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減稅吸引白酒商眼球 能否有商機一年半載或見真章

博客文章

減稅吸引白酒商眼球 能否有商機一年半載或見真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減稅吸引白酒商眼球 能否有商機一年半載或見真章

2024年11月18日 18:05 最後更新:18:11

內地企業近年紛紛尋求開拓海外市場,早前《施政報告》提出減低香港烈酒稅,業界估計當局此舉並非為了鼓勵港人多飲烈酒,而是希望內地白酒借道香港,走出海外。廣告界自然期望政府想法成真,為香港增加商機。

內地白酒市場龐大,可從國內股王落在白酒生產商茅台身上足見一斑。特區政府在財政緊絀下仍然提出降低烈酒稅,背後當有深意,市場解讀之一,是期望白酒生產商能夠把眼光投到香港,甚至把香港作為拓展海外市場的基地。

當局希望開拓白酒貿易的商機,香港作為連接世界的窗口,有財金界倡議吸引茅台來港作第二上市。如果股王可以來港掛牌,以香港作為外銷跳板,也不是沒有可能。有廣告界指出,過去除了茅台的代理商或個別品牌如「瀘州老窖」有在香港投放電視或戶外廣告,白酒在香港並非主要的廣告品類。雖然有個別內地品牌曾考慮做些推廣,最後都未有落實。《施政報告》提出減烈酒稅,屬於大動作,業界當然期望措施實施後,慢慢可以產生效果,增加白酒商做推廣的誘因。

內地大型品牌的廣告預算每年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元,聽起來數字非常龐大,但以中國市場之廣和人口之多,相關數字由眾多媒體分食,只能算是合理,特別是內地大平台如抖音已佔去大部份,其他媒體要分杯羹並不容易。香港因為市場太細小,一直很難吸引內地品牌在本地投放廣告,香港政府減稅以爭取白酒商的眼光,以其一貫不干預的行事作風,已經可以算是奇招,至於能否奏效,相信一年半載就可以見真章。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總統向全球發動貿易戰,重點攻擊目標是被視為勁敵的中國。中港關係日益緊密下,雖然香港一向擁有獨立關稅區地位,仍然無法避免捲入漩渦,4月關稅戰啟動,廣告市場即時罩上陰影,擔心本來已經放緩的市道會再受打擊。

美國向全球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估計是貿易盈餘作為基礎配合方程式計算出來。歷年港美貿易都是赤字,美國賺得大量盈餘,按理不應被納入。然而,美國當前政策懶理,把香港當成中國一部份,直接徵稅。當眼見緊貼美國的台灣都一樣被美國要求交稅兼設廠,香港試圖講情求免,相信都是浪費氣力。

港美貿易美國能夠多年得益,部份因為香港是自由港,營商自由度高,美商活躍,同時也因為美資跨國媒體發達,賺取的利潤豐厚,反之美國商品在香港的廣告投放甚為有限。

美國是商業大國,跨國機構眾多,過去在廣告業非常活躍,大樹好遮蔭下,美資廣告公司影響力很大。近年,美資不少直接轉戰內地,加上投放策略有變,活躍程度似有減退,像可樂、手機等大戶不是減錢就是退下火線,新興的品牌如Tesla、蘋果都是生意做得多、廣告投得少。

另一方面,美資在網絡媒體有很強的競爭力,Meta屬下的FB、IG,Google和YouTube,這些公司憑著科技和美國軟實力,在香港生意都做得很大,而且是投入少,收入多,其他像蘋果手機的程式應用,同樣帶來可觀的網媒收入。隨著中國企業強大和國際化,美資媒體在香港同樣面對日益強烈的競爭,正如WeChat、小紅書挑戰FB、IG一樣。

作為市場經濟主導的縮影,在香港可以見到美資受到大陸企業冒起的競爭,然而,當中看不到有不公平的遊戲規則。現時特朗普因為貿易赤字為理由開徵高關稅,計算的標準主要是有型貿易的數字,沒有計算服務收算在內。這是美國多年前開始放棄低增值的製造業,集中利潤豐厚的科技業的結果,正如現在沒有人會買美國的冷氣機、雪櫃,但美國科技7雄、迪士尼這些跨國公司都在各國賺取了龐大利潤,造就了他們10萬億級的市值。

中國企業在多方面追近美企,的確形成巨大壓逼感,然而,商業競爭要鬥智鬥力,不能一味恃強橫行,捨軟實力不用而靠蠻幹。美國現時與各國為敵,香港要避險必需要開發其他市場。

特朗普打關稅戰,看不到中美企業會即時大削廣告預算,但政策的反覆性肯定產生巨大的心理陰影,令行業產生不穩定。在媒體行業數碼化下,美資媒體極可能是本地市場份額最大的經營者,美國打殘香港廣告行業,商業聯繫不免削弱,加上國家形象受損,美媒利益必然受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