紀中業,日本還是比較落後的封建幕府時代,是德川幕府的末期。外國勢力湧入,逼幕府簽訂條約,開放港口通商。當時不同地區的武士流散出來,變成推翻幕府的武裝力量。高杉晉作是長洲藩士,組成奇兵隊,加入倒幕戰爭。後來幕府戰敗,但晉作自己卻患上肺結核病,1867年去世,終年27歲,未能見到幕府投降的「大政奉還」。後來高杉晉作和坂本龍馬等人,一起被迎入靖國神社,受到表彰祭拜。高杉晉作代表了日本的強國精神。

2. 岸信介。19世紀中日兩國都曾走上維新之路,但最後分道揚鏢,中國走向社會主義,日本走向法西斯主義。日本向軍國道路邁進,源於一批又一批少壯派軍人,擁戴年青天皇,走上激進軍事擴張之路。

岸信介是一個製酒業者的兒子,在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後,即加入政府。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國東北後,在1932年建立此傀儡政權「滿洲國」。岸信介雖非軍人出身,卻遠到「滿洲國」為官,希望鯨吞中國,報效國家。他曾任「滿洲國」產業部次長和總務廳次長等職。和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等人,並稱「滿洲5巨頭」。後東條英機回國出任首相,岸信介於1942年追隨回國,出任東條內閣商工大臣,並於在昭和天皇的對美宣戰詔書上副署。

1945年二戰結束後,岸信介曾被被盟軍縂司令部列為「甲級戰犯」嫌疑人,監禁3年。但由美國主導的駐日盟軍總部並未審判岸信介,並將其釋放;當時以蘇聯為代表的共產主義勢力蔓延,與美國展開冷戰;岸信介因有強烈的親美傾向,美國將他視為適合領導戰後日本的人選,鞏固右翼保守派陣營,以抵禦日本的左翼思潮。岸信介在1957年出任首相,與美國簽定《日美安保條約》,激發示威浪潮,最後黯然下台。以岸信介和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關係,其政治傾向可想而知。安倍晉三就是在外公岸信介一力培養下成長,可見其右傾反華思想,根深蒂固。

3. 安倍晉三。安倍在2012年第二次登上相位,在位8年,成為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他不是服從美國反華,他是鼓吹美國去反華。他不是服從美國去擴軍,他是以修憲擴軍為職志。

安倍在2020年卸任後的第3天,馬上去參拜靖國神社,這是一次「真我式」的政治表態。然後安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透露他搞動美國反華的傑作。他說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特朗普確認當選後不到10天,他就前往紐約與特朗普會晤。會面的重點是向特朗普強調「中國軍事威脅抬頭」,要強化日美同盟對抗中國。

如今安倍晉三遇剌,激進思潮泛起,右派激進主義抬頭,以自民黨為首的修憲派在週日參議院選舉大勝。日本要修憲確立宣戰權,要大量增加軍費。日本的亞洲鄰國應該擔心,大和民族的軍國主義陰魂,正在回朝。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揭特朗普關稅大招的黑幕

2024年11月07日 18:30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他最愛的關稅、關稅、關稅,恐怕會成為未來4年環球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議題。因為特朗普不單要向中國徵稅,也要向歐洲及全世界徵稅。

牌面上,特朗普增加關稅有一大套理論,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其中一個主要推手,是他上次任內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去年美國對全球貨物貿易逆差1.06萬億美元,32%來自中國,有3361億美元。

萊特希澤認為,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不健康,產業流走了,美國人失去工作,用特朗普的話語:「這些錢被偷走了」,並資助了中國這個競爭對手。萊特希澤這種人的思路,主要會做幾方面的事情來平衡美國的巨額貿易赤字:

第一, 讓美元貶值,擴大美國產品出口的優勢。

第二, 第二,大幅加徵關稅。全面加徵10%的美國進口商品關稅,對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加徵60%的關稅。高關稅造成了壁壘,外國產品很難進來,進來的外國貨成本亦會大幅提升,這樣會增加美國本地產品競爭力,加速美國的再工業化。

第三,改革稅制。美國產品出口到國外,要支付美國公司的所得稅,又要支付出口地的增值稅,削弱了美國產品的競爭力,所以需要改革。
這些講法聽起來道理十足,美國人亦深信不疑,所以特朗普揮動關稅大旗,能夠再次當選總統。但看看美國的貿易數字,就會發覺現實並不是這樣一回事。

美國自2018年特朗普執政時期向中國開打貿易戰,到拜登上臺,也沒有大幅削減特朗普加徵中國產品的關稅,還針對新能源行業中國產品再大幅加徵關稅。

看看中美貿易的變化。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貨品5395億美元,5年之後到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5003億美元,5年間確實對中國進口減少了7.2%。

5年間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亦的確減少了。2018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是4192億美元,到去年對華貿易逆差是3361億美元,數額雖然仍然龐大,但亦減少了20%。

美國對中國的依存度亦顯著下降,美國從中國的進口比例從2018年的21.2%,一直跌到2023年的14%,即是進口產品中,中國產品比例顯著縮小了7個百分點。具體來看,與生產直接相關的資本品及其零部件(交運設備除外)、工業用品等跌幅較大。

看完這些數字,本該可以說美國對華貿易戰是成功了,成功降低了對中國商品依存度,減少對華貿易赤字。但看看美國整體貿易數字,2018年美國整體貿易逆差是8787億美元,到2023年整體貿易逆差擴大至1.06萬億美元,5年間增加了20.1%。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5年間減少了20%,但是美國整體的貿易逆差又增加了20.1%,搞來搞去美國的逆差並沒有縮小,還在擴大。除了部分中國商品可能轉移到東南亞或墨西哥等地,組裝加工再輸入美國外,更加關鍵的問題是美國製造能力薄弱,美國人花費大對商品需求高,不從中國進口,亦會從其他更貴的來源進口,所以貿易逆差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

那麼下一個一百萬的問題就是,為何以特朗普這個聰明人,還要繼續對中國大玩關稅戰呢?《觀察者網》評論員晨楓就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解釋。

美國以對中國強硬為由,大幅加徵中國商品關稅,原因沒有那麼複雜,其實就是因為美國國內不加稅,所以就要對中國加關稅。稅收是國家運作的基礎,關稅也是稅,只不過是對進口貨物徵稅。美國財赤不斷擴大,截至9月底止2024年度,財政赤字錄得1.8萬億美元,按年升8%。特朗普承諾了上任後大規模減稅,包括削減公司稅等等。除對烏克蘭停戰可以節省幾百億美元軍費開支,還要尋找其他收入來源去填數。

如果想收取大量稅款,第一,收稅基礎要大;第二,收稅成本要低;第三,政治反彈要小,那麼找進口商品、特別是中國進口商品來開刀,就很容易了。

2023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貨值4272億美元,全面加20%關稅,就可以收到854億美元稅,如果大加60%關稅,更可收2563億美元,已經很多了。或者先獅子開大口收60%關稅,最後落地還錢收20%,仍然可以收到800多億美元的稅款。

這樣加稅堪稱無痛,雖然最後進口關稅會大量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但他們不知道物價上升因為加了中國關稅,還覺得政府大幅對中國徵稅,遏制了這個競爭對手,非常解氣。

這就變成了一個對特朗普和美國選民的「雙贏方案」,只要人民足夠蠢,他們就不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付足了代價,這就是民主選舉。民粹政客會用各種方式欺騙選民,而選民就老老實實投票給他們,最後老老實實地找數,還說自己的制度好正,叫全世界都一定要學她。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