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台灣賴清德上台後,“台獨”立場不但不收斂,相反越來越公開地向外界宣示,台灣與大陸是對等的政治實體。
鼓動“台獨”分裂勢力大肆宣揚分裂謬論,並“倚外謀獨”“以武謀獨”。
另據報導,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於6月20日發表聲明稱,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台灣出售兩筆總額約3.6億美元的“彈簧刀”和“Altius-600”無人機及配套零部件和訓練服務。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還稱,美方計畫對台提供最新、最先進型武器,而不是像烏克蘭那樣的舊武器。
此外,美國還會考慮到台灣的軍事需求和預算限制,來決定向台灣提供何種武器。
可見,“台獨”在外國政治勢力的加持下,而台當局又不斷推波助瀾下,使台海問題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
因此,對“台獨”勢力的膨脹,絕不能孰視無睹,必須要高懸利劍。
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佈《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意見》由多個權威部門共同發佈,這是過往不多見的,相關話題立即登上各平台熱搜,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大家認為,這是中央維護國家統一、打擊“台獨”犯罪的一把利劍,期待具體付諸實施。
《意見》共計22條,對“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和煽動分裂國家的犯罪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和量刑標準的設定,為司法機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法律依據。
《意見》明確了分裂國家罪、煽動分裂國家罪的具體適用場景,對“首要分子”“罪行重大”“積極參加”等關鍵角色的認定標準進行了詳盡的規定。
其中,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判處死刑,這是對“台獨”頑固分子的強有力震懾。
有“台獨”分子之所以囂張,包括國民黨一部分人在內,認為大陸對於台島沒有司法管轄權。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甚至表示,還沒有看到美國的反應,凸顯了不少台灣人對美國的幻想。
這次的《意見》提出了“依法終身追責”、“適用缺席審判程式”、“對追訴期限不受限制”等若干司法原則,強調“境外不是法外”,展現了大陸對內外勾結破壞國家主權、安全行為的零容忍和高壓態勢。
我們也注意到,《意見》總體從嚴,但也作了一些從寬規定。
對於願意主動放棄分裂立場,不再實施分裂活動,並積極消除危害後果的“台獨”頑固分子,《意見》提供了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既是對犯罪者的嚴懲,也是對悔過者的寬容,展現了法治的教育和挽救功能。
實現祖國領土、主權的統一,是所有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
在《意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中央遏制“台獨”的幾大招,主要有:
一是依法制裁。
運用刑事司法手段懲處分裂國家犯罪分子、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是世界各國通行做法。
2024年6月由兩院三部聯合發佈《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該意見根據《反分裂國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而制定,對“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認定標準、從重處罰情節和不受追訴期限限制等情形進行了明確規定。
二是經濟制裁。
中央政府可以通過限制對台灣的經濟援助、貿易往來等手段,對“台獨”勢力進行經濟制裁。
比如限制與“台獨”相關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貿易活動,包括限制進口和出口。
對“台獨”相關的企業和個人實施金融制裁,包括凍結資產、限制融資等;限制大陸居民前往“台獨”相關地區旅遊,同時也限制“台獨”相關地區的居民前往大陸旅遊。
限制與“台獨”相關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經濟合作,包括限制投資、合作項目等。
三是外交施壓。
中央政府可以通過外交管道,向國際社會表明對“台獨”勢力的立場和態度,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和理解。
對“台獨”相關的個人和組織實施外交制裁,包括限制入境、凍結資產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共同應對“台獨”分裂行徑,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
四是軍事震懾。
中央政府可以通過加強軍事力量建設、舉行軍事演習等手段,對“台獨”勢力進行軍事震懾。
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政府採取的這些措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同時,中央政府也一直強調,願意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但絕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台獨”鬧騰得越凶,滅亡得越快。
“台獨”頑固分子的下場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2025來了。
人們常說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怎麼看2025年的前景,我認為不妨從當下的內外環境作一些分析,才能對新一年心有乾坤,胸有丘壑。
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必須先觀察週邊環境,有幾個客觀現實不可回避。
第一,中美關係必定跌宕起伏。
特朗普將在1月底將重回白宮,是禍是福尚是未知之數,而處處打擊中國的態度他從不掩飾,這將是他及其白宮幕僚的政治常態,中美關係打打鬧鬧的長期性不可低估。
尤其是特朗普不按規矩出牌,人還沒進白宮已經強力而快速地推出多項重要政策,甚至出口稅要提高對中國的關稅、產業脫鏈、科技封鎖等,出手極辣。
他還有一個奇招,經常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滿嘴誑語,除了打擊對手,也讓他成世界的聚焦點,以牽制並將對手推到不利的被動位置。
中美的民間往來,特別是在金融、科技、氣候、資源等方面的合作會麻煩不斷,迂回空間不大。
第二,俄烏戰爭有升級的可能性。
特朗普誇口在他上任24小時內停止俄烏戰爭,西方輿論也開始猜測澤連斯基應該考慮選擇哪個國家“庇護”,顯然烏克蘭的前景有點不妙。但以2025年劃線停火,恐怕過於樂觀。
原因有三,一是北約主要國家以“政治正確”為面子,堅持繼續支持烏克蘭,並未準備展開談判結束戰爭。
二是拜登政府時日無多,仍再增加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逼下任總統軍援就範。
三是俄羅斯在戰事處於有力地位時,普京不會輕易放棄原有的堅持,更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北約影子在烏克蘭駐守。
我認為,明年談判或可重啟,但要達成雙方可以接受的協議方案,為時尚遠,最終可能還是以戰爭結束戰爭。
第三,中東戰爭將是長期的強弱對抗。
加沙戰爭仍在膠著,外界傳說停火協議以色列與哈馬斯已90%同意,只剩下一些撤軍細節,那麼短期內可能達成停火。但這個地區不會就此安寧,立國之事一天不解決,一天就有反抗。
此外,隨著敘利亞政權更替,叛軍成了執政政府,伊朗與哈馬斯、真主党和巴沙爾政權的陣線被擊潰,特朗普上臺後,借以色列的在該地區的強權,對伊朗必定施加更大壓力,伊朗會否絕地一擊,將導致整個中東局勢出現巨大變化。
受這一局勢的牽連,我國曾成功撮合伊朗和沙特重建邦交,本應是重要外交成就,但在當前環境下,尤其是特朗普上臺,沙特有可能重新疏離伊朗而靠向美國,香港政府之前努力進軍中東,會出現新的困難和障礙。
第四,內地經濟調整需時才見成效。
內地經濟是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共生。
大部分專家都估計。明年內地仍處於轉型期和困難期,增長將繼續放緩,或跌到4%至4.5%之間,當然,對比大部分國家已非常不錯,但要留意通縮和人民幣貶值問題,若這問題處理不堅決、不到位,難以扭轉經濟放緩、地方政府債務、出生率下跌以及企業家和投資者的信心等嚴重問題。
中央近期連續推出多項措施,採取積極貨幣政策和財政措施刺激消費,但難以在短時間內立見成效,不少民企和外資仍處於觀望之中。
以上是一些比較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困境,但2025年仍然有若干因素,是值得我們樂觀前行。
先看內地經濟的中、短期部署,明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謀劃“十五五”規劃之時,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若干政策和方針,為實現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一是中央在經濟領域動作頻頻。
最近密集釋放經濟資訊,顯示中央對提振經濟的決心與急迫性。
預計明年中央將著重在提振內需、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等方面有力釋放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為應對養老、醫療和住房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三大挑戰,財政部提出要提高民眾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醫保,住建部提出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等。
若這些“支援擴大需求”的系列政策能夠落地,將極大提高民眾消費意願,刺激市場再度活躍發揮重要杠杆作用。
二是內地的科技發展正蓄勢待發。
今年初澳洲ASPI組織的Critical Technology Tracker發表報告,顯示在64個重要科技範疇中,中國在57方面領先全球,包括量子感應器、超級計算機、能源和環保等,成績非常驕人!
儘管美國欲全面打壓、封鎖中國的科技研發,但中國依靠“自力更生”的信條,走出了自己的創科之路。
特別是在AI領域的競爭中,內地正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可以預測2025年始,將可能迎來智慧生活普及、綠色轉型加速、共用經濟升級、健康產業惠民的黃金期,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結構。
三是密集釋放加速促進民營經濟、優化營商環境的信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了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本周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嚴格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等等,對民營企業的“遠洋捕撈”、“釣魚執法”等亂象正在嚴厲督辦,顯示了中央決心在減少行政干預,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公平競爭方面採取較大動作。
目的是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和活力,讓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再看與我國經濟關聯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
一是週邊經濟特別是美國、日本也在恢復中。
美國股市市值高占全球總市值70%,預期盈利增長有不俗的15%,投資專家Ruchir Sharma稱美國股市尚未出現大的泡沫,若如實是一個好消息。
客觀而言,美股強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國科技仍走在全球的前列,其科技與商業的緊密結合,是美國不會崩盤的重要基礎。
隨著中日關係緩和,日本作為我們的重要鄰國,對其經濟必須予以關注。
日本2025年預計增長1.0%,2024年個人消費連續兩個季度增長,第三季度占日本經濟比重一半以上的個人消費環比增長0.9%;國際貿易特別是大宗商品的進出口有顯著增長;日元是重要國際儲備貨幣,日本擁有高額外匯儲備,2024年9月達1.255萬億美元。
二是全球南方國家正在形成新興市場。
與我們最接近的亞太地區,持續保持政治和經貿合作的穩定態勢,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今年亞太經濟增長有望達到4.2%。
雖然東西方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明等方面的衝突不會停止,尤其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少數國家的單邊脫鏈,的確給全球南方國家帶來發展的風險。但支援“開放與合作”、支援自由貿易投資、反對“小院高牆”和國際霸權,正逐漸成為這些國家共識和集體行動。
三是戰爭雖未有結局,但“和平”的聲音越來越大。
無論是俄烏戰事、中東炮火,以及一些國家突發性的政變,都會給世界帶來不確定的風險。但美國特朗普的厭戰、歐盟打不動的現實、以及全球南方國家的“勸和止戰”方案,正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相信2025會看到硝煙散去的曙光。
綜上所述,香港只要駕馭好週邊的不利因素,用好中央的支持和四面八方的有利條件,相信在2025年是可以開出新篇,我們很期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