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吸金力十足的綜藝節目《中年好聲音》近日出現了「門神」出局的插曲,作風一向出位的評審伍仲衡因懷疑與該台搶簽新人洪心怡被踢出局,伍仲衡連日爆料,廣告業界八卦之餘,更加留意到無綫透過節目掘金的做法。
根據伍仲衡在網上透露,今次他搶簽的新人洪心怡,是參加無綫節目《校園好聲音》獲得冠軍被賞識,事後才發生簽約事件,引發了一場茶杯裏的風波。他在網上的說法時有修改,看來對合作方式只是耳聞,沒有真正參與,以此詮釋事件很易令外界對這種合作方式產生偏差。
演藝比賽是電視台發掘藝人的常用方法,遠年如發掘巨星梅豔芳、張國榮等的《新秀》是最好例子,電視台參與了制作,出招維權是意料中事。外界好奇的是,無綫搞得比賽,《中年》和《校園》為何簽約安排不同?據伍仲衡說法,原來《校園好聲音》由無綫制作和播出,背後出錢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看中了《中年好聲音》的傳播力,與無綫會作用了相似的形式和班底舉行了由3間院校參與的賽事,比賽不是公開,中大只是買時間播出。之後,伍仲衡又說若有錢可以買時間直播婚禮,再改口補充不清楚是否可以這樣安排,反映他對整個運作未必有深入研究。
《校園好聲音》因為簽約事件忽然受到注目,這種合作方式最大好處是透過有娛樂性的內容達致軟銷效果。商業合作細節電視台不會隨便披露,但從評審都是由電視台負責,幾可肯定不是買時間播出這樣簡單。一般而言,這類型的合作,電視台都會有條款保險本身的權益,包括在制作上的自主權,以確保質素,同時維護自身的知識產權利益。廣告界如果有機會參與這類合作,很多時都會加入客戶公司的市務人員直接洽談細節,包括內容概念,也涉及很多權益細節。
大型商戶資助節目以達致宣傳形象的做法,在這幾年似乎漸趨流行,年前就有連鎖快餐店「包起」姜濤主演的劇集,由他擔任送外賣的主角。訂制筫助節目投入資源大,一般是有實力企業才能負擔的項目。大企業精打細算,明白雖然花費不菲,但只要本身的生意有足夠規模,憑藉節目內容去推廣形象或商品,仍然是高效益和性價比的宣傳方法。無綫本身擁有龐大的藝人資源,加上長期穩定的收視,爭取這類型生意較為容易,在數媒平台競爭激烈的日,相信這種結合內容去爭取廣告資源的方式很有機會日趨流行。
潘朵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