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邁阿密」班主老爹政治背景特殊 幫過CIA 美政圈幕後「大佬」

博客文章

「邁阿密」班主老爹政治背景特殊 幫過CIA 美政圈幕後「大佬」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邁阿密」班主老爹政治背景特殊 幫過CIA 美政圈幕後「大佬」

2024年02月08日 20:03 最後更新:20:33

美斯缺陣風波鬧了幾日,不但塵埃未落,且因他在日本龍精虎猛落場半小時,又一直笑臉迎人,甚至與知名「午夜牛郎」合照(特首超哥都沒這待遇),令事件更沸沸揚揚。最新發展是,越來越多評論指此事背後有「政治動機」,某種勢力不懷好意,想搞衰香港。至今為止,這仍只是揣測,不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邁亞密國際」老闆已故父親今日被人起底,原來其背景政治色彩甚濃,有極深的反共淵源,究竟這與今次風波有冇關係,難免惹人猜想。

「邁阿密國際」於2021年易手,一個在邁阿密發跡的古巴裔富豪家族入主,老闆是馬斯(Mas)兄弟,他們的父親,是已故的右翼政圈勢力人士卡諾薩( Jorge Mas Canosa)。這位具「政壇教父」地位的人物,於60年代由古巴流亡到美國,是極端「反卡斯特羅分子」,赴美後一直策劃推翻古巴共黨政權。

「邁阿密國際」班主馬斯兄弟,2021年擁有球會,重金聘得球王美斯加盟。他們的父親是古巴裔的政圈有勢力人士,長期助CIA顛覆古巴共黨政權,反共立場鮮明。

「邁阿密國際」班主馬斯兄弟,2021年擁有球會,重金聘得球王美斯加盟。他們的父親是古巴裔的政圈有勢力人士,長期助CIA顛覆古巴共黨政權,反共立場鮮明。

由於這背景,他被美國CIA招募加入顛覆古巴活動,加以培訓,曾參與1960年入侵古巴豬灣事件,並獲授軍銜。那些行動失敗後,CIA支持他與其他人組成「古巴流亡代表處」,以流亡政府自居。

他退役後從商發了達,一直資助顛覆古巴政權的陰謀,到80年代初,列根政府針對古巴共黨成立「古巴裔美國人國家基金會」,作為民間反共力量,而卡諾薩是領袖之一。此組織政治色彩濃厚,其勢力足以影響政府對古巴的決策。

馬斯兄弟之父卡諾薩受幾任美國總統器重,長期擔任「古巴裔美國人國家基金會」領袖,成功推動對古巴政權實施制裁。「邁阿密國際」班主Jorge Mas 繼承其父,現任基金會主席,在政圈有一定關係。

馬斯兄弟之父卡諾薩受幾任美國總統器重,長期擔任「古巴裔美國人國家基金會」領袖,成功推動對古巴政權實施制裁。「邁阿密國際」班主Jorge Mas 繼承其父,現任基金會主席,在政圈有一定關係。

到了90年代中,卡諾薩為加強打擊古巴政權,大力推動國會通過一條《Helms--Burton Act》,主要內容是,美國政府可以控告與古巴做生意的其他國家公司,藉此制裁卡斯特羅政權。此法案當時引起了加拿大和南美洲商界反彈,但最後仍獲通過,並隨即生效。由此可見,卡諾薩的政治影響力極大,所以當時有評論說,如果沒有這個老人家在幕後發功,美國與古巴可能早就建立正常關係。

卡諾薩去世後,他兩個兒子Jorge和Jose接掌了生意王國,近年更進軍體育產業,包括入主「邁阿密國際」,而兄長Jorge承接老爹的政治角色,任「古巴裔美國人國家基金會」的主席,雖然他對古巴的立場較父輩溫和,但與右翼政圈仍有密切連繫,並繼續影響着政府的古巴政策。

球隊班主的家族雖然政治背景特殊,在政圈仍有角色、關係和能量,但迄今仍沒有證據證明這與今次風波有關。不過,正於我3日前所寫,整件事起碼有3點「不尋常」,重重疑團依然未解,背後有某種勢力影響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論點今天越來越多人提出,內地知名作者靖海侯就是其一。

他說,「從在香港和在日本截然不同的表現看,梅西(美斯)似乎得到了『某種指示』、接受了『某種安排』,其在香港躲避、回避、逃避的一系列行為,有明顯『怪異』之處,與其說他在香港時『身體不適』,倒不如說他『被受傷』『被靜音』更讓人信服。」他所說的,與我幾天前心中所想,基本上一致,背後很可能有一些事發生過,而大家皆蒙在鼓裏,才會出現那種種「怪異」現象。

今日《大公報》和《文匯報》都大篇輻報道美斯在日本上陣「判若兩人」,並在社評指美斯「被受傷」,而美斯「失場」是預謀的操弄,相當之直白。我看到後覺得,兩報可能掌握了一些情況,知道風波背後有某方的操作,若如此,那就不只是「陰謀論」推理了。

事件的全部真相可能永遠不會大白,但經過今次教訓後,大家更應明白「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借用特首超哥的話,當小人當道時,香港也不能太君子。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長和擬「打包」出售海外43個港口,由美資公司牽頭的財團接手,因這些港口多位於戰略要地,對中國極之不利,故連日來內地與本港對「大刁」惡評不絕,在巨大壓力下,傳聞長和本周三將暫緩簽約。即使長和不顧嚴重後果,最後硬要簽約,仍須面對重重變數,行會召集人葉劉就指,除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可以審查這次交易,由於多個港口位於歐洲,不排除歐盟會用「反壟斷法」加以干預。我翻查資料,歐盟去年11月就曾針對Facebook 母公司Meta 壟斷網上平台廣告,重手判處罰款65億港元,若日後它以同一手段對待長和這交易,都咪話唔攞命。

葉劉指長和出售大批港口給美資牽頭的財團後,將出現壟斷,除了中國當局可依法審查這「大刁」外,也不排除交易可能觸犯歐洲的反壟斷法,導致歐盟出手干預。

葉劉指長和出售大批港口給美資牽頭的財團後,將出現壟斷,除了中國當局可依法審查這「大刁」外,也不排除交易可能觸犯歐洲的反壟斷法,導致歐盟出手干預。

葉劉昨日在fb發文指,香港冇壟斷法,而《競爭條例》沒提及併購,意思是,港府欠缺法律手段,去對付發生在境外的商業壟斷,例如今次長和多個港口被收購。但是,內地的《反壟斷法》寫明,「中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即是說,當局有權依法規管涉及境外資產的交易,包括長和這項「大刁」。

這種反壟斷措施非中國獨有,美國和歐盟等,都有類似法律。葉劉說,美國早於1890年就通過《休曼反壟斷法案》,並有其他法例禁止妨礙競爭商業行為。至於歐盟,數十年前已實施《歐洲共同體競爭法》,亦即「反壟斷法」,主要是防止大企業弱肉強食,扼殺公平競爭。

今次長和擬出售的港口中,部分位於歐洲,包括比利時、德國、波蘭、西班牙、荷蘭、瑞典等的戰略重地,而買家財團成員之一TiL的控股公司「地中海航運」(MSC),是航運超级巨企,本來已透過TiL 營運全球70多個港口,如果把長和的大批港口也「呑下」,將形成絕對壟斷。

葉劉同我講,歐盟有全面法律管制區內的商業競爭,而長和擬出售的港口中,多個位於歐洲,若營運被「高度壟斷」,不排除交易可能觸犯競爭法例,導致歐盟出手介入。

去年11月,歐盟委員會就曾裁定Facebook 母公司Meta壟斷社媒平台廣告,違反競爭法,嚴厲判罰款8億歐元(約65億港元),出手相當狠辣。

除了反壟斷法外,歐盟也有其他法例處理長和大批港口易手,其一是《歐盟外資審查框架條例》,成員國可基於國安等理由,阻止及限制外資公司收購關鍵基礎設施,包括港口。所以歐盟如真的干預,也不奇怪。

說回阿爺對這宗交易的反應,葉劉指,長和今次賣掉的多個港口,對國家而言,是重要戰略資產,但事先卻不打招呼,「又怎說得過去?」她說,若此事發生在美國,美企擬賣掉在國外的關鍵礦產,卻沒與白宮磋商,相信白宫不會坐視不理,大有可能立即啟動反壟斷法,伸出「長臂」阻止。

長和營運的大批港口若然易手,戰略上對中國肯定有重大影響,故當局若出手干預,亦合法合理。

長和營運的大批港口若然易手,戰略上對中國肯定有重大影響,故當局若出手干預,亦合法合理。

葉劉所說十分對,根據一本爆美國「長臂管轄」的書《隱秘戰爭》披露,美國政府有個「外國投資委員會」,負責監管外資對美企的投資,若有外國公司想收購美國企業,特別是涉及國防、交通、能源、電子等業務,必須先取得該委員會同意。例如2017年時,中企想投資於美國萊迪斯半導體公司,就被委員會「封殺」。

按同樣邏輯,中國當局出手監管長和這宗「大刁」,又有何不可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