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即將完成長達7個月、4.7億公里的飛行旅程,預計於美國西岸時間周四下午12時55分(香港時間周五凌晨4時55)在火星表面著陸。
AP圖片
「毅力號」現時正進行最後24公里的飛行。按照計畫,它會在一個取名為杰澤羅隕石坑的湖床上降落,在降落之前要經歷「恐怖7分鐘」。
AP圖片(NASA/JPL-Caltech)
地球控制中心的科學家和工程人員希望它著陸後不久,便傳送訊息回來,確定降落成功。
AP圖片(NASA/JPL-Caltech)
這項耗資27億美元(逾210億港元)、為期兩年的火星探索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尋找火星上有沒有有機微生物的跡象。科學家相信,火星在大約30億年前的氣候比較暖和及潮濕,當時可能有生命存在。
「毅力號」預計於美國西岸時間周四下午12時55分在火星表面著陸。AP圖片(NASA/JPL-Caltech)
有6個輪子、體積好比一架多用途汽車的「毅力號」,比過往發射上火星的探測器更巨型及先進。它也會採集火星石頭和及土壤樣本,帶返地球進行分析。
美國「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探勘中,發現了一塊歷史岩石,其中含有「長鏈烷烴」有機物,這可能成為判斷火星是否曾經存在生命的新證據。
「好奇號」探測器檢測到火星迄今為止最大的有機化合物
據《Tech Explorist》報導,美國太空總署的「好奇號」探測器在火星探勘中發現了一塊約37億年歷史的岩石樣本,從中檢測到火星迄今為止最大的有機化合物,這可能成為火星是否曾經存在生命的新證據。
含有有機化合物「長鏈烷烴」
根據報導,這塊歷史岩石含有有機化合物「長鏈烷烴」(如癸烷、十一烷和十二烷),這些是脂肪酸的殘餘物,可以通過無生命的化學反應生成,同時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體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塊岩石位於火星的黃刀灣,屬於一處古老的火星湖床,擁有火星過去較溫暖、較潮濕時期所需的所有生命必要成分。專家指出,有機化合物的發現為科學家在火星上辨識生命遺跡提供了最佳機會。
好奇號 示意圖
曾在古老的泥岩中發現了有機物的痕跡
據《衛報》報導,自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好奇號探測器已在蓋爾隕石坑行駛了約32公里。儘管它在古老的泥岩中發現了有機物的痕跡,但這些都是相對較短的碳鏈分子。
生命的有機特徵可以在火星岩石中保存數十億年
然而,這一發現表明生命的有機特徵可以在火星岩石中保存數十億年,如果火星曾經存在生命,那麼它的遺跡最終可能被發現。目前,科學家將對這些樣本進行進一步分析,以尋找更大的有機物,並提供更多含有偶數碳的脂肪酸的證據。
火星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