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快到,特首李家超早前乘坐天星小輪,拍攝上任兩周年的宣傳短片,分享上任兩年心得,展望未來。在最新一段影片中,他表示香港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要主動把握機遇發揮優勢,讓廣大市民更有幸福感,讓香港創造更多輝煌成績。
特首拍片時遇上一個家庭,開心抱起BB仔一同影相。佢話,這艘船就像是香港的縮影,男女老幼同乘一船,大家可能坐船的目的不一樣,但都有共同的方向,期望香港這一條船繼續全速前行。
特首開心抱BB,話香港男女老幼同坐一條船,有共同的方向。李家超IG圖片
李家超繼續以坐船類比指,剛才在船上,身處其中就覺得那艘船很大,現在上了岸抽身再看,在整個維港裡面這艘船就顯得很小,其實很多問題是錯綜複雜的,觀點與角度不同,看問題就有不同感受。因此,看問題既要看微觀,也要看宏觀,同時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洞察事件背後可能隱藏的利害關係。
李家超說,我們看香港的問題,當然問題要解決,但如果我們跳出香港,從世界的角度看香港,香港其實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錯,在世界舞台上也是在不斷發亮發光。
李家超表示,香港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李家超IG圖片
他指香港已經迎來「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我們還踏上了國家全面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以及深化改革的快車,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機遇大於挑戰。香港社會現時大致安全平穩,是最好的發展時刻,一定要有創新思維和底線思維,制定政策時更加要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
他又稱,外圍環境充滿挑戰,世界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必須繼續努力,不但以結果為目標,更要提速提效,更有前瞻性,主動把握機遇、發揮優勢,讓廣大市民獲得更多,更有幸福感,讓香港創造更多輝煌的成績。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第七屆區議員年度工作報告公布之後,新一屆區議會的表現備受關注。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星期二(4月8日)晚出post,不點名回應外界「唯數字論」,數字當然有其價值,讓公眾能客觀了解議員的部分工作,但絕非衡量服務的唯一標準,區議員更要用實際表現爭取更多市民的認同。
早前有傳媒報道統計區議員工作報告相關數據後批評,區議員開會發言表現參差,有個別區議員開會「齋坐」冇發言。麥美娟4月7日解畫指,區議員在開會前都會做好功課,了解議程,知道針對什麼議題發言,但有可能在開會時較遲舉手,意見已被其他人發表,再重複發言已沒有意思,她認為要善用會議時間,非為發言而發言。
麥美娟4月8日在社交媒體發文,以自己擔任26年區議員的經驗作出回應,指自己見過勤勉盡責者深耕社區,也目睹過敷衍了事的躺平現象,甚至有每三個月僅現身一次會議的議員,卻能穩坐整個任期。佢話,相比之下,新一屆區議會的表現可說是前所未有。
帖文提及,有人關心區議員開會發言次數或是處理個案/查詢的數目差異等,佢擔任議員多年,見識過「拉布」八個、十個小時的會議,也聽過無數「為講而講」的發言。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會議的成效,是有沒有就議題充分反映到地區意見,而不是簡單的時長次數。
麥美娟續指,瞭解到區情不同,如人口密度不同,自然會出現個案的數目差異,單純講求數字難顯真章。正如處理一宗複雜的鄰舍糾紛所需精力,可能十倍於一般諮詢,凝結的心血遠超統計表呈現的數值。
她舉例,今年和區議員及關愛隊探訪的兩個家庭,家中成員因嚴重意外重傷或不幸逝世,家庭頓失經濟支柱,陷入困境。當時正是區議員們透過地區網絡聯絡到他們,比所有部門、慈善機構都要快,並馬上協助他們向不同社區基金或善團申請援助金,為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及後也作為橋樑聯繫社會不同的有心人向他們提供援助並持續跟進。「數字上,這只是兩個個案,但其意義絕非冰冷數據能夠反映。」
麥美娟坦言,數字當然有其價值,讓公眾能客觀了解議員的部分工作,但絕非衡量服務的唯一標準,區議員更要用實際表現爭取更多市民的認同。
她分享早前到東區與區議員及關愛隊探訪長者家庭的一個細節:在聊天中發現長者家中牆上貼有一張微微發黃的紙,寫有緊急聯絡人的資料,赫然寫著的並非子女的聯絡,卻是當區區議員的名字和電話。「這8位數電話號碼的背後,是議員用誠心服務換來的信任,我想這才是區議員最有意義的『數字』」。
麥美娟重申,新一屆區議員們都盡責履職,達成了區議會主席指派他們的任務和各項目標。新一屆區議會有「四個第一次」,「第一次」引入履職監察制度,確保區議員盡責履職;「第一次」全體區議員出席率不低於80%,出席率更為歷屆之最;「第一次」全體區議員上任3個月內成立辦事處,每週開放時間不少於40小時,包括至少4小時的非辦公時間;及「第一次」全體區議員每年提交工作報告,系統化向社會彙報區議員的工作。每個「第一次」都是要回應市民對新時代區議員的期望,希望區議員能履職盡責,多接觸市民,協助政府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更好為市民排憂解難。
高人認為麥局長曾經擔任區議員20多年,親身經歷了,反對派如何騎挾區議會拉步,拖垮政府施政,令香港整個社會發展舉步維艱,更能感受到做實事的重要,「唯數字論」只是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