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今年初以來,黑龍江哈爾濱這座城市在互聯網平台上聲勢高漲。
本月中,俄羅斯總統普京到訪哈爾濱,為中俄兩國的友誼故事寫下新的篇章。
今時今日重新思考哈爾濱的城市定位和戰略價值,可謂正當其時。
馬克斯·韋伯曾經從經濟的立場出發,將城市劃分為「商人城市」、「生產城市」以及「消費城市」。
哈爾濱就在經歷這樣的轉變。
一、中東鐵路聯結蘇聯援華,從「商人城市」到「生產城市」
早在公元1114年,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定都金上京,位置就在今天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然而,歷經明代废弃,清朝封禁,金代的文明传承停留在了文物古蹟中。
有著豐富的農礦產品和獨特自然風貌的黑龍江是從歐亞大陸進入中國的重要通道。
1896年,看中這一戰略價值的沙俄,從清政府手中取得中東鐵路的修築權。
也正是由於此鐵路及其後續鐵路工程的建設,滿洲里、綏芬河、哈爾濱、長春、鞍山、大連等城市,在19世紀末陸續發展成為典型的「商人城市」。
俄國、德國、日本僑民在這一時期來到哈爾濱,為其城市文化的塑造帶來了異域的風情。
有學者統計,到二戰結束前,一共有16個國家在哈爾濱設立過領事館,開辦有33家外國銀行,整個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實力也僅次於美、英、德,居世界第四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哈爾濱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基地。
「一五計劃」期間,有13項蘇聯援華重點工程落戶於哈爾濱,形成了哈爾濱市以重工業為重心的工業經濟結構。也逐步從「商人城市」轉變為「生產城市」。
二、冰雪文化點綴北國風光,「消費城市」的塑造取得成效
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將於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黑龍江哈爾濱舉辦,這是中國舉辦的又一重大綜合性國際冰雪盛會。
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分別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和省會城市,冰雪文化歷史悠久。
上世紀二十年代,哈爾濱市玉泉鎮的北極滑雪場成為現代滑雪運動在中國的「登陸地」。
九十年代,中國第一個面向大眾開放的大型現代度假滑雪場——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也是在哈爾濱誕生,並正式翻開了中國滑雪產業的新篇章。
2022年北京冬奧會又為冰雪文化做了一次很好的推廣,加快了其由東北延伸到華北、西北。
特別是在冬奧會上,黑龍江省的奧運健兒成績突出,樹立了黑龍江省作為冰雪運動大省的形象,哈爾濱因此獲頒「奧運冠軍之城」獎杯,促使更多的人愛上冰雪。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所言非虛。
從冰雪產業的角度看,黑龍江哈爾濱有著比中國其他任何地區更多的北國風光、美食和娛樂項目供遊客選擇。
在今年年初的冰雪季,哈爾濱就曾推出百餘項冰雪活動,創造出了龐大的市場新需求。
哈爾濱當前擁有冰雪產業相關企業641家,形成了冰雪場地裝備和道路清雪設備兩大裝備生產體系。
為冰雪運動裝備製造、特色冰雪文化產品製造等行業提供了發展平台。
隨著哈爾濱再次成功申辦2025第九屆亞冬會,冰雪產業、冰雪運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爾濱旅遊熱」形成疊加效應。
三、普京願共享北極航線,中國東北的戰略價值正直線上升
在普京為期2天的訪華行程中,中俄政府發佈了一份新的聯合聲明,其中有關北極航線建設、黑瞎子島開發以及圖們江入海口的表態,都反映出了西方陣營在俄歐之間落下新「鐵幕」後,俄羅斯政府對於加速推進「向東看」戰略的決心。
過去十年,俄羅斯與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濟聯盟的框架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過去俄羅斯東部基礎設施不足的缺陷。
特別是近年來,北極部分海域可通航時間逐步增加,合理開發利用北極航線更是成為熱點。
與傳統航線比較,北極航線明顯縮短航程,航運企業節約了經營成本,同時減少碳排放,還可以避開航經海盜高風險區域的亞丁灣海域、東南亞地區海域。
中俄共建共享北極航線,將為中國領導全球經貿網絡帶來新的幫助。
作為毗鄰地區的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直接享受到了中俄戰略合作帶來的紅利。
同江大橋、黑龍江大橋、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等標誌性工程和口岸改造,疊加當下「北極航線」、黑瞎子島以及圖們江入海口的共同開發,將極大提升東北-遠東-歐洲人員和物資跨境配置的便利程度,包括哈爾濱、大連在內整個中國東北的戰略價值正直線上升。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影響,週一香港股市恒指暴瀉3021點(13.2%),創歷來最大單日點數跌幅,失守兩萬。
收市後財政司長陳茂波率相關局長和機構主管會見記者,重申香港會繼續按照“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保持自由港地位,不管資金、人才、貨物和資訊都可自由進出香港,這是保持香港經濟穩定和競爭優勢的重要基石,政府支持自由貿易的決心和承諾決不動搖。
這一舉動,是給予投資者信心,對於穩定市場十分及時。
香港是高度依賴貿易的小型開放經濟體,而且美國對中國實施34%額外關稅,另加20%“芬太尼關稅”適用於香港,許多人擔心香港會否被邊緣化?
這種擔心絕非杞人憂天,我認為目前首要穩住陣腳,採取相應措施是可以轉危為機。
第一,香港勝在“背靠祖國”,有內地龐大的經濟腹地支持。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有能力與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繼續貿易往來,尤其是中國早年開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與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發展,並得到他們的積極回應。
美國自恃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而濫征關稅,若全球各國不分彼此,加強合作,不以美國的貿易規則為準則,當美國越搞封閉,或者就是我們的機遇。
正如《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以《美國如何讓中國再次偉大》為題,嘲諷特朗普犯下現代史上最深刻、最有害、最不必要的經濟錯誤,同時給予中國天賜良機,重塑亞洲地緣政治及全球貿易關係。
《經濟學人》建議,各國政府應該致力增加彼此之間的貿易往來,特別是服務業,美國僅占全球最終進口需求的百分之十五,無法主導全球貿易。
據智庫組織Global Trade Alert計算,即使美國完全停止進口,按照目前趨勢,其一百個交易夥伴也能在短短五年內收復所有出口損失。
可以預見,美國“貿易戰”不會實現特朗普的企圖。
第二,中國是以實力來應對這場“貿易戰”。
這場“貿易戰”不是這兩天才打起來,而是斷斷續續打了若干年,對美國以“貿易”武器化,中央早已成竹於胸,第一時間即公告對美國實行多項反制措施:
中國在世貿組織就美國對華產品加征 “對等關稅” 措施提起訴訟,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單邊關稅措施。
同時,守住國家經濟的基本盤,在股市下跌時中央匯金午後在A股市場宣佈再次增持指數基金,表明未來將繼續買,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國務院國資委全公開表示,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增持回購力度,以維護全體股東權益和市場信心,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據彭博報導,中央連日開會討論加快推出經濟刺激措施,包括消費、生育補助、出口補貼,以及討論成立股市穩定基金。
內地經濟穩,香港就一定不會亂。
第三,不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抱任何幻想。
我相信,中美間的貿易談判會斷斷續續談下去,但在一定時期內,不會有好的結果。
從周邊國家的遭遇,談判是否有作用呢?
如越南中央總書記蘇林第一時間與特朗普通電話,雖然特朗普事後稱富有成效,越南願意把對美貨的關稅降至零,但美國決意要越南貿赤消失,即使零關稅也不足以滿足美國的需求,結果仍然要懲罰。
歐盟涉及27個國家,區內對美國有最大貿易盈餘的德國,提出歐盟應採取反脅迫工具,利用關稅以外的措施反制,包括針對美國科技的服務業,但義大利和西班牙反對激烈反制。
在4月9日死線前,歐盟都難有統一的對美立場。
而特朗普表明不會撤回對任何國家的最高關稅率,除非該國能消除兩國貿易不平衡。
可見,這場“貿易戰”是非打不可,今天對美國還有幻想,實在是天真。
第四,香港可利用自由港優勢倒逼開拓新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短期內亦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香港市場向來是包容、多元、靈活而一再創出奇跡,特別是自由貿易港有《基本法》提供保障,不管資金、人才、貨物、資訊,在香港都可以自由進出,只要政府保持自由港地位,不設關稅的香港,在全球各國互築貿易壁壘的情況之下,益顯鶴立雞群的獨特性。
加上港股韌性強、流動性大、有買有賣,而且買賣差價很窄,承接力非常強,對外資有很強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港府宣佈透過BUD專項基金,支援香港企業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和拓展新市場,強化東南亞、中東以至非洲等全球南方新興市場的貿易推廣工作,通過資助計畫支援企業加快數碼轉型,把握電商機遇。
繼續透過出口信用保險局,加強為從事貿易的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援。
金管局會繼續積極協調銀行幫助中小企應付資金周轉的需要。
這些都是很實在的應對措施,而且對於任何資產若想躲開全球貿易戰的“關稅打擊”,零關稅的香港反而是避險的最佳選擇。
正如武俠名家金庸所言: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