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速戰速決完成23條立法,皆因境外勢力正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夜長則夢多,不如快快搞掂,不讓它們凝聚更大反對力量,徒增變數。在這形勢下,外國政府和組織紛紛開火猛轟,乃意料中事,不過細看一下發砲者是什麼底細,也很有意思。根據我搜尋的資料,這些組織多是香港動亂的「幕後玩家」,跟美英政圈鷹派和黎智英,織成一個緊密網絡,一直在背後翻雲覆雨。
翻看站出來「開火」的外國組織名單,首先見到美國的「人權觀察」。這個所謂NGO,背景殊不簡單,也與香港有一定淵源。原來它的全球倡議總監Minky Worden,在香港回歸前後,曾任民主黨主席李柱銘的高級助理,成為他與美國官方的搭綫人。

砲轟23條立法的美國NGO「人權觀察」,其全球倡議總監Minky Worden曾任民主黨大佬李柱銘的助理,它被指與美政府有緊密聯繫。
其後她返回美國,先出任「人權觀察」的傳訊總監,不久就晉升為全球倡議總監,並繼續與香港民主派保持聯繫,曾於2012年協助安排李柱銘、涂謹申、李卓人等泛民大佬訪美,會晤一批政府和政黨人士,當時距2014年「佔中」只兩年。
她丈夫是《華爾街日報》前出版人Gordon Crovitz,此人與該報高層麥偉林都與黎智英熟識,故該報後來成為了黎的「親密盟友」。
關於「人權觀察」的背景,一說其「大金主」是以反共見稱的大鱷索羅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斯基維爾,曾與131名學者聯名致函「人權觀察」,指它的成員與美國政府有複雜而密切的關係,常與官方的外交利益保持一致。由此觀之,該組織砲轟23條立法,絕不奇怪。
今次急急出來開火的英國政治組織「香港監察」,更加惡名昭著,不斷在黎智英案審訊中被提及。這個組織的創辦人羅傑斯,以人權之名大玩政治,早於2014年已介入當時的「佔中」行動,同時鼓吹疆獨和藏獨,故在2017年被港府拒絕入境。
就在那一年,他經李柱銘介紹結識了黎智英,之後兩人越行越埋,並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通天地綫,成為了這些政客干預香港政治的渠道。2020年時,末代港督彭定康出任「香港監察」贊助人,他與黎在回歸前已是老友,遂在英政圈形成一股力量,一方面破壞中英正常關係,另一方面挑動香港的反政府情緒,並逼促英政府制裁香港。

同樣大聲疾呼反對23條立法的「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由2014年「佔中」起,一直介入香港的政治運動,與英國鷹派政客和黎智英結成「亂港聯盟」。
到近期,羅傑斯繼續積極串連流亡海外的港人組織,伺機與港內的殘餘激進人馬裏應外合,再次搞亂檔。23條立法正正就是針對此威脅建立防綫,羅傑斯自然大吹大擂反對,並推動外國進一步制裁香港。
今次發砲的組織中,有一個是海外港人組織,就是在美國成立的「香港民主委員會」。它的成員可說是「通緝犯大聚集」,包括創辦人之一、朱耀明牧師的兒子朱牧民,以及潛逃英國的羅冠聰。現時擔任執行總監的,是另一名通緝犯郭鳳儀。
這個組織與美國政府的關係也很詭異,年前它在華盛頓舉辦過一個「香港峰會」,參加者就包括被稱為「第二個CIA」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以及出名反中、曾親晤黎智英的前國務卿蓬佩奧和參議員盧比奧。這組織是什麼貨色,不言而喻。
上述這些急不及待猛攻23條立法的外國組織,揭開NGO的面紗後,皆是一直搞亂香港檔攤的「幕後玩家」,它們今次紛紛出手,恰恰證明此法立得及時,如果不築固防綫,「幕後玩家」將玩得更猖狂。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