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個星期,是金融世界混亂的一週。
美國影星莎朗史東說銀行風潮令她損失了一半資產,如果她只存錢在銀行,應該不會有這樣大的損失,因為美國政府宣佈為出事的兩間銀行矽谷銀行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的存款包底,所有存戶都可以全數拿回存款。當然,如果莎朗史東買了相關銀行的股票或者債券,就另作別論了。希望她沒有買瑞信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債券),否則,她可能不是損失了一半,而是損失百份百。
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出事,瑞士央行介入,催促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收購瑞信。瑞銀在沒有辦法做詳細賬目審查的情況下,自然要開出狠辣條件,只肯發行價值30億瑞郎(約32.5億美元)新股去收購瑞信所有股份。另外,又要瑞士央行擔保90億瑞郎作收購瑞信的損失擔保,和提供瑞銀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這還不止,瑞士央行將瑞信發行的額外一級債券(AT1)全部減記,變成一文不值。瑞銀在本週一開市之前簽約收購瑞信。
外界認為,瑞銀獲得一個好交易,瑞信由於管理不善,就只能夠以一個茶渣價賤賣。更慘的是,瑞信AT1債券的持有人,投資一夜歸零。雖然瑞信AT1債券在資本不足的時候,有一個全面歸零的觸發點,但一來瑞信的財務狀況未去到這個水平,二來大部分債券購買者根本沒有注意這條款。有個私人銀行家朋友告訴我,客戶買債券的時候,只看著那7、8厘的回報,根本就想過會有全面變零的風險。
一般而言,公司執笠會先償付予債券持有人,最後才給股東,但瑞銀和瑞信這個交易,將瑞信的一級債券減記歸零,相反瑞信股東還可以拿到那32.5億美元的茶渣收購價。相對而言,瑞信股東比較幸運。
事後,瑞信的債券持有人憤怒聲討。為什麼瑞士央行的決策者,要選擇將AT1債券歸零呢?
理由很簡單,這樣做可以讓被收購的瑞信減債160億瑞郎,減輕收購方瑞銀的負擔,以提高這個交易的吸引力,所以要債券持有人犧牲。這是一個瑞士政府的武斷(arbitrary)選擇,並無什麼理念支撐。
美國政府亦作了另外的武斷選擇。美國政府初時選擇不拯救標誌銀行和矽谷銀行,但到了第一共和銀行出事的時候,就牽頭組織11家大銀行存入300億美元給第一共和銀行,聯儲局又向第一共和銀行提供200至1000億美元的流動性,令第一個共和銀行免於像標誌銀行和矽谷銀行般倒閉。
到底是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反應太慢,要到第三間銀行可能倒閉才行動,還是有意為之呢?
英國溫切斯特大學銀行與經濟學教授、「量化寬鬆」這個概念的提出者理查德•沃纳說,聯儲局是完全有能力拯救這兩家銀行的,而聯儲局是有意不去救的。原因是矽谷銀行和標誌銀行涉及大量的虛擬貨幣業務,而虛擬貨幣正正是在挑戰聯儲局權威。聯儲局當然沒有興趣去救這兩家銀行。
沃纳提到另一個例子,2008年,投行貝斯登和雷曼兄弟同樣不獲聯儲局拯救,但聯儲局卻入市拯救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其實,貝斯登和雷曼兄弟的規模都不大,不難救,為什麼聯儲局不去救呢?原因是在1998年,美國對沖基金「長期資本」出事,聯儲局拉攏了一大批銀行和投行,注資拯救長期資本,但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卻以不是註冊銀行為由,不願意參與拯救。這兩個壞孩子,就在十年後受到懲罰。
這些金融災難故事告訴大家,第一,央行權力很大,可以決定救誰和不救誰。第二,其決定比較難以觸摸,有投資者會因此而受損。第三,不要以為債券比股票安全,瑞信事件表明,債券也可能會歸零。在美國瘋狂印錢的時代,金融風險在不斷疊加。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