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周日首度有登月探測器發射升空,預料2023年4月底抵達月球。這個由日本太空新創企業ispace公司研發的小型登月探測器,是「白兔-R」(Hakuto-R)計畫的首波行動,也是民間企業登月的全球首例。
AP圖片
AP圖片
在日本時間周日下午4時38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搭載載有「白兔-R」登月探測器的登月艙,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登月艙約於47分鐘後脫離火箭,朝向38萬公里處的月球航行,飛行四個半月,預計明年4月底着陸在月球東北部一個直徑約八十七公里、深約兩公里的隕石坑。
ispace希望未來能開展月球資源開發及物資運送等業務,這次將進行相關技術的實證作業。
這個登月探測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日本知名玩具商 TAKARA TOMY、索尼公司等公司參與,探測器有如玩具大小,外形像欖球,有兩個輪子。如果登月探測器明年4月底成功登陸月球,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民企登陸月球表面。
SpaceX「獵鷹9號」運載火箭升空一刻。美聯社
美國太空總署 (NASA) 再向民間徵集意見,任何提供妥善處理太空人糞便和排泄物的技術,可以獲得300萬美元 (約2340萬港元) 獎金。
計劃名為「月球回收挑戰」
NASA公布「月球回收挑戰」(Luna Recycle Challenge)獎勵計劃,呼籲民眾提出一種科學技術,在月球上和長途太空飛行期間,能夠回收及處理太空人的糞便、尿液和嘔吐物。
觀看影片
月球上有96袋排泄物
資料顯示,在阿波羅任務 (Apollo missions) 太空人在月球上留下了96袋人類排泄物,而「月球回收挑戰」的目的是防止再增加這些散發臭味的太空垃圾。獲選的技術將用於未來的太空任務,包括假設的月球長期前哨站。
AP圖片
為長遠太空發展做準備
NASA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太空總署致力於可持續的太空探索,在我們為未來的載人航天任務做準備時,需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包括固體廢物在內的各種廢物流,以及如何在太空環境中儲存、處理和回收廢物,從而減少或完全不需要運返地球的廢物數量」。
糞便排太空尿液再利用
根據目前的安排,太空人使有的大小便的器具皆備有抽氣設備,如廁後糞便沿管線被氣流抽走,釋放在太空,尿液則處理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