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法媒:67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北京商業運營

博客文章

法媒:67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北京商業運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法媒:67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北京商業運營

2021年12月02日 12:17 最後更新:12:21

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原來已經在路面行駛。

法國歐洲新聞電視台網站11月30日報道,一個由67輛無人駕駛的「機器人出租車」組成的車隊,開始在北京搭載付費乘客,它看起來像一輛普通小汽車,但停靠在人行道旁的這種出租車不需要駕駛員,通過數字方式與顧客溝通,以獲得行駛目的地信息並收取車費。

北京的無人駕駛「機器人出租車」。

北京的無人駕駛「機器人出租車」。

近日,北京批准首批用於開展商用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允許數十輛「機器人出租車」駛上中國首都的道路。這些車輛最多能搭載兩名乘客,行駛範圍被限制在位於北京南郊亦莊地區的經濟開發區內。一名安全員坐在前排,以便在必要時採取干預措施。

11月25日,在北京亦莊創新發佈會上,北京正式開放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同時政策表示在保障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的前提下,企業可採取市場化定價機制;在向乘客明確收費原則、支付方式等信息前提下,方可開啓體驗收費服務。這標誌著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從測試示範邁入商業化試點探索新階段。

百度和小馬智行成為首批獲許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的企業,現階段將在經開區60平方公里範圍,投入不超過100輛自動駕駛車輛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上週四開始,北京亦莊67輛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就向乘客收費了。

對中國科技巨頭百度和初創企業小馬智行來說,這些車輛的推出,是向實現其無人駕駛雄心邁出的至關重要一步。但根據監管規定和安全要求,預計自動駕駛出租車仍需多年時間,才有望在完全沒有人類干預下自動運營。

小馬智行的聯合創始人彭軍。

小馬智行的聯合創始人彭軍。

小馬智行的聯合創始人彭軍表示,推動自動駕駛行業快速前行的關鍵在於「政策、技術以及公眾的接受度」。在此前的測試階段,該公司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已完成50多萬個訂單行程。

另外67輛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已獲准在北京指定區域提供有償服務。此外,阿里巴巴支持的無人駕駛初創企業AutoX和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等企業也已在中國各地的城市,開展無人駕駛出租車試點項目。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對全球多國反覆無常濫施關稅期間,中方強硬反制之餘,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自4月8日 起密集跟多方代表進行溝通,包括當日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視像會談;4月9日與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札夫魯視像通話;4月10日則分別與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南非貿工部長帕克斯·陶、及沙特商務大臣卡斯比視像通話;4月11日,又先後與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部長阿爾克明、及世貿組織(WTO)總幹事伊維拉視像通話。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多方溝通應對美國濫施關稅。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多方溝通應對美國濫施關稅。

央視公眾號「玉淵譚天」指,商務部與多方溝通,加強合作應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其中,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主要達成四方面共識,包括反對美國加徵關稅行為,願同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維護以世貿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同意盡快啟動磋商,深入討論市場準入相關問題,之前「市場準入」放在中歐投資協定框架下商談,在製造業、金融服務業、醫療衛生與生物醫藥行業都做出了高水平的「市場準入」承諾。

另外,中歐亦立即開展電動汽車價格承諾談判,去年雙方就電動車進行了多輪磋商;最後是支持重啟中歐貿易救濟對話機制。「玉淵譚天」指,此機制近幾年因一些原因未發揮作用,現雙方支持重啟,意味雙方都拿出了務實、合作的態度,面對雙邊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展現出了中國和歐盟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維護世界貿易秩序的責任和決心。

另在同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札夫魯的通話中,對方明確表示,美國政府有關政策不符世貿組織所規定的自由公平貿易原則,東盟國家亦是美方所謂「對等關稅」的重點對象之一, 溝通中相關方也與中方就發揮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平台作用等問題進行交流。

至於與世貿總幹事伊維拉的溝通中,伊維拉特別提到,世貿成員應共同捍衛開放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在世貿框架下通過對話合作妥善解決分歧。

「玉淵譚天」認為,面對美方單邊霸淩做法,以開放合作和多邊主義對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淩行徑,是更多國家的選擇,中方與多方的通話傳遞了兩個信號。

第一,美國濫施關稅遭到多方反對,中國正團結維護國際貿易公平正義的力量。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歐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歐方提到,願推動擴大中歐雙向市場準入、投資和產業合作。先說「投資」為,據最近一個月相關數據,歐盟關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投資,希望中國可積極投資歐盟。

而事實上中歐有廣泛合作空間,以電動車為例,去年中歐在電動車問題上有分歧,但無礙中歐之間的合作。據統計,過去幾年,歐盟增長最快的企業,是一家波蘭的光伏企業,主要銷售中國制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太陽能設備。2020至2023年,這家企業的覆合年增長率高達830.8%。

對東盟而言,東盟是中國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總額為9821億美元,佔中國全球貿易總額的16%。「玉淵譚天」指,美國掀起單邊貿易戰,中國要做的,就是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不只是東盟,不只是歐盟。

第二個信號是愈來愈多國家,正在看清美國關稅「訛詐」的本質。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個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的國家,中國是在守護世界的公道。雖然有個別輿論聲音憂慮,若其他國家都和美國達成協議,中國怎麽辦?惟中方態度很明確,其他國家不管是「反制」還是「談判」,都是各國的主權事務,中方沒任何意見。但若拿中國的利益去給美國當「投名狀」,中國絕不答應。

國際貿易專家崔凡表示,若對美國的壓力服軟,按照目前的形勢看,美國只會得寸進尺,對美方的霸淩行徑需更多國家站出來,予以反制。

4月12日,美方宣布智能手機和電腦將不受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限制,反映美方很清楚所謂「對等關稅」對自身的影響。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

值得一提的是,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歐盟謝夫喬維奇時,中方準備了一件運動T恤作為給予謝夫喬維奇的禮物。這件T恤的原料是纖維,由二氧化碳轉化製告,提供原材料的是中國企業,是全球第一個形成完整綠色負碳產業鏈的企業,而這家企業同樣涉足光伏行業,旗下的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材料供應商,年產能佔國內總產能的30%以上。

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後,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加徵關稅,一度讓這家公司經營困難,但面對美國的打壓,這家公司選擇自研光伏材料新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緩解了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玉淵譚天」認為,這就是中方面對貿易戰的態度,「衝擊再大,也要站著應對」,這將也成為愈來愈多國家的態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