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周五上升,港股跟不到。每年12月是內地為明年經濟政策定調的月份,今年預計有支持經濟的政策熱點出台,略為有利大市氣氛。
中美貿易戰如箭在絃,一般而言對股市不利,但對一種股票有利,就是「國產化替代」股。中美打得越兇狠,內地國產化替代會越急。
內地政府早在2022年開始要求大型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開始進行信創國產替代,信創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信創替代範圍涵蓋芯片、基礎軟件、操作系統、中間軟件等領域。目前內地政府已初步完成國產信創產品替換,政府部門的辦公電腦已經實現完全自主,包括芯片、系統和軟體,而且系統和軟體運用技術趨向成熟。內地股票分析人呂長順指出,如今信創產品全面國產化替代的產業主要有8個,包括:金融、電力、電信、石油、交通、教育、醫療、航空航太。最積極的是金融、電力和電信,它們既有外國芯片、系統、軟體等斷供的擔憂,也是對行業本身資訊安全的憂慮,所以國產化替代需求非常逼切。
在港上市的「國產化替代概念」公司,最相關的就是芯片股中芯國際(0981)了。中芯11月初公布第3季業績,第3季收入增長34%,至21.7億美元,按季增加14%,符合指引。季度收入首次站上單季20億美元台階,創歷史新高,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也提升至90.4%。至於利潤方面,純利1.5億美元,第3季按年多賺58%,毛利率按年提高0.7個百分點,至20.5%,略高於指引上限。
對於今年第4季指引,中芯預料收入料按季持平至增長2%,相當於21.7億至22.1億美元,毛利率介乎18%至20%。
隨著國產化需求日增,中芯產量大幅提升,中芯國際月產能由今年次季的83.7萬片8吋晶圓約當量,增加至第3季88.4萬片。第三季產能利用率達90.4%,較去年同期的77.1%,以及上一季度的85.2%不斷改善。
中芯國際一年圖。
中芯周五收26元,升3.4%。中芯還在一個回落走勢中,再次回到24.5元可吸納睇中線。
另一隻「國產化替代概念」軟件公司是中國軟件國際(0354)。中軟是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IT外包公司之一,早在2003年已在港上市,之前長期有增長,但增長勢頭最終在去年逆轉,去年收入下降了14.4%,去年純利跌6%至7.1億。下降歸因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和企業IT支出放緩,其挑戰持續到了今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中軟收入下降 6.2%至79億元,純利同比下降18.6%至2.9億元。可以話中軟受惠「國產化替代」的好處,抵不過IT支出放緩的影響。
中國軟件國際在2023年的年報中,明確提出了與華為深度綁定的策略,中軟董事會主席陳宇紅曾表示,中軟將堅定不移地追隨華為,毫不動搖地聚焦華為。所以買中軟不止買經濟好轉企業IT支出會逐步回升,還在買華為未來還有重大發展。
中國軟件一年圖。
中軟周五收5.47元升1.7%。中軟不似中芯還在一個下降軌中,中軟有點橫行走勢,可候略回吐至5.3元時吸納,買明年收入回升。
(陸羽仁《金融High Tea》專欄,逢周一至五,在「石榴台」獨家發布,歡迎您訂閲石榴台收睇)
陸羽仁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都係係忍唔住要再講小米(1810)。小米在星期一晚間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小米當季營收達到9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淨利潤為63億元,同比增長4.4%。小米第二季度總收入889億元,已締造歷史新高,而第三季再創高位,並優於預期。小米第三季度總收入顯著增長,得益於核心消費電子業務和日益擴張的汽車業務。
在最受外界關注的幾塊業務裡,「手機加物聯網」收入為828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為475億元,同比增長13.9%。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到4310萬部,同比增長3.1%。
小米「智能電動汽車」收入97億元,第三季度交付小米SU 7為39790部。造車虧損由第二季度的18億元,進一步縮小到第三季度的15億元。財報發佈前,雷軍在微博提前公佈了小米SU7交付量超10萬台的喜訊,並將今年全年交付目標進一步升高至13萬部。
小米老闆雷軍稱之為「小米史上單季最強業績」。如果將小米汽車單攞出來,還虧15億元。有媒體換算下來,單架車虧損約3.8萬元;而小米汽車第二季虧損18億元,單架車虧損超6.6萬元。小米單架車虧損正在收窄。有媒體以小米賣一架車蝕3.8萬元做標題,這顯然是誤導。以小米這種力道去做車,剛推出一年內就有銷售13萬部的成績,一季只蝕15億,現在買家還是人等車,供不應求,未來小米造車的衝擊力相當大。
大行也很睇好小米的造車業務。摩根大通發表報吿指出,小米第三季繼續保持強勁的盈利勢頭,核心收入按年升17%,電動車業務虧損有所收窄。公司季績的主要亮點包括對今年電動車交付目標提升至13萬部,主要基於更強的執行能力和持續的市場需求;物聯網毛利率持續呈現上升趨勢,助力該業務毛利率首次超過20%的水平;高端智能手機業務持續強勁增長,小米在中國市場高端手機佔比逾兩成。該行相信,小米的核心盈利將保持強勁,且物聯網和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具上行潛力。同時,電動車業務勢頭依然強勁,並有可能在明年推出後續車型,電動車業務虧損正收窄,其毛利率仍處於非常健康水平,意味着距離收支平衡的時間表可能更快。該行維持對小米的「增持」評級,目標價由24港元上調至34港元。
另外高盛亦發表報告指出,小米第三季業績超預期,收入按年升30%至925億元,較該行預期高出3%,利潤升4%至63億元,較該行高出11%。雖然小米在各業務板塊的收入及毛利率方面均勝該行預期,但主要超出預期的驚喜是來自人工智慧物聯網及電動車板塊。高盛認為,小米第三季收入及盈利均勝該行及市場預期,證明其「人家車全生態」及品牌吸引力不斷提升,有利其生態系統的使用者基數增長,以及對其未來收入與盈利增長前景更為清晰可見。
小米一年圖。
此外,高盛將小米2024至2026年收入預測上調2%至3%,淨利潤預測上調9%至13%。至於今年第四季,該行料小米收入按年增長36%至1000億元,淨利潤預測按年穩定於49億元。該行將小米目標價由30.7港元上調至33.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小米周四收28.15元,周五早段再上衝高位。
近日大市跌,小米不但不肯跌,還要逆市升。強者越強,小米造車值得期待,進一步形成人工智慧物聯網生態,還可以帶動小米手機往高端進發。有貨在手都唔好輕易沽貨,無貨者可待小米股價顯著調整時追入。明年小米造車還有大發展空間。
(陸羽仁《金融High Tea》專欄,逢周一至五,在「石榴台」獨家發布,歡迎您訂閲石榴台收睇)